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設計思維從A杯打造到E杯

回想一下我做設計也已經10餘年了,可是說來慚愧,好像並沒有做出什麼門道。之前設計一點小家裝 ,服務一下地產商,懵懵懂懂好幾年就這麼過去了,心裡一驚:不能這樣了。

這些年各種設計堂會跑的也不少,見賢思齊,總想在大師們那裡學點絕招什麼的,但是後來發現用處不大。因為大師們都有自己特別的成長經歷和成長背景,大師們之所以是大師,恰恰是因為他們不同與常人,而不是相同。

因為刻意的站開和滾遠了一點我們室內設計這個行業,反而有了一點多餘的「帶寬」去關注了一些其他的事請,多多少少的有了點新認知。恰好之前寫了一篇文章是講我所認知的這個時代的。今天乾脆聊聊我作為一個挺low的設計師是怎麼思考自己和規劃自己的。嗯,葯不能停,下面給大家聊聊我喂自己的葯。

黑夜給了你黑色的眼睛

王東嶽先生曾經說過:「生存結構、思維方式、遮蔽性是文化的三要素。」所以說,任何的團體、組織、個人,都多多少少的活在遮蔽性里,室內設計師也不例外。而我們的遮蔽性來自於我們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思維方式又來自於我們的生存結構。

舉個例子,我們有個成語叫「井底之蛙不可以言海」,那麼在深井中的生存環境,就是這蛙的生存結構。你的食物(業績)來自那裡,你的風險和危險來自那裡(競爭威脅),你的學習手段也來自那裡(反饋手段)。於是,青蛙在這個結構里獲取的所有認知,都是有益於在這個環境里生存的。青蛙把這一切的認知(行為和結果之間的關係)固化為了思維方式,因為在這個環境中,這種求解的公式是最正確,最有效的。所以有一天一隻鳥告訴青蛙「世界那麼大,你不去看看?」的時候,這個蛙會嘲笑這隻鳥,他覺得:「你個大忽悠,天怎麼會那麼大?地球怎麼會是圓的,怎麼會有大海?」其實這就是青蛙的遮蔽性。

所以我在想:黑夜(生存結構)一定會給你黑色的眼睛(思維方式),但你真的不一定用它來尋找光明(遮蔽性)。

所有個體的效率的不同都是學習的效率不同

那麼我們的這行業有沒有遮蔽性?當然有。

那麼這種遮蔽性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呢?

我想那就是:

第一:視角維度單一。

第二:學習效能低。

那好,先說或視角維度單一。

我不知道何時起,很多室內設計師把一些超驗的東西當做方法告訴其他人。把設計這件科學和藝術之間的事,搞得披頭散髮、煙霧繚繞、亦巫亦醫、不僧不道的。

其實我是非常抗拒這種非理性思考的,關於這方面可以參考我的偶像張星先生的文章《自我檢討與行業思考之——狹隘》。

好了,請導播再次把鏡頭切換給剛才那隻井裡的青蛙:

炎炎夏日,青蛙往井口看去,星光燦爛,青蛙們高興大聲的叫:「呱…」於是整個井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迴音:「呱.呱..呱……呱…………呱…………………呱」是的,這聲音很熱鬧,很洪亮,也很繚繞,甚至可以分出聲部。但是,本質上卻是只有一種聲音:「呱」

我每次打開微信,我的室內設計師小夥伴們發的內容幾乎是差不多的(同一視角維度,甚至就是相同內容)。我覺得我朋友圈裡有幾百上千個同業朋友,而我只看其中10個人的朋友圈,我獲取的信息和關注1000人是同質的,差別並不大。我想,這也許說明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也許和青蛙一樣掉進了管狀視野當中,我們所有人都在往一個方向看,我們的信息的重疊度非常高。也許我們陷進了這個行業的「回聲屋」,相同的信息像回聲一樣反覆強化,我們幾乎聽不到其他的聲音了。我們接觸不到其他的信息了,遮蔽性又一次的發揮了它的作用。

於是我在想,世界那麼大,我真的不要換一副眼鏡再去看看嗎?於是我想我們應該盡量的擴大自己的認知邊界,學習一些完全不同的知識。

假如給高迪一台3D 印表機

接下來,我主要講講效能的問題。

這段日子,親歷了一些事情後,發現人的效能何止相差千百倍。一方面這是由於價值網路的勢能不同造成的,另一方面,我認為這本質是一個學習效率的問題。所有個體的效率不同,都是學習效率的不同。因為只有學習才能讓我意識到我的遮蔽性,只有學習才能讓我有能力切換生存結構,突破思維方式的封鎖。

