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蹉跎的戰時玫瑰:二戰對女性教育、工作和家庭的影響
戰爭對社會經濟的影響是全方面的,也會是長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致使許多青年學業中斷。一般人可以想到的是徵兵法案影響了男性教育收益,不過一個可能被忽視的有趣現象是二戰期間美國女性高中畢業率銳減。Taylor Jaworski於2014年發表在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上的文章"Youre in the Army Now: The Impact of World War II on Womens Education, Work, and Family",考察了二戰期間戰爭人力動員對20世紀40年代早期美國高中學齡女性教育、工作、以及家庭的不利影響。
美國在二戰期間因突然加入戰爭,動員了大量男性入伍。這使得當時由男性主導的部門(主要是製造業)出現勞動力短缺,工資上升。由於受到就業機會的吸引,導致很多正處在11或12年級的高中女性輟學,投入了這些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部門。戰時女性從事的這類工作往往不需要高中學歷,然而,在戰爭結束時,這些女性就要或被迫或自願地離開這些職業。但是,戰時獲得的工作經驗的代價是失去了提高在文書、銷售、以及專業部門工作薪酬的教育機會,而這些工作恰是戰後女性就業集中增加的行業。因此,儘管戰時以不上學為代價獲得了工作和高收入,但是戰後這些女性因缺乏教育而職業表現不佳。
作者整合了兩塊數據來考察二戰時人力動員對美國高中學齡女性畢業率的影響。一是運用Ruggles等人的《公用微觀數據系列》(Integrated Public Use Microdata Series),抽取其中1960-1970年的人口普查樣本,按照出生地與出生年計算上學率;二是以Quotas,Calls and Inductions為來源,找出1940-1945年每年每州登記與應徵的數據,以及註冊總數,以衡量每個州不同年份接觸人力動員的程度。
回歸結果顯示人力動員與女性高中畢業率有很強的負相關性。在中位數的動員程度處衡量,每十個男性被徵召入伍就會使得一個女性提前兩年從中學輟學從事以製造業為主的工作。人力動員主要對11、12年級的女性產生影響,對較低或較高年級教育的影響並不顯著。文章接著探討了動員對勞動產出以及家庭組建的影響,發現動員與勞動產出存在較強的負相關,而接觸人員動員程度越高的女性初婚的年齡越低、生育的後代越多。
現有的人力資本理論強調一個人一生最大部分的人力資本是通過早期教育獲得的,因而早期教育缺失會對人一生產生持續影響。然而,作者發現二戰時人力動員對女性教育的影響並不持久,到20世紀70年代,戰時女性輟學影響導致的區別逐漸消失。作者發現那些在戰時輟學從業的女性往往會在人生較晚的時期重返校園。這一發現與二十世紀下半葉普遍存在的返校率穩固攀升、以及女性由於意識到教育對工作的回報作用而產生的「無聲的革命」現象相一致。
論文來源:Taylor Jaworski. 「Youre in the Army Now": The Impact of World War II on Womens Education, Work, and Family,」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 74, No.1.
「量化歷史研究」公眾號是由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量化歷史研究所組織,由陳志武(耶魯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和管漢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及其團隊負責。以嚴肅而又不失活潑的方式,向廣大學界和業界朋友,定期推送有關七大洲五大洋的量化歷史研究經典文獻和前沿文獻。本賬戶同時作為「量化歷史講習班」信息交流平台,向大家及時發送講習班的最新信息和進展。喜歡我們的朋友請搜尋公眾號:QuantitativeHistory。
推薦閱讀:
※經濟史研究中常用來估計經濟水平的數據都有哪些,各有什麼優劣?
※為什麼包容性制度會失敗?來自歐洲中世紀民主革命的啟示
※棉花何以吃人——私刑的經濟根源
※中國歷代最鼎盛時期,綜合實力在世界處於什麼水平?
※有過歧視傳統的地區,時過境遷後,其歧視現象是否仍會比其他地區嚴重?還是會更易形成反歧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