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關於馬拉松替跑的深度解析

替跑,一個時代的產物,多方博弈的結果,功過何如,怎麼看待,需要更全面的視角,才能看清方向。

看到田協發文《中國田徑協會關於加強馬拉松賽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跑步圈關於替跑的各種文章,我陷入深深地思考。我跑步十幾年,國內外比賽跑了上百場,自己也辦過賽事、當過贊助商和志願者,我對跑步有深深的感情,對轉讓號碼、替跑的事情也有非常多的事實了解,讓我用一個相對全面的視角來幫大家分析一下替跑這件事。

一、替跑行為和刷別人信用卡性質是一樣的。

首先表明態度,我是反對替跑的。在我看來,信用社會,文明社會,替跑行為和刷別人的信用卡的性質是一樣的,哪怕是別人借給你信用卡刷,也是違法行為。

信用卡背後,有很多背景資料存在,刷卡後信用償還的主體是持卡人本人,包括信用體系的評估。而一個號碼簿,也有很多背景資料存在,為這個選手上的保險,靠成績報名還意味著該號碼匹配選手的跑步能力(特別是有分區、號段的比賽),也可能是抽籤獲得資格的運氣……賽後成績將為這個號碼對應的選手增加後續的背景素材(積分、成績好的精英資格)等等……就和信用卡體系里增加積分和信用評估有類似的羅輯。

一旦出現替跑,打破規矩,勢必對「數百年來人類進化構建的信用體系」形成破壞,增加社會運營成本,也是逆時代而為的退步行為。

一句話可以解釋,替跑就和刷別人信用卡一樣,很容易操作,但是後果卻是誠信的缺失,是逆文明進步的負能量行為。

二、為了避免浪費而犯錯是否值得鼓勵?

有人確實是因為報了比賽,臨時有事兒不能去,覺得名額就這樣浪費了太可惜,於是轉交給朋友去跑。從情理上講無可厚非,從操作上「可能」也沒什麼風險,但就如同第一條所言,破壞規矩,一旦形成這個缺口,帶來的示範效應才是「二次傷害」。

如果做這個行為的是資深跑者,初學者都會效仿,這樣的後果就是規矩再也無人遵守了(新手會說大咖都替跑,我們怕啥),甚至催生了黃牛黨來打著轉讓的名義來謀取暴利。賽事風險更加提高,組委會的管理成本也跟著加大。一個可以預見性的負循環。

退一萬步講,你把號碼轉讓給了朋友,如果他/她猝死了,這種結果該如何承擔?

退一萬步講,你用別人的號碼跑了比賽,如果你出了問題,讓朋友及自己家人如何承擔?

跑步本身的價值觀就蘊含著「誠信」,因為馬拉松是最公平的運動,耕耘收穫幾乎就是正相關的,根本沒有投機取巧的成分在。而以跑步為「虛榮」目的,本身也沒理解跑步的真正含義,也不是真正的跑者。——如果不是真正的跑者,去選擇替跑,你不是更應該堅決反對嗎?

三、亂世用重典?「替跑終身禁賽」還不到時候。

田協的「加強安全管理通知」,其實是一個指導性的通知。先不說能不能管到這些業餘跑者,單就「終身禁賽」這件事,其實就很難落地並值得商榷。發展大眾體育運動的目的是什麼?希望大家都跑呢?還是都不跑?

本來為了鼓勵更多人參與運動而舉辦的比賽,沒必要因為少數不良行為而對整個行業失去信心,對整個社會文明失去信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和法律規章制度是匹配的。單從貨幣演進角度講,社會已經有了極其巨大的進步,我們這個時代其實是比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更加依賴信用的。古代的以物換物,到黃金成為貨幣一般等價物,到紙幣的貨幣符號,到電子貨幣符號……無不是文明進步與誠信提升的結果。

放眼國際,我們也夠更多意識到「亂世用重典,盛世尚寬刑」的案例。波士頓馬拉松歷史悠久且報名門檻極高,跑一次波士頓馬拉松是很多跑者的夢想,2013年波士頓爆炸案之前,有大量所謂「土匪跑者」存在,他們複製跑步號碼,混入比賽,然後在他們仰慕的賽道上跑一次,甚至也拿到獎牌,主辦方對此屬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2013年之後,爆炸案子後,波馬加強了安保,領物必須本人到場,如果國外跑友不能及時趕到,他們寧可在賽前的清晨擺攤,給本人領裝備最後的機會。並且,加強了對替跑的管理,但是也沒有採取後續的處罰,而是把一切準備工作做到面,還是屬於「嚴進寬出」的管理模式,總的來說還是一種寬容的態度。

紐約馬拉松則更嚴格一些,禁止任何轉讓,一經發現,禁止參加未來紐約路跑協會的賽事。這也是NYRR管轄範圍內的事情。

無論哪場賽事,在我看來都是多方資源平衡的結果,讓所有人都滿意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最怕的就是走極端,非黑即白。終身禁賽不算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吧。田協作為指導部門,可以多組織賽事方和跑步民間KOL、媒體交流,多方的規則匹配才能有好的結果。禁賽,「管」的是選手,賽事方能作何行動呢?除了罰,能不能有獎勵的機制?大眾體育的指導思路是可以拓寬的。而規則落地,其實還是賽事主辦方說了算。

四、開正道才能堵邪門,疏導規則更為關鍵

開正道才能堵邪門,有的錯誤是因為規則設計者無法遍歷各種情況,進入一個進退兩難的死循環造成的。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果馬拉松飲水站之後不提供垃圾桶,又不允許選手亂扔垃圾,那選手該如何選擇了?一個公園,根本不安排廁所,如何禁止隨地大小便?