但是,學習的方向和對象要正確,才能在學習這個事上有效能。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我們現在很多的技能都在退化掉。 比如在BB機時代,我還能背出許多人的電話號碼,可是今天我除了自己和家人的號碼之外幾乎誰的電話號碼也記不住了。再比如之前開車記路,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可是現在我出門去不熟悉的地方就開導航,我記路的技能也退化掉了。

是的,我記電話號碼的技能其實是外包給了我的智能手機,我的記路的技能外包給了GPS。你看人類的進步,本質就是科技代償,我們進化不出翅膀,可是我們可以造飛機,我們不是千里眼順風耳,可是我們有衛星電視,所以科技在替代我們進化。而這種進化帶來的好處,就是不再讓人把時間浪費在學習低端技能和知識上,從而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去學習更高階的知識。

之前,我寫過一篇關於學習手繪的文章,如有興趣,可掃描二維碼了解一下。

其實我想表達的也是這個意思,我強烈的認為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強有力的大腦,有創造性的想像,而不是對手藝的迷戀。其實室內設計行業里的每一個企業主都明白,大學剛畢業後,學了一手的好手繪的小夥伴是做不了設計工作中比較高階的部分的,比如:殺單銷售,開平面,出概念方案,也就是說,他無法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家裝除外)

同時,手繪畫圖的目的是為了描述和溝通,我們回頭來看科技代償的趨勢。過去幾十年來,我們在設計專業上描述複雜和溝通是不是比50年前、100年前方便多了呢?我想我們取得了效率巨大的飛躍和提升,根據摩爾定律(註: 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計算機技術每過18個月,價格會便宜一半,而速度提升一倍。)技術的進步是加速度的,是指數級進化的,我相信在很短的時間裡,有關於設計的圖面技巧的能力,將逐漸的被越來越簡單的軟體外包替代,而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思考和創造的能力,能夠面向未來的能力,將更加的凸顯價值。

其實對中國設計師而言,我們的教育偏重記憶和重複式的機械訓練,甚至在邏輯方面也幾乎是套路的方式在教育(其實包括我在內的絕大多數受過高等教育的設計師是沒有受過系統的邏輯訓練的)。

而記憶和機械式訓練是面向過去的,即使是邏輯也是面向當下,面向既有事實的,這些都不代表面向未來。而我覺的所有的學習和自我培養當中,最重點關注的應該是創新的能力和對未來的想像力,也就是說是一些高階的技能。只有如此我們才能跨域現實當中的種種遮蔽和限制,面向未來創造出現在尚不存在的東西。

我有個大膽的預測,隨著穿戴式交互建模的技術的發展(想像一下鋼鐵俠里的人機對話場景)以及3D列印的逐漸家庭化,設計本身試錯的成本越來越低,以及對基礎技能的依賴越來越小。設計將來一定極大的繁榮,並且人人都可以設計自己喜歡之物並列印出來,其中特別出色的可以賣給其他人。如果這樣的時代來臨,我們能做什麼?什麼又是我們不可替代的價值,我想我們每個人只要思考便會有自己的答案。

今年年初在美國的CES上,我看到了鋪天蓋地的中國3D列印的廠家,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我能夠時光穿越回到過去,教會高迪先生使用3D列印技術,這將會對高迪先生的創造力和效率產生多麽大的推動力!我相信這個世界會出現更多設計奇蹟。

一般人看到已經存在的事物會說:「為什麼這樣」

我卻夢想從未有過的事物,並問自己:「為什麼不這樣」----蕭伯納

磚頭是垃圾也可以是建築

我們聊過了學習方向的問題,接下來我們了解結構的問題。

每天,我們起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微信,讓朋友圈帶給我們最新的資訊。我們一天當中,不停的在各色文章案例之間穿行、點贊。一天下來,好像看了很多,又好像一無所獲。你在一個QQ群微信群里參加了討論,又在一個熱帖下看大家的留言,你好像懂了一點什麼,但很快就忘記了。

以上這些你是不是躺槍了?其實我也一樣。但我發現一些特牛的人不這樣。

牛逼的人不是不用微信、不看帖子、不上QQ群,而是牛逼的人在心中有一個結構化的知識體系。在這個相互勾聯的知識體系中,所有信息都有自己的去處,並且和其他信息相互關聯。當你看過一則碎片信息,由於你沒有知識結構,所以很快你就忘記了。哪怕你知道那是很重要的信息,你也不知道該如何使用。更不知道如何舉一反三的生產出新的知識。

