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學設計,你可以先讀讀這本書
1、
前陣子和一學設計的朋友聊天,談及設計與美術,我拋出一個很大的問題問他:學設計非要學畫畫嗎?這問題拋出來,我瞬間就後悔了,感覺問得太籠統,有些難為人。
沒想到朋友無所謂,為此還特意寫了篇文章解釋設計要不要畫畫的問題。據他所言,但凡和設計沾邊的工作,無論你是建築設計、平面設計、UI設計、家居設計,還是其他門類的設計,最好是學學畫畫,不是要求畫得多好,而是要用眼睛觀察物體,用手感知物體。世間萬物,無論它怎麼變,離不開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事物。
好的設計,可以不是好畫家,但他在生活中,絕對有一雙善於觀察美、發現美的眼睛。
2、
我之所以會對設計感興趣,一是經常與設計打交道,讀些關於設計的書,交流不會存在太多障礙。二是想弄明白設計的腦袋瓜子,如何想出那些稀奇古怪的創意。
做過文案的人,最怕兩件事,一是和設計交流,二是改稿。和設計打交道要小心翼翼。我剛入行那陣,領導讓我做個海報、弄個DM單、整個網站專題等,整得我膽戰心驚,主要原因是不懂設計,心裡想把內心表達的東西說出來,說不出來,和設計溝通也說得結結巴巴,以至最後不得不在網上找個類似的板子,不負責任的丟過去,淡淡地說:我要這種感覺。
如果你跟設計打過交道,會發現「感覺」這個詞真是大忌。遇到脾氣好點的設計,你說「感覺」,他會心平氣和的問你,跟你溝通。遇到暴躁的,直接在椅子上北京癱,一副要死不活的樣子。
工作還得做,不能拖著,兩兩相互傷害後,總有一方要妥協。經過多年摸爬滾打,我妥協,買設計方面的書讀。
3、
作為愣頭青,我買過許多設計類的書,家裡現在還有一堆灰撲撲,沒拆封的設計書等著我臨幸。
我個人不知所謂,喜歡讀些別人推薦的書,原研哉、黑川雅之、深澤直人等,也讀過些包豪斯類的書,讀得多了,發現這些書,不是講原理,講哲學,就是談人生道理,宏偉之極,無法攀登。有的設計師跟哲學家沒什麼區別,比如黑川雅之有本《設計與死》,談生死,讀得我一臉懵逼。深澤直人的書會偏向建築設計,講歷練過多,對建築師幫助比較大。原研哉會有許多案例分享,理論加實踐,強調的是視覺感,平面設計師會偏好些。
讀得多了,你會發現每個設計的腦袋瓜子不一樣,或許這就是他們獨特的一面,沒有誰能模仿。他們之所以牛逼,是因為他們所設計的產品,個性鮮明,給人獨特的美感。
當然,如果你要讀,我個人不推薦一開始讀他們的書,可以讀讀日本新晉網紅設計師佐藤大的《用設計解決問題》,他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告訴你,所謂的設計,只需要在物品上面改變那麼一點點,就得以輕鬆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4、
生活中我們吃飯用的筷子,經常用著用著就變少了,到最後只剩一根,尤其是家裡有熊孩子的人來說,丟筷子的頻率就像吃爆米花般快速。佐藤大喜歡沒事就胡思亂想,有次看著窗外小橋、流水、落花,靈感來襲,心想,為什麼筷子是一雙,而不是一根呢?
他找來匠人朋友,精心在筷子上刻出螺旋狀,讓一雙筷子合體,變成一雙。你看,只需要稍微改變下思路,創意自然而然孕育而生。
如果說這世上有二合為一的設計,那有沒有一變成二的例子,或者一分成多的設計?
書里恰好介紹了一組傢具,佐藤大在設計過程中,把立體的小熊維尼拆分開來,先變成二次元,之後把他們拆分,勾勒出形狀,讓他們各自附著在不同的物體上,變成一套嶄新的小熊維尼傢具。但凡喜歡小熊維尼的人,看見此類傢具都會驚呼:我想要!
5、
儘管佐藤大在書里介紹過諸多案例,通讀此書,你會發現設計並不是憑空想像,天馬行空無邊無際的去創造出某樣物體,而是想辦法把原有粗糙,不合時宜的物品變得更人性化,更能解決當下問題。有些物品只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加些東西,比如為了吸引人們的餘光,給滑鼠弄個小尾巴。有些物品需要做些減法,比如剃掉辦公場所許多無用的格局,把它設計成一所擁有開關性質的「大盒子」。你甚至也可以小調皮一些,設計些那些看著很漂亮,但不完美的物品給處女座用……
那作為理論上的吃瓜群眾,如果要成為設計師,需要哪些條件,或者說,人人都可以當設計師嗎?
談及這個話題,佐藤大在書里寫道:一個人只要有觀察全局的眼光,能把發現事物切實落到設計上的驚人毅力和準確的表達自己所思所想的溝通力。他就可以當一位好的設計師。
除此之外,我覺得他還應該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歡迎掃描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人物簡介詳情,幾種格式
※在日本打敗宜家MUJI,排名第一的家居店,逛完我什麼都不想買
※我略知她二三事——芬蘭設計品牌 iitt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