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大停滯——範式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1.1|資水東流

點擊風雲之聲,提升思維層次

解讀科學,洞察本質,戳穿忽悠,粉碎謠言

導讀:煙花爆炸的瞬間絢麗且美,但人眼看到的時候,爆炸已經接近尾聲。此文是我讀過的最發人深省的文章之一。地球文明已經進入一個關鍵點!在黑暗的宇宙森林中,行星上的化石能源是一根小火柴,如果能夠點燃,那麼將會獲得整個森林;如果不能,就會困死在地球上!

上一篇《技術大停滯——範式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序) | 資水東流》見Sina Visitor System。

1 文明和技術

什麼叫文明?百度上的解釋如下: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s,意思是城市的居民,其本質含義為人民生活於城市和社會集團中的能力。引申後意為一種先進的社會和文化發展狀態,以及到達這一狀態的過程。對於文明出現的判定標準,主要是城市的出現,文字的產生,國家制度的建立。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城市的出現,可以說城市是文明的發源地。但所有史書在講述一個個具體文明時,都會從農業革命開始,因為沒有農業革命帶來的剩餘糧食和負熵流,又何來城市及其有序生活?

電腦遊戲文明6

因此,所有文明的誕生都可歸結於一次技術台階上的躍進:包括固定太陽能的農業技術,金屬冶煉技術,馬匹,建築技術和傳播信息的文字技術。在那之後,雖然明面上不是那樣顯眼,但潤物細無聲,技術的發展深深地影響了文明的進程。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一般情況下,某種生物的種群數量和生存資源呈現簡單的反比關係。人類的不同之處在於加入了另一個變數技術因素,形成三者互動。在人口和資源呈反比關係的基礎上,技術與人口、資源都呈正比關係。每一次重要的綜合技術革命,都能帶來人口和資源的重大變革,進而引發社會變革。當技術進步遇到瓶頸的時候,經濟會惡化,導致社會發展出現階段性倒退。總而言之,長時間演化之下,技術和所處社會相互耦合,相互影響。當技術趨於停滯時,人類發展的空間也逐步限定。

有學者專門撰文指出:「在第一次技術革命與第二次技術革命、第二次技術革命與第三次技術革命之間發生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分別是1857年和1929年—1933年發生的經濟危機。迄今為止的世界性經濟危機都出現在前一次重大革命性技術結束之後和下一次重大革命性技術出現之前。而08年的金融危機,至今餘波未央,實際上是由第三次技術革命到了衰竭期而造成的。」

本人不是技術決定論者。人類文明的進步,絕對不是取決於技術一個因素。比如,即使在21世紀的現代美國,也仍然有大批窮人,更不要說其它國家了。不能奢求用技術來解決貧富分化問題,但技術水平決定了文明的空間。而且必須指出的是,人類社會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最終也會惠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很簡單的一個事實,當今世界上,除開那些戰亂地區,其它國家最窮的群體,也比農業社會時期窮人的日子過得要好。

一定的技術水平,會塑造相應的文明規則。以農業社會為例,物質生產上,農業社會靠體力幹活,所有文明的家庭傳承都是男性主導。社會道德總是和社會現實相匹配。最簡單的一個例子,農業社會的低技術水平,決定了嬰兒的高死亡率,在這種環境下,宣傳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就是民族的自殺,生育文化先進的文明肯定會在長期競爭中獲勝,比如華夏文明。另外,幾千年的農業社會歷史,大部分文明都趨於技術停滯,技術條件決定了帝國的疆界有限。疆界之外,統治的收益很小,抵不上成本,只能視為蠻荒之地。最先進的知識分子也難以想像邊界之外,還有著同等程度的文明。

物質生產方式、道德規範和思維模型會相互反饋,相互約束,最終會形成一個超穩固的結構,這就是「文明的範式」。

這種文明的範式是一把雙刃劍,某些時候起潤滑作用,某些時候是社會的牢籠。

1.1 範式粗談

範式(paradigm)的概念和理論是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ThomasKuhn) 提出並在《科學革命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中系統闡述的,它指的是一個共同體成員所共享的信仰、價值、技術等等的集合,是從事某一科學的研究者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在庫恩看來,範式是一種對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的基本承諾,是科學家集團所共同接受的一組假說、理論、準則和方法的總和,這些東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學家的共同信念。瑞澤爾認為:範式是存在於某一科學論域內關於研究對象的基本意向。它可以用來界定什麼應該被研究、什麼問題應該被提出、如何對問題進行質疑以及在解釋我們獲得的答案時該遵循什麼樣的規則。

