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 審視和預判這個世界的思維框架

從「12月31日」說起

12月31日是個神奇的日子,我們「恰好」在這一天辭舊迎新。

為什麼會在12月31日?

我說的不是「12月31日」,而是剛剛過去不久那「24個小時」;我說的也不是那「24個小時」,而是若干時間前,「宇宙從某個狀態開始到某個狀態為止的那一段過程」;為什麼是在那一段「特定」過程里,我們辭舊迎新?

公元6世紀某個宗教會議上,公元紀年法正式被應用,冥冥之中為千年後的我們選擇了此時此刻開始懷念上一個已經「過去」的365天,開始期待下一個即將到來的365天。

語言體系的局限

我們創造了語言來描繪這個紛繁而複雜的世界。作為群居動物的人類發展了充沛的文明,複雜的溝通需求下必須將萬事萬物簡化描述,從而創造了語言、辭彙、概念。但在簡化和創造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損失一部分「真實」,而部分失真往往會造成溝通上更大的偏差。

概念是人類為了方便傳遞海量信息,在語言體系中對某些現實事物的映射。

理解語言體系的局限後,直接解決的是「人和人的溝通」與「趨勢預判」這兩個問題。而其背後的邏輯,是概念、現象和模式的問題。

這裡我把現實層面理解為「形」,從現實向下映射到語言體系的層面理解為「器」,從現實向上歸納的模式、規律理解為「道」。(在軟體邏輯中我們習慣稱「模式」為「底層」,是向下的,於此方向相反,因為「底層」邏輯控制「表層」展示;每個層面都可再細分,如「方法」和「規律」,在此不展開)

器非形 - 無效溝通的最大概率原因

比如「年」。假如沒有這個概念我們很難描述這個「包含365或366天的東西」或「地球繞著太陽旋轉一周的時間」,我們也同樣很難描述「包含」、「或」、「天」、「東西」。動物也有自己的語言體系,比如貓開心了有一種叫法,憤怒和餓了有另一種叫法。但他們沒有那麼多表達方式,因為他們需要表達和交流的事物相當有限。

而語言僅僅是現實在人類溝通體系的映射,僅僅是映射而非本質。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給概念劃定界限以便區分不同概念的細微差別。簡單說這就造成了:

概念是離散的,而事實是連續的。

我們都知道什麼是「老年」,什麼是「青年」。甚至可以教條式地規定65歲以上屬於老年,以下屬於青年。但一個活了64歲364天23小時59分59秒的人是什麼人?青年?充滿活力的青年?然後一秒之後他就成了老年?雙鬢斑白的老年?

事實與概念的細微夾角造成了溝通上的巨大偏差。因此,往往溝通過程中,雙方看似使用同樣的「名詞表述」,但對其背後真實的「事實」理解並非完全一致。所以雙方你來我往,實則雞同鴨講,「同器而不同形」。因此常常溝通雙方達成高度一致,執行起來卻南轅北轍;或者反之雙方爭執不下,其實講的大同小異。

我理解的「管理」是組織群體有效協作的學問,而協作的核心工具是交流,因此有效管理的必要條件是解決「器非形」的問題。

「出貨時間定在25號」。25號是供應商發貨還是我們收到貨?

聽起來愚蠢卻又比比皆是。

形而上 -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出自聖經。

我的理解是世界上的事物是無限的,但事物的發展規律是有限的。粗暴的理解:決定事物的因子趨於,而事物的發展是從A到B,某種程度增加了兩個限定條件,變化也就少了很多。

吃飯和喝水有什麼相似?(分解-吸收-排除)

打乒乓球和打網球有什麼相似?(接觸-形變-摩擦-旋轉)

修電網和造電器與今日頭條和頭條號有什麼相似?(流量通路-流量)

給淘金客賣褲子的Levis和給社交平台做直播框架的服務商們又有多大差別。

如何「預判」一個現象的未來?

通過現象歸納出其可能模式,在此模式下推演出其他模式相似的現象,結合原始的現象進行修正後梳理成新的可能模式。以此不斷循環,無限趨近於符合真實情況發展、考慮全面的模式或規律。在此規律下即可推斷出原有現象的可能未來。

很多時候,媒體里的新名詞、新概念容易混淆視聽,因為媒體的本質是流量載體,吸引流量是天職、是本性。而其背後的依賴,又回歸到人類基因里的好奇天性。

謹記,「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Ending

  • 道:規律、模式、方法
  • 形:現象、事實
  • 器:概念、名詞
  • 管理的核心是解決「器非形」的溝通問題
  • 關於趨勢,「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本文為原創,轉載和打賞無需告知請肆意妄為:),轉載請註明出處

題圖來自:unsplash.com

推薦閱讀:

邀請一個國外樂團到國內公演,需要哪些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講真,大家真不是為了這點錢工作
領導者和管理者的主要區別有哪些

TAG:思维方法 | 趋势判断 | 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