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就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嗎?

  音符「韭菜盒子甜不辣」問我:「青音姐,我和男友越相愛越吵架,簡直就是相愛相殺!以前他追我的時候還挺好的,可是現在,我總是為了他不陪我,回復我微信太慢,或者有些事不肯告訴我而跟他發脾氣,我覺得他不夠愛我。而他卻特別委屈,他說,他以為兩個人感情進入到穩定的階段,就不用那麼整天粘在一起了,因為彼此信任,所以才會更安心讓對方去做點兒自己的事。我覺得是他變心了,他說我也不像剛戀愛時那麼善解人意。我們到底誰錯了呢?」

  1

  「相愛相殺」這個詞,形容了這樣一種矛盾糾結的關係:相愛的兩個人明明知道對方的心意,但仍忍不住做出傷害對方的事情,即使後悔糾結,卻難找到正確的相處方法。於是上演一出又一出分手又和好,傷了心又彼此原諒的虐心橋段。

  不理解的人會說,這不就是「作」嗎?其實所有的「作」都是「怕」,都是不安全感的體現。你知道嗎?很多的「作」其實都是非理性的,不假思索的,甚至很自然的一種行為模式,那是因為,你們的依戀類型早已在幼年時通過和父母的關係根植在性格之中。

  甜不辣,其實你們倆都沒錯,是你們對關係的渴望不一樣。你所認為的愛情,就應該是朝朝暮暮、時刻陪伴、無比親密的,只有這樣你才有安全感。而他所認為的理想的安全的關係,恰恰需要彼此保持一點距離。這並不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這是人在幼年時期,從父母那裡發展出來的「依戀類型」的不同。

  2

假如把你的無時無刻不在渴望親密的類型劃分為「不安全型依戀」,那麼你的男友就是「迴避型依戀」。

  你一定記得上幼兒園時的場景吧,當你第一次看到媽媽的背影漸行漸遠,就好像要離開你再也不要你了,那種讓人幾乎無法呼吸的恐懼和十分難以割捨的強烈的想念,就叫做「依戀」。

  心理學的解釋是:「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雙方互有的親密感受且相互給予溫暖和支持的關係。我們習慣向身邊的人尋求安全感,長大並不意味著這種依戀的消失,我們會把這種感情轉移到父母以外的人身上。比如說我們會對朋友之間的關係感到舒適、會對戀人之間的關係患得患失、甚至是宗教性質的關係,這種類似兒時對父母的心理特徵,社會學家稱其為成人依戀。孩子和父母早期建立的依戀關係,可能會對他或她成年後的依戀關係產生巨大的影響。」

「不安全型依戀」指的是對關係的疏遠和冷淡極度的焦慮和無法忍受,她的「自我」彷彿是長在對方身上對方一旦冷淡自己,自己的價值感就彷彿得到全盤的否定!這種感受來源於在嬰兒時期,當我們產生全能自戀,認為自己一哭鬧就會得到照顧時。養育者的照顧不穩定,有時候很及時甚至很過分,有時候又讓我們承受突然地被拋棄感和被忽略感。

而「迴避型依戀」則正相反,太過於親密的關係反而會讓他陷入自我被湮沒和消散的焦慮。因為當他在幼年期親密的渴望一再得不到滿足一再地被忽略,甚至得到袒露對他人的需要就是脆弱的暗示,所以他也就不假外求,自願保持疏離了。有點距離,反而才是他的舒適區。

  不過有趣的是,「不安全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又總是會在最初彼此吸引,會覺得這是一種互補,其實這會是一種相互地折磨,既渴望愛又患得患失,又總是給不到對方想要的,對雙方來說壓力都會特別大,彼此都是噩夢。

  3

  那麼,是否這樣相愛相殺的兩個人就不配擁有美滿長久的愛情了呢?當然不是!

第一,正確認識自己的依戀類型,也能主動去跟對方談他的依戀類型。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也能容忍對方的不完美。愛是恆久忍耐又能為了對方成長,所以我也常常說,真正的愛情,開始在你們看到彼此的內心的「小缺口」和「小魔鬼」,深深地疼惜彼此的不完美之後。

第二,給彼此的關係鬆綁,不要將兩個人的愛情當成目前人生里唯一的成就和唯一值得努力的事,你們需要關注和投入的部分還有很多很多呢。兩個人在共同為未來的現實生活打拚、一起努力賺錢攢錢、一起經營興趣愛好的過程中,也會由「你」和「我」成長為「我們」。這種能夠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長出的新的「自我」,也會為你們的關係打開一扇窗,讓你們走向穩固。

第三,你還可以通過心理諮詢師的幫助,或者是學習一些心靈成長的課程和書籍,來幫助和改善自己在愛情中的患得患失。比如,我們即將上線的、國內知名的研究家庭關係問題的心理專家宮學萍老師的魔法課《與父母和解:療愈原生家庭中的不完美》,就是來幫助你通過認識跟父母的關係,來認識自己的愛情的。我們一起加油!(點擊鏈接直達魔法課程)

  • 如果你想閱讀和收聽更多有關情感與心理的內容,可以搜索添加微信公眾號「青音」或「sweetamily」(長按複製,進入微信,右上角加號處搜索添加即可)

推薦閱讀:

後來,我想通了
?青·讀:好的愛情,就應該是最好的自己的樣子
【愛情】真正的戀愛,與性無關
一切真愛都是放養出來的
第一次和同性接吻是怎麼樣一種體驗?

TAG:爱情 | 心理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