因為你的知識沒有結構化,所以信息輸入後和你腦海中的已有的知識無法產生化學反應,也無法存檔入庫。更可怕的是,這個結構化的進程是加速度的,大家都滾過雪球對吧?越大的雪球滾起來變大的速度越快。其實學習也一樣,由於結構不同,所以學習之間的效率相差千百倍。

「返回上一級目錄」式的思考方式

那什麼是知識的結構化呢? 在我們成象設計公司,我們有個專業的名詞叫做「返回上一級目錄式的思考方式」。

比方說我是一名設計師,我面對室內設計這個行業,我大體的認知目錄和我們的電腦上的文件夾管理體系很像。比如說,我點開室內設計這個文件夾,會發現有平面、物料、燈光、軟裝等等的子目錄,當然如何創建子目錄大家因人而異。假如你在點擊了「燈光」這個文件夾,裡面又會有,燈具,色溫,照度,等等等的子目錄

那好,請你再次想像一下,如果這次我們在選擇在室內設計這個文件夾時不是往下級目錄不斷點開,而是點一下返回上級目錄,那你會看到什麼?如果你連續點幾十下以後會不會是這樣:

你看, 現在我們可以拿室內設計這個文件夾作為基點,拿基點的上層和下層來分隔我們的知識了,越往上的目錄越宏觀基礎,越往下的目錄越具細分。我個人一般把上層目錄的檢索出結果稱之為遠因,把下層目錄的檢索出的結果稱之為近因

遠因,近因,有什麼用呢?

舉個栗子:

你問一個女孩為什麼會在街角那個明亮精美的蛋糕房,買了一塊巧克力蛋糕?

女孩回答說:「因為這個店很溫馨,裝飾的很好看,自己當時心情不錯,於是就去消費了一塊蛋糕。」 那麼女孩說的這些理由就是近因。然而,當你開始思考檢索女孩為什麼會覺得這個店溫馨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店的布局和燈光能給人安全感。

當你再進一步思考更核心的問題:女孩為什麼愛吃蛋糕?你會發現,女孩其實喜歡的是甜味,是高脂肪、高熱量。同時你會發現整個人類都偏好吃高熱量的食物,於是你又發現這是進化的自然選擇的結果。--------因為在自然選擇的進程中,那些在基因層面不偏好高熱量的猴子,在某些食物稀缺的時候,由於沒有偏好高熱量食物的習慣,所以沒有在體內積累足夠多的脂肪而被餓死了,被淘汰掉了。

那麼,這個時候,女孩告訴你的她的心情和店面裝飾等等都是屬於近因層面的,而不斷的在返回上級目錄檢索思考得出的隱性的內容,屬於遠因。

第一原理

你也許會問我,「遠因」、「近因」關我毛事?我告訴你,關係很大!因為我個人認為未來設計師必須要向產品經理的方向進化,而產品經理必須打通近因遠因,要回到底層代碼,要回歸初始條件,回歸到第一原理。

好吧,一如既往的先讓我們把蛋扯得遠點,先解釋一下第一原理。

有人說如果喬布斯的靈感來自於文科生的直覺。那麼馬斯克(特斯拉的CEO)的力量來自遵循理科生的邏輯,當年曾主修物理學的馬斯克把自己的思想武器歸結為「第—原理」式的推理方式,即遵循並運用物理學的思維框架,即把問題還原歸納到其本質,在此基礎上再向上進行推理。

其實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說,在更早的遠古時代,人們都以神話和傳說來解釋世界,這本質上是—種類比和隱喻式的思維。而古希臘則開始了從「講故事」到「講道理」的思維方式的演變。人們用邏輯和概念化的模型和理論來解釋宇宙,從而種下了科學的種子。亞里士多德則把這種思維總結為「第一性」智慧。

同樣,物理學的思維方式,往往是反直覺的,因此更富挑戰。在馬斯克看來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習慣依賴直覺,用類比和歸納進行思維,這樣只能是在同樣的範疇內積累和堆疊,不斷重複和完善已有的模式而不會產生超越性的突破。只有基於「第一原理」的思維框架,才能抓住問題的根本和核心,設想事物應當存在的理想狀態,而不是受限於現狀,由此推演出產生質變的突破性答案。在馬車的時代,用類比的思維只能培育更快的馬匹、造出更好的馬車,而用「第一原理」的思維框架才能發明出汽車。所以,要想自由創新,首先要了解事物的規律和本質。 遵循「第一原理」,亦可以抓住不同領域之間相通而同構的本質,運用跨界整合的系統性思維創造性地解決根本問題。

