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比利·林恩

上周末看的120幀,看哭了。

看哭的地方,說起來有些弔詭:

B班排成一排站在舞台上,面孔僵硬,手足無措。

比利·林恩走向定位點,真命天女在舞台正中邊唱邊跳。

林恩站定,黑人舞者在林恩身邊搔首弄姿,罵他motherfucker,眉飛色舞。

演出結束,林恩仍舊站得筆直,李淳飾演的亞裔士兵輕拍他的肩膀,告訴他演出已經結束。

燈光亮起的瞬間,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卧槽好大的場面,下一個瞬間,淚水奪眶而出——

這一切對於林恩而言,何其悲涼。

講道理,除了工作人員調度不利,你很難指摘說這場演出有什麼問題。

美國精神一向是戲謔而且娛樂化的,在這樣一個場合,不嚴肅是最大的政治正確。

我回憶起洛奇4里的片段,蘇聯拳手遠道而來和美國前拳王阿波羅交戰,美國人民是這樣迎接這位蘇聯拳王的:

講真,這很美國。

與之相對應的,是史泰龍飾演的洛奇來到蘇聯後,蘇聯人民給美國人帶來的大場面:

講真,這也很蘇聯。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和美女共舞一曲的美國拳王也好,或者被印在黨旗上的蘇聯拳王也罷,無論他們贏或者輸,對於吃瓜群眾而言,他們都是一個符號——

美國精神的符號,或者說蘇聯精神的符號。

至於是怎樣的精神,你說堅毅進取也好,鐮刀鎚子也罷,總而言之,對於吃瓜群眾來說,他們就是一個符號。

而每一個孤立的個體,就被一個又一個符號給消解掉了。

美國人並不了解洛奇在面對阿波羅被蘇聯拳手打死時內心曾有過怎樣的悲涼,他們不知道洛奇在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中接受著怎樣殘酷的試煉。

同樣,蘇聯的高官們並不在乎蘇聯拳手伊萬在殘忍的訓練模式下近乎喪失人性,他們也不會理解伊萬在被洛奇打出血來的時候那種惶恐不安。

《洛奇4》揭示了史泰龍作為個體的奮發圖強,最終以在蘇聯的主場擊敗蘇聯拳手的喜劇收場,鼓舞人心。

而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里,李安揭示的是一個個體一旦被徹底符號化之後徹透骨髓的悲哀。

或言之,當比利·李恩體面臨著個體符號和個人感受之間的巨大撕裂,這場中場戰事在林恩的視角中,就成了一場悲壯的旅行。

影片剛開始,B班穿著軍禮服戰成一列,戲謔地調侃著脫衣舞娘。

在符號化的軍裝和個體化的軍人之間,我們就已經看到了輕微的撕裂。但這讓人感覺親切,因為這是生活的常態——

一個老師,既是老師,也是丈夫,還能是老司機。

在學生眼裡,老師是為人師表的符號,嚴肅、不苟言笑,而老師身為丈夫的日常,和學生無關。

而當這位老師在草榴發福利的時候,他就成了受人敬仰的老司機,回復著「好人一生平安」的網友不會關心他的境遇,他被符號化成了「.torrent」,除此以外,再無其他。

總之,個人境遇和個人符號之間的撕裂,是喜聞樂見的。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被符號化的,畢竟大家彼此之間都不熟,符號簡化了我們對於世界的認知。就算是兩個極親密的人,也容易給對方貼上主觀的標籤,而親密關係中簡單粗暴的符號化,可能是許多戀人發生爭吵和矛盾的源頭。

總之,符號化不是什麼災難,符號與個體本身的撕裂也不是。

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能把各種符號兼容得很好,對於各種撕裂,我們也能應之闕如。

但是,對於比利·林恩而言,這樣的撕裂,是災難性的。

比利·林恩一夜之間成為家喻戶曉的美國英雄,成為一個鍍著美國國旗配色的符號:

