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搖滾最早的傳教士,是來自八個不同國家的外國友人

中國搖滾再有社會主義本土特色,在最開始也是舶來品,模仿和翻唱是中國老搖滾的第一課,但教材,沒那麼多。

在那個一無所有的年代,需要「傳教士」的存在。雖然不經常被提起,「中國搖滾傳教士」確有其人,就是國內最早翻譯歐美、日本現代音樂教學資料的音樂人,曹平。曹平最初是83年來到北京,為崔健所在的七合板樂隊翻譯過英文歌,開始進入搖滾的圈子。

更不常被提起的是,還有另一撥人,也許他們被冠以「中國搖滾傳教士」的稱號更為合適。

1983年底,北京出現了一支由留學生和駐外人員組成的樂隊。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但都想把最新鮮的音樂帶到中國。短短几年時間裡,他們在大陸辦過200多場演出,在文化部支持下和中國愛樂樂團合作錄製了中國第一張搖滾專輯,還曾掀起一場中國最早的迪斯科運動。

他們的名字更耐人尋味:「大陸樂隊」。

中國最早的搖滾樂隊、中國第一張搖滾專輯、中國搖滾傳教士是誰……這些問題,你都真的知道答案嗎?在那些被淡忘的足跡里,也許有不一樣的解答。

「北京地下」

關於「大陸樂隊」的資料非常少,絕大部分是引用下面這段話:

(1983年底成立的「大陸樂隊」)成員都是來京的外國人,有埃迪、保羅、戴衛、西菲利、賀加德、南西爾、伊樓、伊望。樂隊在Copy國外搖滾作品的同時,也創作了一些搖滾歌曲。他們常在國際俱樂部和各高校演出。

這段話出現在1993年出版的《搖滾夢尋》一書最後的附表中。作者雪季採訪了幾乎整個早期中國搖滾圈,但沒有採訪到「大陸樂隊」——這支樂隊並沒有存在太長時間,除了留在崔健樂隊中的埃迪(現常譯為艾迪),其他人早已經和中國搖滾沒有聯繫了。

80年代初,中國已經有一些樂隊出現,「老哥」王昕波參與的「萬里馬王」樂隊(1979);李力、王勇的阿里斯樂隊(1981);丁武、王迪的蝮蟲樂隊(1982)等。不過,這些樂隊都是以翻唱歐美、日本音樂為主,並沒有自己的作品。雖然不少參與者後來成為中國搖滾的中堅力量,但在那時還沒有真正引起人們注意。

相比之下,論音樂創作和活躍程度,「大陸樂隊」更像是一支正規軍。除了西方歌曲和非洲音樂,他們還有自己的作品,在理念和設備上更為成熟,是直接帶來海外文化的「傳教士」。不過,在使館要求之下,「傳教士」的演出範圍,最初被限定在外國人圈子裡,很少有中國歌迷聽到。也有一些中國年輕人,會混到現場聽他們演出,其中就包括崔健、劉元。崔健曾說,這是第一支影響他的現場樂隊。

「大陸樂隊」的演出形式,被當時的北京搖滾圈稱為「Party」。最早出現的「萬里馬王」樂隊可以在高校巡演,而「大陸樂隊」的外國友人只能在國際俱樂部開party。最開始,party參與者中的中國人,只是零星的外交人員;到後來,玩音樂的年輕人們也開始參與進來。《搖滾夢尋》中記錄,「每次辦Party,艾迪總是帶上與他關係很好的「不倒翁」樂隊的哥們兒,可以說他們是大陸第一批認識這種活動形式的人。」

而北京搖滾真正有了「圈」,就是在1984年崔健所在的「七合板」樂隊和臧天朔所在的「不倒翁」樂隊成立後。這兩支主力樂隊彙集了北京搖滾的重要人物,他們也比平常人有更多機會接觸新鮮音樂——除了愛好,還有外國友人帶來的機緣。

那時的「大陸樂隊」還有另一個名字: Beijing Underground(北京地下)。和「大陸樂隊」一樣,「地下樂隊」這個名字,獨特,又容易令人遺忘,容易被互聯網遺忘。

「大陸樂隊」和中國早期搖滾樂隊的另一層不同在於,他們確切知道「搖滾」的概念。中國本土樂隊,即使到了「七合板」和「不倒翁」時期,也沒有明確分出流行和搖滾的區別。而「大陸樂隊」,從一開始就明白流行和搖滾的不同,以及其他各種音樂風格的存在。

但是,他們做的事,和他們的名字一樣,也不一定能被記住。

以迪斯科之名

「大陸樂隊」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從地下的party,慢慢可以走到北京各大場所和高校,甚至在大陸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到南方巡迴演出,還錄製了兩盒磁帶。——這可以說是在中國的搖滾樂隊第一次錄製專輯,但這麼說也會很彆扭,因為他們的活動和卡帶,主要是以「迪斯科」為名。

1985年,《中國日報》上曾經報道過「大陸樂隊」——「由在華外國人組成的迪斯科樂隊」

一個由八名居住在北京而又愛好音樂的外國人自發組建的樂隊在中國首都的外國人居住區演出搖滾樂、非洲音樂等樂曲,有關方面為這個外國人自組的樂隊大放綠燈;同意他們去我國南方几個城市進行為期一月的巡迴演出。