(以上藍色部分文字摘自於晨先生演講)

正如我第一篇文章里說過垂直邊界的消失帶來了所謂甲乙方的消失,這個是整個互聯網世界的趨勢。這其實放在大的社會背景上講就是:原有橫向專業的分工不再那麼的重要。我們對事物本質的認知,必須回到事物未被分科分工之前的樣子。你有沒有這種對關鍵節點的提煉和跨越能力成為了創新和創造的關鍵。

目前,我並不太認可有些(包括我自己在內的)所謂的跨界,因為他們的跨界不過是從一個社會分工轉換到了另一個社會分工,明明是轉行,怎麼是跨界?分科,分工的界線還好端端的在那裡! 只有你讓這條分工的邊界和鴻溝消失了,這個原本是邊界的地方,生態改變了,更加的繁榮,並且進化的可能性大爆發,這才叫做跨界。這才是真正的在分工界面上的跨越。

最偉大的設計

那麼也許你還會問我,這遠因和近因所謂第一原理與設計有什麼關係?

我想,從凹造型的角度講可能關係不大,如果只是好看與否,這個單一維度看,的確是沒什麼關係。可是一個好設計,成功的主要因素很可能都是一些隱性的,看不見的因素,也就是「遠因「是底層代碼和第一原理。

再舉個栗子,我覺得過去幾十年來最偉大的設計就是微信那個點贊的按鈕(當然微信還是學習facebook的)。

你可能會問那個心形的按鈕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啊?很簡單,也沒有什麼好不好看上的考據和研究的價值,但是那個按鈕的價值大到驚人,是微信這個產品的重要基石之一。

(好吧,內什麼,把蛋在端上來,我們再扯一扯,卧槽,我為什麼要說再呢?)

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就學過,人是一種社會動物。馬克思也講,人就是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什麼是社會動物?

從前納粹最殘暴的刑罰是單獨把人關小黑屋,直至他精神崩潰。也就是說切斷這個人所有的社交屬性。「給你好吃好喝好住處,但是就不讓你見人,沒有和人的任何聯繫「 於是,很快你就會精神崩潰。

那我們為什麼光想想關禁閉這事兒就覺得很殘忍呢?

很簡單,在進化的過程中,無法取得群體認同的猴子,由於沒有分到更多的食物,生病和受傷的時候也沒有得到足夠的照顧而死亡了。它的基因沒有機會傳遞下來,那麼所有活著的猴子的後代身上都有強烈的,獲取社會認同的基因。所以社會認同是基因驅動的。你想想,這個驅動勢能有多強大?於是你自拍、拍孩子、拍狗、拍美食、炫富、當逗比,這不都是基因在不斷的驅動你,讓你確認你的社會的認同嗎? 所以你看這個按鈕多偉大!他用第一原理的遠因,深度的綁架了你的底層代碼!

360這家公司賣的是什麼?

接下來給你再看一個綁架加驅動的精彩例子:

如果我問你:360這家公司賣的是什麼?

你可能會回答說是免費的殺毒軟體,這個答案也對也不對,其實這家公司賣的是恐懼。或者講這個公司是經營心理學的大師。

好吧,一如既往的先把蛋扯遠點 (好吧好吧,我承認蛋快被我玩壞了)。行為心理學裡,有一個重要的認知就是:

人是擁有多個心理層級的。

人是擁有多個心理層級的。

人是擁有多個心理層級的。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些層級好比就是我們身體里預裝的APP軟體,在不同的外部環境下,會激發不同的預裝軟體啟動運行,佔據你的桌面和內存計算資源。所以行為心理學認為,人的偏好和選擇行為在不同的環境下,優先的選擇偏好是不一樣的。

比如,在一個極限運動的訓練場,一位美女的出現,就足以讓小夥子們更多的選擇那些更冒險的動作,以期展示自己的特別,即使是美女只是靜靜的站在場地邊,就足以激發小夥子內心當中,這個預裝在心理系統里,負責約炮的軟體(陌陌),當這個軟體開始運行,佔用了你的流體心智後(內存和CPU),會讓你更傾向於冒險,更傾向於讓自己看起來特立獨行,於是「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那麼什麼樣的心理層級可以讓我們產生從眾心理呢?

