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菜場經濟學》,為什麼說京滬房價永遠漲?

在小熊印象中,房價還處於以每平米幾千元為計算單位的時代,結果到上海一看,發現上海的房價是以每平米多少萬元為計算單位的,再掐指一算,按這樣的房價,如果未來只是做個普通的工作,可能這一輩子都不會有買到一套房的機會。在感受到深深壓力的同時,也在想,為什麼京滬房價這麼高,而且還在漲?所以今天解析《菜場經濟學》,就試著為大家說說,為什麼京滬房價永遠漲?

一、貨幣增發的邏輯

記得老一輩經常說,他們年輕的時候想吃一頓回鍋肉只要兩三元錢,現在怎麼都得要十幾二十元了。為什麼會漲價了呢?這裡有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國家的貨幣總量增加了,90年代全國人民所有的錢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幾萬億,但現在卻有約140萬億了,這也意味著大家手中的錢都多了起來,所以同樣的東西,價格自然就貴了。但這並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正是因為政府印的錢多了,所以能鼓勵更多的人去養豬,以前雖然一盤迴鍋肉只要兩三元,但可能一周才能吃上一次,現在雖然價格貴了好幾倍,但我們卻每頓都能點上一盤了。

想要發展經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資金問題,誰來出錢、誰來辦企業?解決錢的問題方式有很多,比如向國外借錢,或者發行國債,或者給企業增稅,或者增發貨幣,無論哪種方式都有利有弊,所以這時,綜合比較,增發貨幣(印錢)就成了最好的方式之一。

解決了錢的問題,再加上一些改革,不再限制私營經濟,這麼一來,錢的問題、人的問題一解決,所以迎來了經濟大繁榮,人民物質生活大大提高,國力也強盛起來。

二、印錢的副作用,房價瘋漲

小熊前面說過,不管哪種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法都有利有弊,這個貨幣增發也是,如果掌控得不好,就會出現惡性通貨膨脹,出現類似辛巴威那種拿一捆錢買個雞蛋的情況。

要防止惡性通貨膨脹出現,那麼發行的貨幣總量就一定要對應得上市場上產品價值的總量。我們看到貨幣總量卻在這二十多年間從幾萬億增加到140萬億,回鍋肉的價格也漲了好幾倍,但細心的讀者可能也發現了,好像物價的增長倍數遠低於貨幣總量的增長倍數。意味著有一部分多發行的貨幣並沒有進入市場流通,那麼這多出來的錢去哪兒了呢?——樓市、股市。

為什麼說京滬永遠漲,因為京滬的房子早已不僅是單純滿足人的居住需求,它還有人們作為保值品的用處。放眼全國,也只有炒股和買房能讓你的資產增值速度跟上物價漲幅。炒股風險高、專業性強,不是所有人都能炒的,所以普通的百姓只能去買房。大家的標準理想都是自己住一套、給子女留一套、再出租一套作為投資。買房的人多了,房價自然又上漲了,好處是房價作為固定資產的性質,鎖定了這部分多印出來的資金,所以普通的物價(吃飯、穿衣等)沒有漲上天,只有房價在瘋漲。

三、到底印還是不印?

不管什麼事情都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印錢也是一樣,可能這邊照顧到了,那邊利益又被損害了。之前四萬億印錢的時候,的確避免了出現大量工廠倒閉,農民工返鄉潮等情況,但這只是把問題推遲延後了,副作用就是房地產小老闆賺到錢後,又把錢拿去買京滬的房子去了,造成京滬房價高漲,大量實體製造業如今也因為競爭力減弱面臨極大挑戰。我們看到現在的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等一系列努力,都是為了打破當前的困局所做出的。

國家的命運也就是我們個人的命運,房價到底漲不漲,這不是某一個人說了就算的。但至少我們得去嘗試看懂未來的發展趨勢,選擇的邏輯。緊跟國家前進的腳步走,你才能把握住時代的機會。

有句很有名的話:「小孩才分好壞,大人只看利弊。」的確,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很多事就沒有了明確的好壞之分。每一個決策的做出,都是在各種利弊權衡,時代背景影響下形成。個人的影響將越來越小,我們能做的就是緊隨國家的腳步。國力強,則民族興旺。

推薦閱讀:

90後即將成為不買房的一代嗎?
醒醒吧,2018樓市難巨變!中央樓市政策有微調
全國「凍產」地圖:40城發布限售令,樓市全面進入「鎖盤時代」

TAG:房价 | 上海房价 | 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