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0年外語教學的8大流派(中)
昨天我們介紹了3個流派, 今天我們繼續
- 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 注重語法, 大量使用翻譯進行訓練
- Direct Approach: 注重口頭交流, 多使用對話
- Reading Approach: 注重閱讀和語法, 圍繞考試進行教學
4. Audio-lingual Approach
lingual就是tongue(舌頭)的花哨的說法, 這種方法強調聽. 這是1940年, 美國政府要派部隊去歐洲打仗, 士兵得能聽懂盟軍的法語, 還得能聽懂敵人的德語, 所以就需要快速地訓練他們, 讓他們能儘快開始用這門語言. 1940年心理學是行為主義的天下(語言學是心理學的分支), B.F. Skinner是行為主義的代表人物, 這種方法是基於行為主義的理論來設計的. 行為主義認為語言就是一系列的習慣, 我們應該像訓練任何習慣那樣去學習語言: 不斷地重複直到形成習慣.
- 幾乎不藉助文本, 完全靠聽, 模仿, 模擬小孩學習母語的過程
- 強調重複, 老師帶著學生把一個句子朗讀很多遍
- 大量運用drill, 比如老師給一個句子She likes singing. 然後讓學生轉化為She will like singing, She liked singing或I like singing或They like singing, 以這種方式來讓學生不斷練習各種語法規則, 認為填進去的詞無所謂, 關鍵是要掌握這些語法規則
- 強調對錯誤的糾正, 認為錯誤必須被立即糾正, 否則就會影響到習慣的養成
- Pimsleur是這種教學方法的典型代表
5. Cognitive Approach
60年代, 以Noam Chomsky為代表的心理學家批判行為主義對語言學的觀念, 他們認為把語言學僅僅看作一系列的行為是不合理的, 人類的語言學習過程是一個飽含創造的過程.
6. Humanistic Approach
humanistic, 人本主義的. 想必是Audio-lingual太過枯燥了, 讓很多人覺得受不了了, 於是他們開始強調要讓學生感覺到尊重和樂趣, 這種教學方法的課堂常常一邊上課, 一邊播放音樂, 大量使用各種圖片, 遊戲, 角色扮演來幫助學生練習, 特別是不再強調糾正學生的錯誤, 認為過多糾正錯誤會讓學生太過挫敗而失去對語言學習的信心.
雖然基於行為主義的Audio Lingual Approach在80年代之後就基本上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但是我其實一直沒搞懂"行為主義認為語言就是一系列的習慣, 學習語言就是不斷重複直到建立一個一個的習慣"的觀點被推翻後取而代之的觀點是什麼呢? 這一塊還需以後再進一步學習.
今天就說到這裡, 剩餘2個流派明天再說.
上一篇: 過去100年外語教學的8大流派(上)
下篇預告: 過去100年外語教學的8大流派(下)
推薦閱讀:
※[第192次聽寫]ain't到底是不是一個單詞?
※學員故事|從應試英語到影視英語
※深扒《老友記》——史上最全老友記學習筆記S01E17
※蹲坑英語時間之Thingy
※新概念英語這麼經典,為什麼教育部還是選用人教版等這些版本的教材?
TAG:英语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