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還是家庭?

有了孩子的家長朋友們都明白,從孩子出生開始,小傢伙們就成了父母們的「甜蜜的負擔」。一方面,孩子每天的成長都會令家長們欣喜不已,給整個家庭帶來很多歡樂。但另一方面,從幼升小開始,無數家長們就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傷透腦筋。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有直接或者間接的感覺,即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她天生的悟性和智商。有些孩子就是天生聰明,一教就會。而另外一些孩子就是開竅比較晚。一道簡單的加減法,都需要教很多遍。

這就涉及到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受天生因素影響更多,還是後天訓練影響更多?Nature vs Nurture (基因還是家庭): 這是一個令無數家長關心的問題。

如果孩子以後的成就主要取決於基因,那麼在他/她出生以後我還有必要送他/她去各種興趣班么?如果孩子的成就主要取決於後天培養,那麼我家裡的經濟狀況很一般,是不是就意味著和那些非常富裕的家庭相比,我們沒希望了?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順著證據主義的思路引領來談談這個問題。

先來講個故事。

上圖中的這對美國夫婦名字叫做Harry Holt和Bertha Holt,居住在美國的Oregon州。夫婦倆主要從事農場和伐木業,家庭經濟狀況還不錯。1955年朝鮮戰爭後,Holt夫婦了解到在韓國有許多無人領養的孤兒,於是他們說服國會允許他們領養了八位韓國孤兒。在領了這八位戰爭孤兒回到美國以後,Holt夫婦發現美國有許多其他的夫婦也有領養的需求,於是開設了一家領養中介機構(Hol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幫助美國的家庭去領養其他國家的孤兒。

從1955年以後,美國家庭大約領養了超過10萬名韓國孤兒,其中的30%-40%由Holt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Services(HICS)介紹。今天HICS大約幫助美國家庭每年領養300名韓國孤兒,同時其業務已經從韓國擴展到中國,保加利亞,厄瓜多,印度,蒙古,羅馬尼亞,泰國等國。

為什麼要提HICS這麼個機構呢?因為通過該機構提供的數據,我們可以客觀的研究家庭對於孩子的影響:在被領養的孩子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沒有血緣關係。那麼通過對照這些家庭的孩子和其他普通家庭的孩子,就可以幫助我們去解答關於基因和後天培養孰輕孰重這樣的問題。

HICS在領養政策上有一個重要原則,即「先來先領"(First Come First Serve),而不是根據家庭的收入,學歷等其他因素進行匹配。所以在領養孩子的過程中,這些韓國孩子幾乎是被隨機的分配到美國各個階層的家庭中的。

2004年Dartmouth大學的學者BrucenSacerdote開始了一項研究這些被領養孩子以及其家庭的工作。在7700個領養家庭中,Sacerdote隨機選擇了3500個家庭發出問卷進行調查。然後將他獲得的結果和其他的非領養家庭進行對比,得出了下面一些有趣的結論。

Source: Bruce Sacerdote, How Large Are the Effectsnfrom Changes in FAMILY Environment? A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 ADOPTEES, 2006

上面這張圖是這個研究得出的結論中的亮點,讓我在這裡稍微解釋一下。

在一些和生理有關的因素方面,孩子的素質基本完全靠基因決定。比如:身高,肥胖程度,BMI (體重和身高的比例)。你可以看到在上圖中,這些因素在領養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相關係數接近零。這個發現並不讓人感到驚奇:身高體重和身形主要取決於父母的基因,後天很難改變。

那麼學習成績呢?你可以看到在受教育年限和是否上大學這兩項指標上,遺傳因素的相關係數大約為非遺傳因素的相關係數的3倍。也就是說,基因和後天環境對於孩子的學習和考試能力都有影響,但是基因(即智商)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家庭環境(學習態度和習慣)

Source: Bruce Sacerdote, How Large Are the Effects from Changes in FAMILY Environment? A STUDY OF KOREAN AMERICAN ADOPTEES, 2006

事實上作者通過對比不同組別的家庭發現,在領養家庭中,如果父母受過大學教育,那麼他們的孩子跟那些父母沒有上過大學的被領養孩子相比,上大學的可能性要高出16%。但是在血親家庭中,這個比例要高出75%。也就是說,基因和家庭環境對於孩子以後的成績都有作用,但基因的作用要遠遠強於家庭環境。