愛國主義、勇氣、正義、民主、自由……

而除了以上這些以外,還有類似於「大兵是不是都在戰壕里搞基「這樣奇奇怪怪的符號。

然而個體本身的比利·林恩極其複雜,和這些符號相去甚遠——

他參軍的理由卻出自於一個並不崇高的目的:林恩的姐姐在遭受車禍後被未婚夫拋棄,林肯出於報復,打砸負心漢的汽車,為了免於拘役,他被迫參軍。

B班搜查伊拉克當地民居,在搜查出槍械和軍官證後當著一眾婦孺的面將人帶走。林恩親眼目睹了「敵人是如何越打越多」,對於這場戰爭,他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這根本就不是政客口中的自由民主之戰,反而從頭至尾都荒誕不經。

林恩救援 「蘑菇」施洛姆,並和聖戰分子搏鬥,並非佔滿腔的報國之志在驅使他行動,相反,恐懼和悲傷完全淹沒了這個無助的大兵。林恩在內心獨白時說:

這感覺其實蠻怪的,有人來表揚你這輩子最慘的一天。

矛盾重重的家庭、破相待嫁的姐姐、血濃於水的同袍之情,以及伊拉克戰爭本身的荒謬,這一切和林恩身上那個國旗配色的符號形成鮮明的反差,他們從兩個維度對林恩的心智進行拉扯——

林恩不斷湧現出的回憶貫穿影片始終,這一切可以解釋為戰後心理綜合症,但或許也是這種撕裂產生的結果。

從林恩一夜之間成為戰鬥英雄開始,這一撕裂就已自洽地運行,而當林恩坐上通往賽場的加長版悍馬,已經血肉模糊的創口開始急遽擴大——

吃瓜觀眾面對場館大屏幕上的B班大兵報以喝彩。

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的愚蠢提問和戰友們的心口不一。

橄欖球運動員以獵奇的心態詢問戰場的狀況。

資本家試圖以每人幾千美元的低廉價格買斷B班的IP。

而林恩本身,無人關心。

沒有人在乎他的喜怒哀樂,而他的思維就愈發地在在現實和回憶之中不斷閃回,頭痛開始愈演愈烈。

這一切在他們走上舞台的時候被推向了高潮,中場表演在全片中以最為外化的方式強化了比利·林恩個人內心與外在符號之間的撕裂。

真命天女唱的這首《soldier》,我找到了原曲和歌詞:

碧昂斯需要一個soldier。

只是為了幫她去carry bignthings。

歌曲輕佻性感,舞美恢弘華麗,燦爛的煙花拔地而起,中場演出被推向高潮,全場觀眾陷入狂歡。

B班的軍人們面色鐵青,腳步機械,伴隨著黑人舞者在身邊撩騷般的伴舞,比利·林恩走向定位點,突出於B班身前,成為整場演出的一個背景,一個符號。

站成一列的B班,和孤身一人站在前方的林恩,像是一個被錯位了的嘆號,B班是那個嘆號的一豎,而林恩像是那個嘆號的黑點。

當B班的戰士們成為真命天女的陪襯,他們甚至不再象徵勇敢、堅毅、自由、民主的所謂美國精神,而徹徹底底淪為了娛樂符號。在全場的觀眾面前,他們和搔首弄姿的dancer或者穿著暴露的拉拉隊女郎沒有兩樣,因為惶恐不安而僵硬肅穆的臉龐,舞台效果堪稱完美——

一個戰士,就應該看上去莊嚴肅穆、不苟言笑!

還記得我提到過的《洛奇4》中的前任拳王阿波羅么?他願意成為一個娛樂符號,穿著拳袍開心地和歌手互動,這讓他找到了曾經身為拳王的榮耀,也奚落了總是掛著一副面癱臉的蘇聯拳手。

然而娛樂符號絕對不是林恩想要的東西。

對他而言,這一娛樂符號和其內心情境之間產生的巨大落差是災難性的。

他的眼前是全美國人民的狂歡,而在腦海里不斷閃回的,是機槍和炸彈的咆哮,是戰壕里紛飛的硝煙,是「蘑菇」身上染血的沙漠迷彩,是圖窮匕見後緩緩洇出的一地鮮血——

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你看。

而悲劇的悲劇,是在美好被撕碎以後,如一地雞毛,無人在乎。

而倘若我們在悲劇的悲劇上再疊加一層悲劇,那便是人們不僅不在乎你的悲劇,還肆無忌憚地消費你的悲劇,或者說,將你的悲劇曲解成喜劇。你的悲劇成為一個笑料,他們笑嘻嘻地罵你motherfucker,而你最終成為了一個存在意義僅僅是carry big thing的soldier

