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鋼鋸嶺》背後,一場中國資本「血戰好萊塢」的滑稽戲

作者|一 一

編輯|李春暉

一個頗可玩味的現象,今年兩部靠口碑實現票房逆襲的典型,都是主旋律電影。一部中國新式主旋律的《湄公河行動》,一部美式復古主旋律——《血戰鋼鋸嶺》。

還是那句話,政治正確正在今天的中國變得前所未有重要。

作為類型片的一種,戰爭片已經沉寂許久。《血戰鋼鋸嶺》上映前兩日,排片、票房皆不理想。開局失利下,這部美版「抗日神劇」卻有高達8.8分的豆瓣評分。憑藉口碑逆襲,上映8天,《血戰鋼鋸嶺》收穫票房1.84億。

而隨著《血戰鋼鋸嶺》成功翻身,觀眾還在感慨信仰的力量,背後的中國資本則已深陷「戰爭的殘酷」。

一場關於該電影署名權的撕逼大戰,成為近日業內熱議的焦點。其牽扯到:有著背景神秘的美女CEO的熙頤影業,遊戲公司搞影游聯動成立的麒麟影業,拍《三體》電影跳票的游族影業,甚至還有那個因票房造假引發連鎖反應的「快鹿」……

這些出場人物,已然可以湊成一幅天朝電影掘金新貴眾生相。

《血戰鋼鋸嶺》上映之初,該片導演梅爾·吉布森說:「我在22年前花了105天和7500萬美元拍了一部《勇敢的心》,而在22年後花了前作一半的時間和一半的投資拍了這部電影。

沒錢,是這部如今火爆的大片的最初命運。有趣的是,在另一部戰爭題材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休息》中,一個好萊塢掮客對比利.林恩說,「我一定要拍你們的故事,哪怕讓我去中國找錢。」

這是李安的吐槽,也是好萊塢的心聲。而《血戰鋼鋸嶺》全球找錢的幕後故事,也反映出了獨立電影發展的困局,以及中國資本進軍好萊塢的種種難言之隱。

羅生門

首先,關於這場署名權之爭,先需要弄清楚幾個必要的事實:

一、《血戰鋼鋸嶺》的全球版權方是CCP即Cross CreekPictures——美國十字小溪影業。

二、《血戰鋼鋸嶺》製片成本有50%以上由IMGlobal提供,在北美由獅門影業擔任發行公司。除北美地區之外,由IMGlobal負責國際發行。IMGlobal是本片主要的參與者之一,也是最早的參與者之一。

三、熙頤影業是《血戰鋼鋸嶺》的中國版權方。

關於片尾字幕里出現的出品公司、製片公司、製片人的署名,在好萊塢體系當中是有著非常嚴格的規範,並需要通過嚴謹、詳盡的合同表述進行確認,細緻到字體、字型大小甚至與誰一同出現等細節問題。

麒麟影業「控訴」自己的署名權在中國發行版中被刪除。而在中國上映版本里的聯合出品方的熙頤影業(Bliss Media LTD.),事實上並未出現在北美上映版本的片尾字幕里。

麒麟方面介紹,在發現本應屬於麒麟的字幕署名被刪後,麒麟影業第一時間與製片方CCP(Cross Creek Pictures,美國十字小溪影業)方面詢問為何聯合製片方的署名權被刪,主製片方和版權擁有方CCP也第一時間與本片的全球發行權持有方IMG溝通。

麒麟影業方面表示,CCP與IMG方面均非常積極地回應了麒麟的關切,IMG和CCP均表示對麒麟影業署名被刪感到「不可思議」,並且都認為熙頤影業這麼做給CCP和IMG「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署名莫名被刪除,這似乎比看起來更加嚴重。麒麟影業方面從IM global獲得的反饋來說,是指影片引進時因麒麟影業名字的合法性問題而未能署名,這便牽扯出了麒麟影業曾經的一段往事。

今年初,《葉問3》票房造假被披露後遭到嚴查,隨後在媒體的披露中,是「快鹿系」主導了《葉問3》的一系列運作,於是便有了快鹿兌付危機。

7月11日,快鹿集團在官網公開了一份應收債權追討名單,龐洪(麒麟影業CEO)的名字赫然在列,快鹿稱龐洪欠款2.5億元。

8月,麒麟影業的母公司麒麟網(現已股權退出)曾發布聲明稱,依據麒麟文化在2013年12月與龐洪及其相關公司簽署的《三方協議書》:龐洪及其相關公司在使用「麒麟網」公司名稱期間,不得發生任何有損於「麒麟網」字型大小的重大負面影響。而」快鹿「事件的發生已經對麒麟文化持有的「麒麟網「字型大小造成了重大的商譽損失。

