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站住,看看公益捐款的專業姿勢

朋友圈募捐的事件又來了,之前童謠事件發生時我寫過一個答案,現在更新一下內容發布在這裡,好好談談捐贈的姿勢。

幾年前我在知乎寫過這樣一個答案「怎樣科學地公益捐贈,避免不勞而獲的惡習?」,裡面簡單的談了一些關於公益捐贈的要點。但這次事件的發生讓我覺得有必要把裡面的一些東西精鍊一下,做個簡單的指南。

很感激各位的善心,公民捐贈是一切公益行動的基礎。但是,捐錢治病這種事並不是那麼簡單,盲目掏錢很容易受騙,也容易好心做壞事,捐錢也要講姿勢!

  • 捐機構不捐個人原則

我們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如果您關注某個社會議題,或者社會上的某些弱勢群體,可以考慮把捐贈的錢、物給專門處理某一議題的 NGO,而不是直接把現金送給弱勢群體手中。第一,可能弱勢群體本身對財務的管理並不好,您的錢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第二,弱勢群體的需求不一定僅僅是金錢,而機構長期處理某一問題,具備更多的資源和經驗,可以讓您的捐贈款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正規機構更容易接受監督,您可以向機構索取徵信報告,讓每一分錢都捐的放心。

以先天性心臟病問題為例,國內的「北京春苗兒童救助基金會」、「愛佑慈善基金會」等等都有專項基金解決患病者的需求,如果真的有緊急需求並且財務困難,完全可以向這些基金會申請資助。某種意義上說,其實都不需要大家特別捐錢,人家會提供配套的醫療服務。如果關心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完全可以捐款給這些基金會。

例如白血病,還享受國家補貼。捐錢之前不妨自問,這個募款方真的需要那麼多錢嗎?

當然,黑心機構也有很多,所以需要擦亮眼睛,選擇公信度高的機構平台。但是,機構的可信度再低,也比這種看到一個故事,就支付寶轉賬的可靠度高。

  • 捐個人要眼見為實原則

有些急性事件的確有臨時性的需求,這時我們就需要遵循「眼見為實」的原則,只接受當事人本人的求助要求,而且必須親眼看到照片、視頻或媒體報道後再捐錢,切忌只看到一些文字的描述活親友的推薦就把錢捐出去。但即便是這樣,捐出的款項依舊不好監管,捐款人受困於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不一定有條件到實地監督。受助人及其家屬也不一定有能力在互聯網更新事件進展,更不可能提供詳盡的財務報告。

這時不妨考慮把受助人的需求發到諸如「騰訊樂捐_騰訊公益」、「微公益—以微博之力,讓世界更美!gongyi.weibo.com」之類的平台,由第三方平台發布需求,之後錢通過平台轉到需要的人的手裡,平台定期跟進彙報情況,這樣雙方都簡單放心,也更容易聯結到更多的資源,是更好的處理辦法。

  • 培養主動監督意識原則

一切的公益行為都需要群眾的監督,無論您是否是參與者,是否捐了錢都有監督的權利。公益事件在身邊發生時,或是自己善心大動決定捐款之後,更重要的是後續的監督。正因為公眾對公益行業存在各種各樣的誤解,才更需要各位的大力監管,公益機構才需要把事情辦的更好讓公眾放心。從事件本身的真實性、款項有沒有到受助人手裡、善款有沒有最有效地利用、整體事件的進程報告是否及時、計劃開展的結果影響究竟如何以及整個公益行業的可信度透明度等等角度,都需要社會各界的監督。

當然,我希望這些監督中盡量多一些事實的證據,而少一些臆測和動機、道德拷問。「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這話雖然不是百分百同意,但大概是這個意思。

-

詐捐事件很令人遺憾,但還是希望大家能給公益事業多一點信心,騙人的不是這個行業,騙子也並不是公益從業者。希望各位不要因為這件事而對公益機構們喪失信心,在做正事的人還挺多的。

類似的事件一次次消費網友的愛心以及對公益事業的信心,這太負能量了,還是要積極一些。從我個人角度出發,無論這次事件中的受害者還是圍觀者,如果可以藉此機會增進一些對公益事業的了解,那也算是把壞事變成了好事。許多基本的介紹已經在知乎上有現成的回答,請您移步下列傳送門:

  • 公益類 NGO 的相關概念、註冊建立、運營管理等問答導讀

這是我之前做的一個關於公益類相關問答導讀的專欄文章,可以方便各位按圖索驥。

  • 明明白白做公益 - 「知乎 ? 鹽」系列 - 知乎出版

這是我個人的「鹽」系列作品集,裡面介紹了一系列公益相關的概念,顧名思義希望能幫助讀者們「明明白白做公益」。

  • 徐博聞的知乎 Live —— 誰動了我們的公益捐款?

這是我關於公益捐款的知乎 Live,詳細解釋了公益捐款的相關問題。

  • 公益基金披露的哪些信息可以幫助理事會、捐助人、公眾、媒體去評斷一個公益基金會的效率或者「投入產出比」?

這個答案解釋了如何挑選、監督公益基金會,尋找最適合自己捐助的機構。

  • 為了讓你的孩子當好富二代,你得了解如何當一個慈善家

知乎周刊的《理解慈善》,裡面有一些對慈善事業的介紹。

  • 社會企業系列回答 - 收藏夾

這是一個和公益機構新形式「社會企業」相關答案的收藏夾,如何用商業的思維運營公益事業。

感謝各位的善心善行,也感謝各位對公益事業的關注。

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致每一個弱小的我們:別去當同情心收割機
怎麼看待因疾病募款並且日後不提歸還一事?
國內有什麼可靠的大病險么?
國內 NGO 有可能趁紅十字會信任危機這個事件得到更廣泛的支持、快速發展起來嗎?

TAG:捐款 | 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