《科學革命的結構》封面

範式是一科學領域內獲得最廣泛共識的單位,我們可以用其來區分不同的科學家共同體或亞共同體。它能夠將存在於一科學中的不同範例、理論、方法和工具加以歸納、定義並相互聯繫起來。

範式概念的提出是科學哲學上的一次革命,在那之後,範式概念被逐漸應用到其它方面。例如,工業人士認為技術創新,從蒸汽機到計算機,可以引起產業結構(範式)的變化;經濟學家則運用稅收政策來促進公司結構(範式)的合理化;在管理學中還出現了一系列諸如組織範式、開放範式、同步範式、協同範式、參照範式和隨機範式等等雜燴新術語;社會學家更是把它奉為至寶,用來描述所謂「社會範式」的變化。

在庫恩看來,兩種範式之間是不可通約的,「科學革命」的實質,一言以蔽之,就是「範式轉換」。

人類歷史上有過很多範式和範式革命。最著名的就是地心說和日心說。

希臘哲學家們認為,永恆的、神聖的天體只能相應於其高貴的地位作勻速圓周運動。但天文觀察表明,少數天體,如太陽,月亮和一些行星的視運動卻並不如此,甚至還描繪出複雜的雙紐線軌跡。柏拉圖給他的學生們提出了一個任務:怎樣用若干個特殊的勻速圓周運動的組合,去解決理想情況與現實的這個矛盾。

最終,托勒密給出了他的解釋。他認為,地球處於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軌道上繞地球運轉。其中,行星的運動要比太陽、月球複雜些:行星在本輪上運動,而本輪又沿均輪繞地運行。這一理論體系符合日常經驗,並且能粗略地解釋天體運行軌跡,後來和宗教相結合,統治西方一千多年,被絕大部分人奉為萬世不易的圭臬。這就是哥白尼之前的西方天文學範式。

托勒密天文學體系

地心說在很長時間內被認為是真理,但長期的天文觀察表明,一個均輪加上一個本輪,和觀測到的實際行星運動軌跡還是有若干差異,於是,一個本輪不夠,再疊加一個本輪,還不夠精確?再加一個!最終弄出80多個本輪,以至於有人哀嘆:我若是上帝,絕不會創造出如此複雜的世界。地心說陷入危機之中。

最終,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這一和地心說截然不同的體系,開啟了一個新的範式,而開普勒和牛頓進一步完善了哥白尼的理論。新的理論簡潔明了,而且還可以預測未來星體的運行軌跡。天文學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

背景簡介:本文是資水東流博士的作品《技術大停滯》的第三版《範式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低熵體的困境和下一級技術台階》,原發於新浪博客(範式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低熵體的困境和下一級技術台階(技術大停滯的第三版)_資水東流_新浪博客和技術大停滯第三版(由於博客字數限制,新開一文繼續連載中)_資水東流_新浪博客),作者授權風雲之聲發布。全文87000字,風雲之聲分為多期連載。你不需要同意作者的所有觀點,事實上許多觀點也都可以商榷。但作者提出的基本問題是真實存在的,事關人類的生死存亡,你一經思考就會深深印入腦海,縈繞於心。對於關心人類命運的讀者,這是一篇不可不讀的文章。

請關注風雲學會的微信公眾平台「風雲之聲」,微信號fyvoice

知乎專欄:知乎專欄

一點資訊:【一點資訊】風雲之聲 www.yidianzixun.com

今日頭條:風雲之聲 - 頭條號(www.toutiao.com)


推薦閱讀:

馬雲大銀幕首秀,為什麼是「功守道」?
魅族,能否回歸曾經的榮耀?——寫於魅藍S6發布之前

TAG:文明 | 科技 | 人属动物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