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叔:從復旦技術宅到職業旅行家,我想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

我是侃叔,曾經的技術宅,現在的職業旅行家。我是Lonely Planet中文作者,窮游錦囊作者,知乎專欄「一群旅行體驗師」作者,是曾鼓勵無數人勇敢踏上旅程的自由撰稿人。

[1] 我是誰

有些愛好大概是與生俱來,比如我對電腦——自打小學起,我就因「電腦玩得好」而遠近聞名。在上世紀末那個進機房還得穿鞋套的年代,還沒有桌子高的我,就這樣成了無數大人的電腦老師。這份榮耀一直伴我長大,在斬獲無數大小獎之後,我終於借著電腦競賽的全國一等獎,得以保送到復旦大學。

儘管工科男絕不是這所「文科學校 」的主流,但這並沒妨礙我找了3位興趣相投,同是競賽保送的同學一起組成寢室。我們有人擅長軟體,有人擅長硬體,每天除了上課,便是大家在一起切磋技術,搞各種「發明創作」,其樂融融。對我們而言,沒有什麼對我們比鑽研技術更興奮的了——直到有一天,我們4個人,在一夜間突然就成了網紅(那時甚至還沒有「網紅 」這個詞)。

我們自己製作的一則記錄生活的視頻在人人網上被瘋狂轉載,然後便是蜂擁而至的媒體採訪,上遍了上海的大小媒體,接著便是CCTV,新華社,甚至是香港 《文匯報》和日本NHK,就連芒果台的天天向上,也邀請我們登台表演。這輩子想都不敢想的明星夢,在那一段時間竟得到了完完全全的滿足。

直到最後,以我們斬獲作為一名中國大學生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而作為完美的收尾。

這夢境般的經歷,卻讓我陷入一種強烈的不安:當我瀏覽過網友對我們留下的評論,發現大家都喜歡用「生活大爆炸」里那4位技術宅同我們做類比,對我們的新奇程度,不亞於見到外星人 ——原來,這世界不只有我們技術宅,而大多數人的生活竟是跟我們完全不一樣的。

我突然很想去看看這個世界,看看其他人在怎樣生活。

可那時大三的我,竟連一次獨自旅行的經歷都沒有過。

正巧手裡的港澳簽注即將過期(當年,體驗辦港澳通行證的過程遠比去玩吸引我),沒多想就買了往返機票。可我付不起港澳高昂的住宿費,便懵懵懂懂看著網上的攻略,買了帳篷睡袋和地墊,打算在港澳的免費營地里來次「全程露營 」游。

在拱北口岸得到了人生第一枚出境章後,我面對的一切都變成了全新的:聽不懂的粵語,看不懂的葡文,甚至是奇怪的插座和相反的行車方向。就這樣,我徜徉在澳門和香港的大街小巷,看殖民遺迹,看車水馬龍,晚上便在營地生火燒烤,接著在星空和浪花陪伴下入睡,又在旭日初升時醒來。一周的時間竟無比順利地度過。原來獨自旅行好像也沒什麼難的?

(澳門黑沙營地的日出)

這就是我第一次獨自旅行的經歷。

當然,那時從沒想過把旅行作為愛好甚至是職業,直到半年後一位學姐突然來複旦找我玩(高中我是在校刊給她做技術的小弟),我用全程目瞪口呆的表情聽完她的故事:在過去一年裡,她先是借著在德國做交換生後的假期,獨自一人,用3個月的時間背包穿越整個歐洲,接著用實習的機會,自己在印尼生活了整半年。在那以前,我以為只有旅行家才可以這樣旅行,從沒想到竟會發生在和自己如此之近的人身上!

彼時剛開始一段戀情,便和當時的女友兩人懵懵懂懂踏上了旅途:在張家界,我們被碰瓷的歹徒一路追趕;在桂林,一天內2次遇賊,丟了錢包又丟手機。可這些似乎都沒能阻擋我們動身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的願望。就這樣,在一起滿半年時,我們掐指一算:竟只用周末和假期,一起去到了48座城市!

接著,她去台灣交換,我便也名正言順用自由行的身份踏上那片才開放不久的土地。我們認真地把遊記和照片發到網上,竟收穫了不少網友的喜歡。這讓我們贏得了人生第一次免費旅行機會(以給窮游網寫2本錦囊的代價,獲得一次免費台灣游);還因此又一次踏上了某衛視綜藝節目的舞台;甚至還得到某書商錯愛,差點以這段經歷出了人生第一本書,只可惜在交稿前就分手了。

不過,我依舊感激那段經歷,讓我得以第一次如此深刻感受來自這個世界的魅力。儘管現在看來,那種玩法只能叫「旅遊」,甚至算不上「旅行」。

[2] 我為什麼選擇出發

離開大學時,一直不甘平庸的我選擇了一條在當時還頗為冷門的路:創業。這些年裡,我做過技術,做過產品,甚至還做過銷售和市場;跟別人合夥過,也自己開過公司;經歷過12年創業圈的冷清,13和14年不正常的火熱,也經歷過15年資本寒冬到來時自己的團隊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的恐怖。