名額轉讓本身也不是沒有先例,比如香港有些越野比賽(比如雷利156公里),會有不同時間轉讓or修改的明文規則在,每次修改增加200港幣服務費。也有的賽事,轉讓名額意味著放棄該名額,而由「候補排隊」的選手獲得,這樣不浪費賽事名額,同時杜絕了黃牛黨倒賣。也有的賽事轉讓名額要對後續選手從新評估,且有時間限時(畢竟物料等都有製作周期的)。

作為選手,我依然反對轉讓名額,但鼓勵組委會多思考新型的替補機制。這樣大家在報名比賽的時候才會更加謹慎認真,否則帶來的後果就是所有比賽都很隨意的報名,反正可以轉讓,沒有後顧之憂,先站上坑(北方有據諺語叫做占著茅坑不拉屎)。你們對於上自習佔座的行為也是很討厭的吧。佔了座又不來,這才是真正對資源的浪費。

五、很多錯誤都是意識上的,文化宣傳嚴重不夠

有些媒體報道用了「零容忍」的字眼,這在互聯網年代其實是很容易吸引眼球的,大家覺得真好,有魄力,但其實,「替跑」這件事兒的危害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一下子上了終身禁賽如此重的刑法,危害更大的事兒該怎麼處理?如果職業運動員在大量利益相關時候作弊造假該怎麼管理?難道槍斃嗎?真正零容忍的是那些「危害社會」的事情,替跑說多了還是少數幾個人的利益相關。

細細想來,很多錯誤都是意識上的,說白了就是沒覺得這事兒有這麼嚴重,不知道而已。甚至很多跑步大咖大神還有有替跑的行為,甚至也不覺得是錯誤。我會想起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我在王府井看到一個人抽煙,抽完煙把煙頭扔在地上,還踩滅煙頭。那個人是外地來旅遊的,能看得出他已經是很遵守文明秩序了,可能在他們村,把煙頭踩滅就是最高的文明準則了,而到了北京,可能需要把煙頭丟到煙灰缸里才行,甚至不抽煙了。

宣傳除了正確的意識,也有很多必要的信息可以公布,比如大家應該清楚的知道,「替跑且不被發現」在這個互聯網年代絕對是沒有機會的!

先不說超級互聯網精神的人肉搜索,單說每次組委會安排的大量官方攝影師,就足以讓替跑行為無處藏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在互聯網年代幾近真理。像chinarun、i雲動等照片服務提供商沉澱的各種賽事照片,都是雲備份的互聯網證據。作為一個跑者,甚至以後也要成為跑步大咖,怎能不愛惜自己的羽毛(珍惜自己的名譽)?

從早年的幾個高手接力跑全馬,半路殺出的拎包老大爺全馬3小時,到男子拿女號跑步獲獎,到幾個人過終點顯示十幾個人完賽衝刺……照片、晶元記錄等技術手段已經可以幾乎完全地還原事實真相。

關於跑步文化的討論和宣傳還遠遠不夠,田協能影響到的大眾跑友可能也不如那些大V和公眾號,所以希望更多的人行動起來,傳播正確的跑步文化,共同進步。

六、為了良好的秩序能做什麼,從自身做起。

我相信所有熱愛跑步的人都會通過跑步有收穫,比賽也是跑步大環境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為了良好的賽場秩序和賽事體驗,需要每個意識到的人多多發聲,多多傳播。

互聯網年代就是有這樣的問題,信息太多太雜,民眾的注意力吸引被無數事情爭奪者。也常常讓好的內容淹沒在浩瀚的信息流中。

如果你覺得我這篇文章還好,請轉發到你的朋友圈——讓朋友監督,拒絕替跑,從我們自己做起,也告訴身邊的朋友這是為什麼。

黑跑黑話

「互聯網手段讓替跑無處藏身,怎能不愛惜自己的羽毛?」

先不說超級互聯網精神的人肉搜索,單說每次組委會安排的大量官方攝影師,就足以讓替跑行為無處藏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推薦閱讀:

跑步路線013——杭州電子信息職業學校翠苑校區
長期進行長跑鍛煉,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跑步路線051——上海 魯迅公園
科普 | 跑步不喝酒?喝酒不跑步?關於跑步和啤酒的一切都在這裡

TAG:马拉松 | 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