期刊類的短篇小說的人物性格塑造略解

在小說創作中,人物的性格塑造主要通過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來表現。

一、直接描寫

直接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和心理等,來進行人物的性格塑造。

(1)外貌描寫

外貌描寫也叫肖像描寫。為什麼外貌描寫可以突出人物性格呢?是因為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會體現在他的衣著喜好,如一個保守的人他的衣著品味自然也是保守的:穿著偏向單色調,深沉,款式單一。而一個性格開朗外放的人,他的衣著顏色會鮮亮一些,款式也會新穎時尚,勇於挑戰別人不敢嘗試的風格。

同理,一個人可以改變的外在,如髮型是不是很潮,有無留鬍鬚,鬍鬚修剪得整潔利落,還是因為懶散或太忙而來不及剃等,都可以用來反映人物的個性特徵。

例如《孔乙己》一文對孔乙己出場的描寫,只用了簡單幾句話,就把一個受盡欺凌、迂腐、滄桑的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達到了形神畢現的效果。

(2)動作描寫

顯而易見,一個人的動作是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個性特徵的,是大大咧咧,還是謹小慎微,是粗魯還是儒雅,從一個動作就能表現出來。

在短篇小說里,通過一兩句話來表現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常常採用動作(以及下面的語言)來表現,如一個人不問三七二十一,直接闖入別人房間的人,大多是粗暴無禮,以自我為中心的,而先輕輕地敲門,得到對方允許後才進來的人,大多是有教養,識大體的人。

(3)語言描寫

所謂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風格也體現著人物的思想性格,如——

一個人總是絮絮叨叨,說明這人沒有城府,而且有些神經質;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則最喜歡說「我」字,幾乎每一句話里都離不開「我」;彬彬有禮的人,語氣溫和,語速不疾不徐,讓人聽了如沐春風;而一個粗魯霸道的人則大嗓門,不分場合地吵吵嚷嚷……

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一樣,是突出人物性格非常有用的方法。如我的作品(點擊可讀)>>小說賞讀|板車上的天使情人(1/2)小說賞讀|板車上的天使情人(2/2)完結篇中的女主就是說話簡單,直接,表現了她性格上的天真與單純。

(4)心理描寫

通過對人物的心理描寫,能很好地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內心世界其實是角色對事物的看法,而看法則暴露了這人的性格特質。

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半杯水。悲觀的人,看到的是只有半杯,喝完就沒有了,怎麼辦?而樂觀的人,看到的是還有半杯水呢,不用急。

總的來講,作者可以通過對角色的眼耳鼻舌身意,即生理學上的神經官能來表現其性格特徵——因為人物的個性決定了他的注意點、反應點是不一樣的。

用眼對應的視覺來舉例——人物最有興趣看到的是什麼?什麼東西是最容易吸引他的注意?假如是廣告人,他在街上會不由自主地關注路邊的廣告牌、宣傳單張的文案,而一個學者可能就會注意到某個宣傳欄上的一個錯別字,並因此感覺彆扭。

同理,不同性格特徵的人對傳入耳朵的聲音,也會作出不同的反應,在一個人耳中是熱鬧的,有趣的,在另外一個人的耳中卻可能令他覺得聒噪及難以忍受。

鼻對應的嗅覺、舌對應的味覺、身對應的觸覺以及意對應的思想,也是如此。

所以,只要你利用這六根的描寫,基本上一個人的性格就能很好地凸顯出來了。

各種描寫手法的作用

>外貌、神態、動作描寫:展現人物內心世界、性格特徵。

>語言描寫:

>> 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推動情節發展。

>>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徵。

二、間接描寫

通過旁人對人物的態度、評價、感受等來間接突出人物特徵。

如《孔乙己》中小夥計對孔乙己的評價:

討飯一樣的人,也配考我嗎?——一個看別人臉色過活的12歲的小夥計也能對孔乙己如此刻薄、冷酷,可見孔乙己的地位之低下。

孔乙己還欠19個錢呢——粉板上記載著孔乙己誠實的秉性,暴露了他的無奈與辛酸。

而且,在很多古典小說中,還通過綽號來體現人物的性格特點,例如《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自稱「齊天大聖」,表現了他的爭強好勝,不畏強權,又如《水滸》中宋江綽號「呼保義」,則體現了他為人仗義、不拘小節的性格特點。

總結

在實際創作中,對人物性格特徵的描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交叉使用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這樣有利於表現人物性格的多元性,令人物更真實、豐滿。

最後,建議作者看一點心理學書籍,對人物性格塑造會有很大的好處。我最近在看一本覺得還不錯,書名就不在這裡說了,免得有打廣告嫌疑,想知道的可以加我微信liulianke2016詢問,謝謝大家。

我是悟恩居士(公眾號kokyo98),一個會寫字的修行人,祝大家寫作進步!

推薦閱讀:

要不要搞個「勸別寫」系列?標語我都想好了……
劇情大綱分析方法(一)系列講座
小說寫作練習——鬼話
《逆命人》| 第十一章:誤會
有哪些久負盛名,但你卻get不到的作者?

TAG:小说创作 | 写作能力 | 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