而在進一步的披露中,2015年4月27日北京麒麟網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與麒麟影業CEO龐洪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麒麟文化在麒麟影業中所佔的全部19%股份轉讓給CEO龐洪時,已經明文規定,麒麟影業可以繼續使用包含「麒麟」二字的字型大小和簡稱,包括公司名稱「麒麟網(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麒麟影業」的使用權,且沒有前提條件和使用期限。

這或許便是質疑麒麟影業名字合法性的重要原因。

如今怒目相向的麒麟影業和熙頤影業,也曾有過一段蜜月期,兩家公司曾就幾部影片展開密切合作。

據熙頤影業內部人士宣稱,麒麟影業的海外資源,多半是與熙頤影業合作的《日月人魚》以及後續項目時候接觸到的。

而在2015年上海電影節之前,熙頤影業與麒麟影業矛盾爆發。在那屆電影節上,熙頤影業CEO韓薇出現在了游族影業的發布會上,並在不久之後正式宣布加入游族影業,兼任游族影業CEO和美國負責人。游族影業和麒麟影業的出身類似,也是遊戲公司成立的影視子公司,後文詳述。

當然,署名權被刪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即投資方進入項目的時間相對比較晚,而如果影片已經到了宣發階段,則可能會導致新的投資者話語權比較小,只是基於投資協議,享有利益分成。

據悉,熙頤影業和科地資本是在《血戰鋼鋸嶺》還是劇本階段就已經完成投資,其餘中國資方大多數是成片出來以後才決定投資。

不過,麒麟影業卻反覆強調,在《血戰鋼鋸嶺》中的投資比例並不低,而且在電影還未開拍之前就已經進入了該項目。由於合同處於保密條款之下,因此不便展示具體合約內容。

還記得那個拍《三體》的游族嗎?

兩家公司在台前撕逼,但背後還有一家公司至關重要——就是游族影業。

最初,《血戰鋼鋸嶺》是以游族影業美國公司正式啟動的第一個好萊塢合作項目的形式曝光。當時游族影業美國公司的負責人韓薇,也正是《血戰鋼鋸嶺》現在的全球投資方和中國全版權方熙頤影業創始人。

韓薇

此前,游族網路的創始人林奇一手創辦了游族影業,並且因為斥資12億投拍中國科幻扛鼎之作《三體》的系列電影,而引發業內廣泛關注。

然而《三體》跳票,游族影業曾公布的《華夏之王》、《女神聯盟》與《一千靈異夜》等一批IP電影項目也都沒消息,原游族影業ceo孔二狗也被曝離職。

孔二狗

2015年,游族影業在美國成立分公司,並與BlissMedia、美國創新藝人經紀公司CAA聯合成立YooZooBliss Film Fund電影基金投資基金(簡稱游族Bliss電影基金),融資1億美元,專註中國合拍片以及國際影片的股權投資。

游族影業美國分公司及游族Bliss電影基金在洛杉磯成立後,便立即宣布與獅門影業共同出品梅爾·吉布森導演的新片《血戰鋼鋸嶺》。

2015年11月,韓薇突然從游族影業離職,並全資收購游族影業美國分公司。游族網路、游族影業董事長林奇則作為個人股東加入熙頤影業。

熙頤影業全面接管了游族影業美國分公司此前的全部電影項目,以及游族Bliss電影基金出品的國際項目和合拍項目的落地宣發,其中就包括《血戰鋼鋸嶺》。

神秘的熙頤影業

熙頤影業韓薇2011年創立的公司。創立之初,這家公司就野心極大:打造一家能在好萊塢主流電影圈立足的中國公司,將「華爾街+好萊塢」的商業模式對接中國電影產業。

據此前媒體報道,熙頤影業一方面聯合獅門、派拉蒙等一線國際電影公司,出品製作了多部國際主流影片;另一方面搭建好萊塢一線製作團隊和海內外頂級明星陣容,啟動以中國故事為背景的國際合拍電影項目。

