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程|好文章應該是做減法,99%的初學者搞反了

昨天有人加我微信,言辭誠懇,叫我老師,說寫作遭遇瓶頸,困於迷茫,不知道是否要放棄,要我指教。其實,她說第一句話我就知道她是誰,因為看到她在我頭條平台上發布的教程下評論過——應該是我教程的第一篇,大意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寫作,結果此文恰好遇上她的瓶頸期,造成她開始懷疑自己了。

她在頭條評論里說很希望我能給他指點二三,我也給予了回復,估計她當時還沒看到,所以急急忙忙就關注了我的公眾號,加了我的微信,有點求知若渴的意味,在這裡替她加油,同時感謝她的厚愛。

其實,我知道她要的不是我的答案,只是給她一份堅持下去的力量而已,因為她喜歡寫作,無論別人怎麼說,她都會堅持下去的。

當然,我也很認真地看了她的文章,發現了她的文字大致沒有問題,只是犯了大多數的初學者會犯的一個錯誤——不舍。這樣的錯誤我在剛開始寫作時也犯過,甚至在我已經開始發表文章後,還在犯。

寫作的不舍,包括文章內容的不舍,以及敘述用的詞、句的不舍。

1)文章內容的不舍

寫了部分與文章主題、中心思想不服的內容,因為覺得寫得不錯,捨不得刪掉

明明文章是說一個人強身健體,擁有強大體魄後,獲得比賽冠軍的,卻在敘述的過程中,寫到了他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等與此中心毫不相關的內容,而且一不小心寫爽了,覺得文字寫得好,形容用得妙,於是捨不得刪,結果導致文章內容主次不分,中心思想被無辜弱化,甚至離題,讓人不知所云;

2)敘述用的詞、句的不舍

用了很多自得意滿的修辭、象徵、意象,弱化了主題,捨不得刪

很多新手都有一個誤區,就是以為文章里華麗的東西越多越好,於是堆砌修辭,象徵,意象,以此來顯示自己文字功底了得,卻忘記了寫作的本質乃是,敘述——所有的修辭、象徵、意象等手法都是為敘述服務的,如果因為另外加入的修辭、象徵、意象而導致敘述不流暢,弱化了主體,那就是捨本逐末。

事實上,一篇篇無中心、無思想、無內涵,讀來寡淡無味甚至不知所云的流水文,大多數是上面兩個原因造成的。

簡,是漢語言的魅力。

成語文字簡化的極致表現就如形容一個人文筆很好,那用「妙筆生花」一個成語就已足夠,就沒必要用一堆比喻甚至用三五百字來描述——除非你文章的主題在於此。

古詩詞也有這個妙用,如最常用的「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4個字就足以表達一個人面臨的困境,以及絕境重生的豁然開朗。

總之,作為寫手,你們要明白,就創作而言,好的文章大多數時候做的都是減法。高手寫文,區區幾十字,就能鋪設場景,寫活人物,構築意境,讓你讀來如行雲流水又浮想聯翩。現摘抄一段作家安妮寶貝在《薔薇島嶼》里的文字供諸位品讀:

當一個人快死亡的時候,他會經歷潮狀呼吸。那是生命停止之前最後一段呼吸。洶湧極了,就像大海的聲音。

這樣的意境當然不是一般寫手能夠隨手拈來,我相信作者本人也是靈光一現才寫出來的,但這裡不討論她怎麼能有如此奇妙而準確的比喻,我只想說,這段話簡潔,生動,沒有生僻的詞句,寥寥數語,就給予了讀者廣闊而瑰麗的想像空間。

當然,在文章上面做減法,並不說明寫作更容易,恰恰相反,做減法比做加法更難——如果沒有足夠的辭彙量(如詞語,短劇,成語,古詩詞),你就不能把減法做好,只能長篇累牘地啰嗦,堆砌,最後導致雜糅……

所以,以後修改文章時,注意看看是不是「不舍」的毛病又犯了,如果有,就要當機立斷,大刀闊斧,該刪的刪,該減的減,才能讓你的文章精鍊,好看。當然,如果你實在捨不得彼時突發奇想出來的好詞句,那就複製下來,存著,下次哪篇文章用得著再寫進去就是了——我就是這麼乾的。

寫作,學會減,才是真本事。

我是悟恩居士(公眾號kokyo98),一個會寫字的修行人。願你們捨得去掉一些細枝末節,文章寫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快樂。


推薦閱讀:

垂直精耕,書單一出,誰與爭鋒
寫手必備的10款手機APP
寫作:真正的好文筆是這樣練出來的
關於人物描寫
《逆命人》| 第十五章:血淚

TAG:小说创作 | 剧本创作 | 文学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