是:安全層級。

它就像是預裝在我們心理系統當中的安全軟體,負責偵測環境當中的危險信號,避免我們陷入危險之中。

一段黑暗崎嶇的小路,或一絲緊張的氛圍就足以激發並啟動我們預裝在內心的安全軟體,讓我們對一些可能帶來不安全隱患的信息格外敏感,讓我們的選擇更加從眾。

實驗證明,剛剛看過浪漫愛情電影的情侶(還在「約炮」心理次級中的男女),在接下來的約會中,更願意選擇一個偏僻、小眾、浪漫的餐廳;而剛看過恐怖片的情侶(在安全心理次級中的男女)則更多的選擇去大眾的、主流的、人多的餐廳就餐。也就是說在負責安全的心理層級的主導下我們偏好從眾的選項。

那好,我們來看一下心理大師360是怎麼乾的。首先你打開電腦,360告訴你,你的啟動時間打敗了多少用戶,它開始挑戰你的社交尊重次級。然後你的貪嗔痴一起心,於是他就讓你做體檢,並且體檢分值是從滿分100分往下扣分,整個界面隨著分值倒扣而變色,讓我們這些在百分制的教育下成長起來的中國人格外受不了,同時交互界面警報感十足,360已經強烈的啟動了你的安全層級。於是接下來,360告訴你全國有上億的用戶選擇了360的一鍵優化,多少多少的用戶選擇了某種產品或行為。於是還在安全心理層級的你,在遠因的驅使下一定要點那個從眾的按鈕,於是你的電腦分值開始正增長,你長出了一口氣,360又救了你。

那麼,看到這裡的你,有沒有覺得似乎我所聊的設計,以及產品背後的邏輯,和我們習以為常的關於對設計的理解不太一樣,對嗎?

「T「型的人才

其實,我認為設計不僅僅是那些畫圖的技能。設計是科學和藝術之外的第三種智慧。所以我覺:未來的設計師一定個"T"型的人才,比如這樣:

哈哈哈,嚇一跳吧?人生處處有驚喜,老岳開個玩笑而已。

其實是這樣的:

設計師一定要產品經理化

我認為在這個新時代,設計師必須要是產品經理。你不但可以跨界,跨分工,也可以跨學科去究竟遠因和近因。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產品經理必須擁有橫向的十八般武藝,還要有豎向的百步穿楊的一招制敵的殺手鐧。當然,你的十八般武藝的勢能越大,你百步穿楊的本領就越高,設計技能的壓強也就會越高。這個有點像是「按圖釘」

的原理。

當然,產品經理作為協調者,既要聽的懂戰友同事講什麼,更要聽得懂市場用戶講什麼,無論它們說了的,還是沒說的,你都有傾聽的能力以及洞察的了了分明。也就是說對一些隱性的規律要有深刻的洞察和發現。

只有這樣你才能統領一個多專業,多學科的團隊,能說服用戶,也能睡服客戶,上的了納斯達克,也下得了街道辦事處。

好了,又一如既往的叨叨了那麼多,這次我們先聊了遮蔽性,又聊了遮蔽性帶來的管狀視野和學習效能的問題,之後我們又聊了學習也是分高端技能和低端技能的,之後我們又說了知識結構,遠因近因和第一原理,以及這種知識結構塑造的T型人才。

好吧,最後在這個不聊點情懷就無法出門的時代,我想通過一張圖聊一聊我所認知的情懷:

知識、記憶,是面向過去的!

方法、邏輯,是面向現在的!

所以情懷對我來說就是:面對未來的美好想像和創造。

最後,真的是最後了,話說老子都累死了,寫的手都快斷了。還好還好,我們還年輕,還在路上,對錯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這個時代可以讓我們有眾多的可能。我渴望和你們發生連接,我希望我能組織起一個學習型的社群,和那些和我志同道合的小夥伴一起學習共進,我也更希望你們能把想法分享給我。只要連接發生,一切美好皆有可能。

歡迎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shejishiyuemeng, 或者搜索微信號:yuemeng004,加我好友,與我交換認知。傳說中一個眼神即可千里之外碎人節操的我就在隔壁等你,捂好你的節操,我們就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推薦閱讀:

裝修日記在答案中更新:現代美式裝修,設計師給我畫了圖,說是按我的想法畫的,但不知為何我覺得很醜?
寵物美容店裝修設計如何做到令人耳目一新?
廚房篇 | 夾縫中求收納

TAG:室内设计 | 设计思维 | 空间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