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

坎貝爾在《千面英雄》中給了故事繪製了一段完美的旅程:故事的主角從一個普通的世界,經歷一段非凡的旅程,最後滿載而歸,再回歸他的平凡世界。

麥基的《故事》裡頭將的原理還是一樣,一個好的故事必須由好的故事主角來做驅動。

但是長期一段時間,我可以理解3段式或者5段式的故事原理。但是再看到一些演講、特別是現在流行的紀錄廣告短片,我想不明白是,為什麼在這些故事裡,沒有明確的主角,這些主角也沒有英雄的旅程,但是我還是被打動了?

所以,究竟在這個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一個通用的故事模型可以來解釋所有共鳴背後的原理?

直到看到 Nancy Duarte 的《Resonate》,我才徹底的感受到之前對於故事理解的偏差,原來就在於「英雄」這個點上,也就是:一個好的故事總是存在一個英雄的旅程,這個英雄可以是故事裡頭的英雄,當然更重要的英雄是觀眾,是接受這個故事信息的聆聽者。

他從故事的懸念(HOOK)開始,從挑戰(ASK)中接受(Accetance)任務、經歷了各種情感的波折(Hurdles),在高潮(Answer)最後從整個故事的旅程中得出了自己對於世界的理解(Jab)。

就這一點,我開始拿2段非常經典的紀錄短片來做解構,一部是最近很火的104基金公益廣告《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另外一部是寶潔工藝廣告《Like A Girl》。

《Like A Girl》全長03:06,《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全場03:57,為了可以更好的看出規律,我把第二部短片做了127%的變速,這樣兩個短片的時間就都一樣了。

你發現,對於Social Campaign型的紀錄廣告,整個故事結構都會被劃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 Hook:社會實驗(觀眾尚且不知道結果)

  • Ask:提出某項任務讓參與者完成(任務的提出也把觀眾帶入了任務過程)

  • Acceptance:參與者接受任務(觀眾的看的過程其實也同參與者一起接受了任務)

  • Hurdle:參與者對任務的反饋是曲折的,先負面,後正面(我去,這麼爛……哦,這麼厲害)

  • Answer:最終確定對任務的態度(啊,其實是厲害的才對)

  • Jab:表達價值觀(嗯,要這樣才對!)

在《不怎麼樣的25歲,誰沒有過》這部片子中,觀眾做為英雄從對「簡歷可以很好判斷一個人」的普通狀態到「不要用簡歷來定義一個人」的非凡狀態,中間通過企業主的偏見,簡歷的揭曉,觀點的重塑等等過程,並在最後得出了「給年輕人多一些機會」的價值觀,其中故事結構如下:

  • Hook:調查企業主對年輕一代的看法,所以是怎麼樣的?(我也不是很清楚)

  • Ask:主持人提出任務,讓企業主對簡歷發表意見(好吧,你都問了)

  • Accepteace:企業主對任務作出反應(好吧,你都問了,我就看看)

  • Hurdle:企業主對簡歷的人看法都很不好(我去,這麼爛……)

  • Answer:反轉:結果簡歷的人並不是很不好(啊,原來都是大牛!)

  • Jab:去掉標籤,給更多年輕人一些機會!(是啊,要這樣才對!)

在《Like A Girl》這部片子中,觀眾做為英雄從對「女孩就是不一樣」的普通狀態到「女孩沒什麼都一樣」的非凡狀態,中間通過不同年齡男女性的偏見,真實女性的行為演示,自我觀點的表訴等過程,並在最後得出了「不要給女孩貼標籤」的結論,其中故事結構如下:

  • Hook:調查普通人對「像女的一樣」的解讀?(我也不是很清楚)

  • Ask:主持人提出任務,讓參與者做「像女的一樣」的各種動作(好吧,你都問了)

  • Accepteace:各個參與者針對任務做各種反應(好吧,你都問了,我就看看)

  • Hurdle:參與者模擬「像女的一樣的」行為都讓人感覺很不好(我去,這麼爛……)

  • Answer:反轉:結果實際的女性並不是很不好 (啊,原來都是大牛!)

  • Jab:去掉標籤,給更多年輕人一些機會!(是啊,要這樣才對!)

結構故事的過程看起來很像是馬後炮,但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是:任何創新都需要先熟悉規則,才能打破規則。所以當你被一個故事打動的時候,嘗試尋找到關鍵的節點,然後做濃縮,都一定可以把共鳴的節點提煉出現的。

回歸到故事結構實際的應用場景:下次無論是PPT演說還是一場分享,當你要都需要經歷一段說服別人接受你的觀點的過程的時候,嘗試也讓你的觀眾,你的英雄去經歷一段英雄應該有的旅程吧。

所以我說的當然也可能是錯的。


推薦閱讀:

#三題故事# 走廊、謊言、玩具
本傑明的紅舞鞋(附新書地址
道理已經講完,故事層出不窮
我把知乎的問題和回答都刪了。
#三題故事# 睡神、搖擺的夏天的尾巴、金魚星

TAG:讲故事 | 纪录片 | 新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