演出結束,林恩仍然站在那裡,身子筆挺。

他站在那裡,就像是一個拷問。

在政客面前,林恩象徵民主,為伊拉克戰爭背書;在資本家面前,林恩能鼓動吃瓜群眾,被看好引領一波票房;在拉拉隊美少女面前,林恩是勇敢堅毅超級好男兒,天生自帶英雄光環,因此她才願意激吻一個屌絲大兵;而在真命天女從面前,林恩就是個沉默的捧哏,碧昂斯跳著唱著,林恩站著,成為一個娛樂至死的黑色幽默。

林恩可以被貼上許許多多的符號,各取所需。

林恩個人內心和外部符號之間的撕裂,被一場中場表演撕扯得鮮血淋漓。

而林恩無從選擇,他只能被撕裂。

畢竟,那些符號太沉重了。

我們活得不輕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是別人眼中的符號。

我們努力平衡著真實的自我和外部符號之間的關係,不要讓自己崩潰,也不要那個符號在別人眼中脫位。

多少人窮極一生,都試著在別人面前偽裝自己是一個好丈夫、好兒子、好父親。

我們每個人在別人眼中的符號,都是枷鎖。

而對於林恩而言,他已然成為了千萬美國人眼中的符號,並且五花八門。

倘若他在中場演出之後選擇退伍,這就意味著,他人從林恩身上解讀出的符號會瞬間剝離,而這無疑是災難性的——

你是一個逃兵。

你辜負了所有的讚美。

雖然那些讚美,都是在歌頌林恩人生中最慘的那一天。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林恩的人生已經被這些符號完全捆綁,這或許就是班長戴姆對他說的話:

你覺得自己有得選?不,你壓根別無選擇。

當拉拉隊女孩在車庫前和林恩擁吻的時候,林恩試探性地問「有那麼一刻,我真想帶你私奔」。

這是林恩的豪賭。

如果女孩說是,那麼林恩或許願意拋下所有捆綁住他的符號,寧可背上「逃兵」的罵名被千夫所指,也要和女孩私奔出逃。

然而拉拉隊女孩的反應是「你不是英雄嗎,你還是要回去的啊「。

對於林恩而言,這是一種多麼深刻的絕望:

他都已經做好被全美國人戳著脊梁骨的準備,然而女孩告訴他,我並不愛你,我愛上的是你身上的英雄符號。

他不必再做犧牲,因為女孩並不愛他。

更糟糕的是,這壓根算不上犧牲,如果他臨陣逃脫,女孩也會離他而去。

而為了維持這一段虛幻的愛情,他就只能選擇回歸戰場,而林恩身上的枷鎖變得更加沉重——

在那五花八門的符號之中,還有一個女孩兒為他貼上了傑克蘇一般的英雄符號。而浸潤在這個符號里得,是他的初吻,他的初戀,和他遲遲未破的處男之身。

對比利·林恩而言,自己的故土容不下他。

成千上萬的符號撕裂著他的人格,挾裹著他走向迷失自我的深淵。

他只能回歸戰場,在那裡,血與火的殺伐和同袍之情,才能停止這可怕的撕裂,而林恩才能找回真實的自己——

多麼可悲,一個正值破處之年的青年,居然要在戰場上找回真實的自己。

當一切塵埃落定,B班的隊友說了這麼一句話:

讓我們離開這裡,去更安全的地方吧。

這或許是個玩笑,但或許也並非玩笑。

畢竟,當林恩經歷了中場表演的荒誕不經,危機四伏戰場,才是能讓他的靈魂得以安寧的地方吧。


推薦閱讀:

《新木乃伊》虧損近1億美元,阿湯哥寶刀已老,中國錢是進是退?
有雌雄同體和推理武俠加持,《大內特工隊》成了一部反轉神片
《至愛梵高》
徐浩峰評《卧虎藏龍》純屬胡說八道

TAG:电影 | 学习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