那麼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的哪些方面影響更大呢?答案是個人行為方面的素質。回到上圖,你可以看到,在孩子是否吸煙和喝酒這兩項指標上,領養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至少和血親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相當,甚至更大。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真的有意去更好的影響自己的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言傳身教,在行為習慣,言談舉止,待人接物方面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在這些方面,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要比學習成績高很多。如果你平時在家裡老吸煙,或者喝酒,那麼你的孩子以後吸煙或者喝酒的概率也會很高,即使你整天告誡他不要吸煙喝酒。

Source: www.brookings.edu/blogs/social-mobility-memos/posts/2014/09/04-marriage-social-mobility-parenting-income-reeves

那麼除了個人行為習慣之外,父母還在哪些其他方面可以更好的影響孩子呢?答案是美滿的婚姻。

上面這個研究來自於Brookings研究機構。該研究對比的是三種不同家庭下面的孩子的狀況。這三種家庭分別是:單身媽媽(未婚),離婚的媽媽,和沒有離過婚的媽媽。

然後該研究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5歲,11歲,19歲等等)進行對比,主要對比他們的高中學習成績和是否有犯罪記錄,結果發現婚姻美滿的家庭的孩子在各個年齡階段完勝單身未婚媽媽的孩子,或者離婚媽媽的孩子。

細細想來這可能也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就像托爾斯泰所說的: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不幸的家庭中,孩子也是犧牲品之一。

Source: Guryan J et al, Parental Education and Parental Time with Children, NBER

有一點值得一提,即在過去的20年,平均來講父母們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和之前相比的話已經大大增加。相對來說受過教育的父母們,比沒有上過大學的父母們,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要多出不少。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育程度低的父母需要更加努力的工作以賺取生活費。同時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可能更高,因此更願意花精力培養孩子。

所以現在我們很多年輕父母可能會覺得,以前好像小時候父母基本沒怎麼管自己,但現在自己卻要在孩子身上花費多得多的時間。從上面的圖你就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全球現象,美國也一樣。希望你不要感到太冤枉了。

上面的研究似乎告訴我們:在學習和技能方面,父母的後天培養幫不上太大的忙,因此很多時候你積極的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或者興趣班之類很可能是浪費金錢和時間。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會不會這麼做呢?

這位Joshua是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Parentonomics。在書中他就列舉了不少例子,探討很多家長面臨的過度壓力(Obsessive Parenting)的問題,並提出建議家長應該稍微放輕鬆些,不要過度壓迫自己和孩子。

搞笑的是,Joshua在一次訪談中承認,自己的三個孩子都被送去上鋼琴課。這可能也是我們很多人面臨的問題:在證據之前,我們能不能保持冷靜的頭腦?抑或連經濟學家他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研究得出的證據?事實上,經濟學教授成為虎媽狼爸的例子還不少。

舉個例子來說,Justin Wolfers和Betsy Stevenson這對夫婦,一位是Wharton Business School的經濟學教授,另一位是美國Department of Labor的首席經濟學家。根據他們的自述,有關育兒的書本和研究他們讀過無數,而他們現在19個月大的女兒每周要上3-4堂課,包括英文字母,運動,以及學前班預備(Pre for Nursery). 同時他們還花了一年五萬美元為自己的女兒請了一個保姆來教孩子ABC和手語。也就是說,做那麼多研究的結果讓他們自己變成了虎媽狼爸,是不是很搞笑?

在我看來,有兩種原因可以解釋這種現象:要麼經濟學家完全不相信自己和其他人做的研究證據,要麼他們即使知道有證據,也禁不住人類非理性的影響力,不自覺的去做一些自己想當然認為正確的事情。關於人類是否真正非理性這個問題,我在這裡還有更多的討論:zhihu.com/question/4103

最後總結一下這篇文章的要點:

1. 研究表明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力在不同方面效果不同。在身高,體重,運動能力等方面孩子的能力主要受基因影響,而在學習能力方面基因的影響要遠遠大於家庭環境。家庭環境對於孩子產生的最大影響在行為舉止和生活習慣上。

2. 婚姻是否美滿對於孩子的成長有決定性作用,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犯罪率。

3. 即使有以上這些研究,很多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比如那些經濟學家)還是寧願相信自己的直覺,在養育孩子方面不遺餘力地push自己的孩子。當然這也只是一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並不能代表全部。

希望以上對大家有所幫助。

伍治堅新書《小烏龜投資智慧:如何在投資中以弱勝強》終於上架啦。現在就可以點擊這裡購買本書:product.dangdang.com/24


推薦閱讀:

TAG:经济 | 心理 | 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