在這所有的經歷中,無論我自己,還是別人,對我的評價都出奇一致:不夠勤奮。如果你願意為工作每天付出8小時,那不叫勤奮。可對我來說,我無法付出比8小時更多的時間——我必須每天看書,看電影,看紀錄片;必須每個周末在外面瘋跑一天,才能讓我恢復再次面對工作的勇氣。所以,在那每周只放假1天的2年時間裡,我竟奇蹟般去了超過100次香港——對當時在深圳的我,這是唯一能去到,又能換個心情的地方了。

當然,我還是利用一切可能的假期,冒著被罵的風險,去一切想去又能去到的地方。我把去台灣的次數刷到驚人的7次,還去遍了東盟10國里的6國,可是每次旅程都如此匆忙,匆忙到沒法讓自己真的感受到些什麼。

(2015年最後一天,我又來到澳門這座不知名的山丘,拍下這張和5年前第一次造訪時一模一樣的照片。卻猛然發現,除了自己變老了,而生活比起5年前,卻並沒有什麼改觀)

這種狀態不是我想要的,無論工作,還是旅行。

我開始瘋狂尋找能讓我廢寢忘食的事,一定是要讓我找回當年對技術那樣執著的。然後我發現,只有在旅行和寫作時,才能讓我長時間保持專註——旅行時我可以一天暴走30公里,連飯都不吃,只為去到每一個想要探訪之處;而專註寫作時,恰似之前編程時,總會猛然抬頭髮現早已跨過深夜,已是又一個黎明。

於是我開始瘋狂在知乎發表自己的遊記和攻略,一個月內連上了三次知乎日報。又一口氣接下窮游錦囊近10萬字的創作任務,連他們都懷疑我是否能按時交稿。而當看到Lonely Planet今年招募中文作者的消息後,我毫不猶豫退掉了在深圳的房子。我當然知道每年招募的作者只有十幾個,而報名人數是幾千人,名副其實的百里挑一,然而還是迷之自信——事實上,在接到那個通知我入選的電話時,正是我離開深圳的前一天,當時正在忙著打包我最後的行李。

去北京參加了新作者的培訓,第一次了解「旅行自由職業」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又漫無目的的去韓國逛了十天,便開始準備9月底的緬甸之行——這場旅行半年前就定下,那時我並不覺得我會走上這條路,所以只敢買國慶前後共10天的往返機票。而現在,終於可以毫無壓力扔掉回程機票,轉而前往下一個國家。

剛好10月和11月分別在杭州和台灣有兩場朋友婚禮,於是便將行程定成了:

緬甸——馬來西亞——寮國——雲南——浙江——台灣

藉助無所不用其極的省錢玩法,這場總時長50天的長途旅行,發現花費竟依舊在我能承受的範圍內。

然而我並沒有急著買最後的回程票,我猜到大約會有什麼給我延長這場旅行的理由。果然,在即將結束最初定下的行程時,一張臨時決定買的,飛往伊斯坦布爾的機票讓這場旅行最終進入了第三個月。土耳其依舊不是結束,我還會去心心念念的「非正常國家」北塞普勒斯,興許還有埃及,然後趕上明年元旦塞爾維亞免簽的時間點。當然我知道那也不會是結束吧。

(This is me)

在這場長長的旅途中,我逐漸完成了從一名遊客到一個職業旅行家的身份轉變,甚至找到了如何在旅途中獲得足夠收入,讓這場旅行一直走下去的方法。而最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發現我竟真的可以為一件事,每周7天不停歇,每天自發自願工作超過16個小時——早8點出門,完成一天的出行和訪問任務(通常需要步行20甚至30公里),到晚6點回到住處,繼續整理照片和記錄,寫作,處理雜務,直到午夜降臨甚至更晚——一天只有空吃2頓飯甚至1頓飯都是常事。

很多人都表達過對我生活的羨慕,直到聽到以上我每天的工作強度。可對我來說,每天接觸新鮮的世界和新鮮的人,是讓我忘掉一切勞累和壓力的源泉。之所以開這個專欄,便是想把我在這旅途中一路經歷的故事,分享給你們聽。

無論是緬甸徒步嚮導的傳奇人生

仰光畫廊管理員和他的繪畫夢

寮國琅勃拉邦,意外邂逅全城出動的水燈節

走遍台灣深山裡十幾族不同原住民部落的震撼

乘船從不足1米高的岩洞下穿過

在土耳其的無數暖心回憶

聽50年攝影經歷的土耳其老攝影師講他的故事

當然還有一路上如影隨形,總是不期而遇的絕美風景

甚至是還沒來得及經歷的未來故事……

我想你們一定會喜歡

所有的故事都會更新在這裡,我會保持盡量快的更新速度。

也希望可以對本文章點贊,讓更多的人看到:)

推薦閱讀:

怎麼做出圖片邊框的稜角?
攝影后期中的5大常見誤區,你中招了嗎?
兩分鐘製作恬淡寫意的田園小清新

TAG:旅行 | 职业 | 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