中央樂團下屬的文化藝術發展公司,將扮演「演出商」的角色……這個迪斯科樂隊在北京的各大飯店演出了六個月,其成員分別來自加拿大、美國、扎伊爾、馬達加斯加和法國的一些學生和訪問學者……文化公司的意味負責人說,讓這個樂隊巡迴演出的目的在於,向中國人介紹在西方已廣為流行的真正的迪斯科音樂。他以為,目前國內電視台播放的由中國人演出的迪斯科音樂盒舞蹈,都不是地地道道的迪斯科。

儘管報道中提到了搖滾樂,但當時正在流行的「迪斯科」成為最主要的關鍵詞。實際上,「大陸樂隊」的那兩盒磁帶,《街上的舞蹈》和《天上的妹妹》,儘管有大陸最早的搖滾專輯之稱,但卡帶上的名目,寫的是「迪斯科」。

當年,《南風窗》雜誌上也有記載「大陸樂隊」到廣州的演出,文章名為《朋友來自地球村》。報道中有一些細節和其他資料有出入:樂隊八位成員的國籍,除了前面提到的加、美、非、歐之外,還有巴基斯坦等國家;樂隊成員是留學生和英文教師,至於其他資料中的「外交人員」,可能是學生畢業之後的事。

在《南風窗》的採訪中,樂隊的主要組織者保羅說,「在北京的時候,我們這幾個人就常在一塊到各大酒店去演出。我們的旨意是想讓中國人看看由外國人演奏的音樂,讓中國人對外國的音樂有更深的了解,使中國朋友相信開放的政策要比閉關鎖國的好。」

是不是「迪斯科」,其實對於他們並不重要。是不是「搖滾」也不重要。這些翻譯後的漢字,多少會和他們的原意有出入。他們也許不知道,一聲「搖滾」對於一無所有的大陸多麼重要;就算知道,他們也沒辦法用漢語唱出來。

崔健可以。真正的大陸人才可以。外國友人只是負責傳遞文化和形式,真正的演繹,要看中國人自己。「大陸樂隊」儘管有那麼多的第一次,儘管有實實在在的貢獻,還是容易被忘記。

但被記住並不是他們的目的。從「大陸樂隊」時期練得一身好本領的馬達加斯加人,吉他手艾迪,1987年又和比利時人巴拉什組建了「ADO」樂隊,參與樂隊的還有「鼓三兒」張永光和「中國爵士樂教父」劉元,以及崔健。雷鬼、布魯斯、爵士這些名詞,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並不比「搖滾」要熟悉。ADO多元化的曲風,一起成就了崔健的第一張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這張公認的中國第一張搖滾專輯。

輾轉重訪

直到今天,艾迪仍然是崔健樂隊中的元老核心。而其他「大陸樂隊」中的成員,也有繼續在音樂道路上航行的,比如原樂隊成員David Hoffman和他的Yampapaya樂團——不用糾結「迪斯科」和「搖滾」,他們也找到了這種融合音樂歸屬的流派,世界音樂。

除了艾迪之外,大陸樂隊的八位成員像匆匆過客一樣,沒有在被中國音樂發展史記住。即使是艾迪本人,也並非話題人物。

而音樂人的旅程,不限於中國。就像「大陸樂隊」一樣,Yampapaya樂團的成員也來自世界各地,美國、剛果、巴西、塞內加爾、義大利、哥斯大黎加……

在Yampapaya官網上,有對樂隊和David Hoffman本人經歷的介紹。生於東京、長於夏威夷的David,1985年才來到中國,是初創成員艾迪、保羅之後的樂隊重要人物。對於「大陸樂隊」的經歷,提到了中國第一張搖滾專輯,還提到當年的巡演是在鄧小平之子的幫助下——巡演與專輯銷售的收入都捐給中國殘疾人基金。

1987年,David到香港發展,先後組建了「Afrozilia」與香港「ADO」樂隊。Afrozilia樂隊在香港火爆一時,而香港的「ADO」,後來發展成了Yampapaya樂團。

2015年,受到崔健的邀請,Yampapaya樂團來到中國巡演。4月29日,David和崔健等其他老朋友在馬克西姆餐廳重聚——這個中國搖滾最早的重要根據地之一,曾經碰撞出火花的年輕人們,30年後再重逢。

Yampapaya官網上還記錄了同Yampapaya合作過的音樂人們,包括古巴在內的其他十來個國家,甚至還有中國——崔健。

為中國搖滾提供養料,只是David和昔日「大陸樂隊」諸多傳奇經歷中的一筆;正如「大陸樂隊」,只是中國搖滾發展史上的驚鴻一瞥。在《南風窗》那篇《朋友來自地球村》中,作者謝劍飛問「大陸樂隊」是否還會存在下去時,得到的回答是:

「大陸樂隊也許會存在,也許不會,但這是不重要的。因為我們只想通過大陸樂隊的演出,向中國人發出充滿愛心的呼喚,希望各民族之間更加相互了解、友愛相通!」

(本文配圖均來自yampapaya.com/

【THE END / 微信公眾號:rocktheold】


推薦閱讀:

如今大陸和港台的搖滾哪個更具實力?
吉米·亨德里克斯首專50歲:神跡的誕生
痛仰的風格為什麼轉向雷鬼樂?

TAG:中国摇滚 | 摇滚乐 | 世界音乐worldmus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