其中不乏這樣的描述:「熙頤影業有著運用自己遍布全球40多個國家的強大發行渠道,以觀眾喜聞樂見的高品質電影為載體,將中國的文化輸出到全世界的宏大「野心」。」

熙頤影業與好萊塢的合作模式,是直接操盤運作國際主流影片,成為影片的全球版權方、出品方、製作方、和大中華地區的落地發行方。熙頤影業將全程參與這些國際影片的開發、製作、發行和收益分配。

在網路資料中,韓薇是典型的華爾街精英。在創立熙頤影業之前,韓薇在華爾街某投資銀行負責TMT(科技/媒體/電訊)業務,而後在某全球500強企業紐約總部操作投資併購收購。有過華爾街投行和好萊塢電影投融資經驗。

《血戰鋼鋸嶺》之後,熙頤影業主導另外兩個項目,由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影片《刺殺疑云:第一夫人》和奧蘭多.布魯姆主演的動作喜劇《極智追擊》,全程在中國立項,中國境內拍攝,如今已經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有趣的是,之前媒體披露熙頤影業是從IMG處購得了該片的中國發行權。IMG即IM Global。該公司在數月前已經被TMP收購。

TMP的主要創始股東是美籍華人唐偉,共同創始人包括騰訊公司和知名投資人沈南鵬,主要股東包括華人文化控股、華誼兄弟以及歌斐資產等。如此一來,IMG同樣也有著中國資本的背景。

其實是「澳大利亞電影」?

雖然中國資本撕的驚心動魄,但總體來說,《血戰鋼鋸嶺》還是純種的美國獨立電影。但若是從人員配置和取景拍攝來說,這又是一部絕對的「澳大利亞」電影。

就像導演梅爾·吉布森說的,《血戰鋼鋸嶺》一度遭遇資金困難。採用獨立電影的製作方式,而非完全由美國大公司來製作完成,背後是梅爾吉布森的英雄末路。

2006年酒駕被捕後,梅爾·吉布森在現場大罵猶太人,被認為是種族主義者。此後多年,吉布森「反猶言論」的後續影響依然存在。自2006年後,梅爾·吉布森就再也沒有執導電影,主演的影片也多為中小製作或獨立製作。

種族歧視向來是美國最敏感的話題,今年奧斯卡也爆出了種族歧視的醜聞。從中可以看出,沾染種族言論是電影人的一大禁忌。

時隔十年回歸,吉布森重拾導筒,因為歷史遺留問題沒有獲得大公司青睞,其實也並不奇怪。

而作為一部獨立製作的電影,融資之路必然困難。放眼全世界,電影雖然是藝術的一種,但其突出的商業性成為了藝術形式中的一個另類,全球幾乎所有國家的獨立電影都面臨著融資困難的尷尬。

據悉,《血戰鋼鋸嶺》獲得的來自澳大利亞政府的補貼,達到投資額的三分之一,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部影片的燃眉之急。

但是澳大利亞對於影片拍攝有著嚴格要求,補貼門檻里設置一定比例的本國人,可以充分發展當地人就業和促進創意產業的發展。所以,影片主創團隊中一定比例必須是澳大利亞國籍以及後期製作要在澳大利亞本土完成。

正因如此,影片中的盧克·布雷西、泰莉莎·帕爾墨、雨果·維文都是澳大利亞的演員。

澳大利亞的這種做法也在被中國效仿。萬達投資500億建立的青島東方影都,就許諾給許多電影「返現」補貼,即將上映的《長城》據說就得到了東方影都不小額度的「返現」。

《血戰鋼鋸嶺》作為一部獨立電影,雖然如今風光,但上映之路也是相當艱辛。而背後中國資本之間的矛盾,恰恰反映了中國資本進軍好萊塢的各種問題。

但擱置爭議,中國資本能投到這樣口碑票房雙豐收的海外佳片,相當值得鼓勵,也帶我們更多期待。

推薦閱讀:

為什麼電影裡面常出現換一本護照就能去另一個國家的情節,護照和簽證可以偽造嗎?
只是電影,而已
MovieDaily 第 71 期 | 《守望者》
《虎膽龍威》簡單拉片
《城市之光》給你不一樣的方木,打開一個全新的鄧超

TAG:血战钢锯岭电影 | 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