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你該多冒險| 害羞單身狗尤其該看

今年雙十一的時候在公眾號幫大家做過一期徵友的推送。發出來後,收到很多應徵者信息,也看到有讀者說雖然很想參與,但個性害羞又膽小,不敢冒險。

剛好我之前寫過一篇談為什麼你該多冒險的文章,可以分享給你:

最早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是採訪作家張嘉佳時,他說,為了擺脫抑鬱、開心起來,會「逼自己豁出去,做之前未敢嘗試之事」。

有恐高症的他跑去玩了高空跳傘,他說,當人生豁出去的事情多了之後,有些問題就會變的無足輕重了,人就會想通透了。

這之後沒多久,我在看李娜自傳《獨自上場》,發現李娜也用了同種辦法調節情緒。「每當情緒跌到谷底時,我都會想做點從未做過的事來放鬆自己。」

2010年,在帶傷參加比賽失利後,她跑去玩了大橋蹦極。跳完後,她感慨:「連蹦極這麼刺激的事我都做了,打個球算什麼呢?……打不好就打不好,還能怎麼樣呢?」

為什麼這些傢伙都用冒險去刺激自我、調節狀態呢?

冒險這事到底有什麼用呢?

以下是我的答案:

冒險可以分兩類,一類是蹦極這種沒技術含量,只是單純考驗膽量,也沒失敗風險的;另一類是滑雪、攀岩、開摩托艇這種對參與者有技術要求,玩得不好會有不良後果的。

先從第一種冒險開始說起。類似於蹦極這樣的冒險,其實是一場虛驚,有驚無險。排除蹦極繩子斷掉這類極小概率事件,其實根本無「險」可冒。但是,它能給我們帶來的,是面對危險時的掌控感,一種「它傷害不了我」的記憶和勇氣。就像李娜所經歷的那樣,如果從高空跳下的勇氣都有了,那麼打球這樣的事兒,又算得了什麼事兒呢?

問題是,生活的複雜性,從來都不可能化成一躍而下那麼簡單。生活中,也不可能總是存在著一根保護繩,保證我們不會發生任何危險。其實,絕大多數的險之所以為「險」,是因為它需要技術含量才能去「冒」。問題是,這類真正的冒險,是否還能給我們帶來那種面對危險時的掌控感,以及由這種掌控感派生出的鎮定、勇氣、信心?

記得大學時,有回輪滑社組織夜滑十三陵,有個新社員剎車都不熟練,但「無知者無畏」地也跟著去了。結果一路各種需要被別人照顧,自己滑得膽戰心驚,最後還出了事——下坡摔破頭,連夜被人送去醫院包紮傷口。旁觀此事,讓我明白:如果完全沒有對危險的可控感,你只會覺得害怕,不會找到樂趣,更悲慘的是,你還可能傷到自己。

說到這,冒險冒到什麼程度就成了一個問題。

心理學家們給的建議是,在你的心理「延展區「之內冒險。

心理學上,「延展區」是和「舒適區」以及「恐慌區」相比較而言的一個概念。所謂「舒適區」,顧名思義,這個區間的事,我們很容易就能做好。「舒適區」之外是「延展區」,這是一個充滿了新事物的區域,呆在此區域,你會有一定的壓力和不適應,但可以接受。「延展區」再往外就是「恐慌區」,在這個區,人會焦慮、恐懼。

「延展區」又被稱為「最優焦慮區」,因為心理學家們通過實驗發現,在這個壓力略高於普通水平的空間里,人們會有最佳表現。

在延展區內冒險,「豁出去」,我們看上去是把自己置於危險之地,但實際還是在尋求並獲得一種對更大的世界的掌控感。這個區域需要的能力比你現有能力高一點——但又不是高不可及,而是跳起來可以夠到。

在這個區域里,通過冒險,我們能把未知變成已知,增強技能,提高掌控感,更能應對外界變化。其實是通過放棄眼下一點安全感的方式,獲得對未來的更多安全感。我們內心會因此感到快樂。

如果沖入「恐慌區」冒險,由於你目前能力根本達不到,你會不斷被失敗打擊,導致自信受挫。

一個人的成長,就是不斷通過大大小小的冒險,從舒適區跳到延展區,再讓延展區變成新的舒適區,並在這樣的循環往複中螺旋上升的過程。慢慢地,在這個世界上,你感覺自如的空間越來越大,腳下的道路越走越寬敞。

那如果我就是不想冒險呢?有沒有可能我也能活得開心?

按心理學理論,一個人如果一直呆在安全區,能力無法成長,從而越來越不自信。缺乏自信和掌控感的人生,自然無法真正開心。最大的冒險是不冒險。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一定要追逐巨大的冒險機會,小小冒險其實也能帶來改觀。

比如找條新路回家,試吃一家新餐館,學一門新的語言或技能,在聚會中主動和你感興趣的人聊天。

看完了?

送你《下妻物語》里的一句話:「抓住幸福其實比忍耐痛苦更需要勇氣。

願你有更多的勇氣,更精彩的冒險,更盡興的生活。

————

勾搭請聯繫郵箱

yakicreator@foxmail.com

推薦閱讀:

聽說,你也還沒學會心碎?
為什麼知乎上的個人情感問題越來越多了?
談一場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
給你寫信的感覺,就像一朵花在心底盛開
該怎麼處理朋友搶自己男朋友這件事兒呢?

TAG: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