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防守的最高境界:干擾下投籃!

這幾天在觀察大學生班級比賽時發現,很多隊員特別喜歡用手去防守對方。有大量的回合,某一名隊員想去下手掏球,但結果往往是被對方一個體前變向運球輕鬆過掉了。但是這名隊員還是不厭其煩的下手掏球,結果還是不出所料的被一步過。

身高與體重不佔優勢的艾弗森,職業生涯(常規賽)場均搶斷數也只有2.2次,對於任何一名球員來說,大部分時間還是要靠常規手段來防守對方。而我認為,無論是對於個人來說,還是對於一支優秀的球隊,貫穿比賽始終的就是讓對方在干擾下投籃,這才是防守的最高境界。

我們首先得達成一個基本的認識:一場比賽下來,成功搶斷球、成功蓋帽的次數其實在防守中是極少極少的。

在NBA這樣的比賽中,一支球隊投籃出手的總次數一般在80-100次之間,而搶斷與蓋帽的次數一般在5-10次之間。所以在現實當中,對方的每一次進攻你不可能都是成功的搶斷與蓋帽,那90次的防守,你要做的就是讓對方在干擾下投籃。

(經常看馬刺隊打球的朋友會發現,他們一個重要的防守原則就是干擾下投籃。絕不輕易出擊,而是伺機等待強幹擾的機會)

更容易忽略的是,技術統計很難反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你因為搶斷球而失位造成的對方直接得分的次數;第二是因為想去蓋帽而被晃飛讓對方直接得分或造犯規後罰球命中的次數。如果有這兩方面的技術統計,你會驚訝的發現,搶斷成功與蓋帽成功的效率(或價值)遠遠小於搶斷失敗、蓋帽失敗給球隊造成的損失。

越高水平的球隊,每一名球員主動出擊斷球、蓋帽的次數要遠遠小於業餘聯賽中的球員。因為他們明白讓對方在強幹擾下投籃更具有可行性與現實性。

這裡強調的是:對於不同水平的球員,強幹擾的定義是不同的。我還清晰的記得在這個賽季揭幕戰馬刺對陣勇士的比賽當中,其中一個回合是馬刺隊的加索爾換防到庫里,但就是因為加索爾換防跟出去的速度慢了半拍兒,給了庫里一步的空間去投射三分球。這瞬間讓主教練波波維奇惱羞成怒,隨即把加索爾叫到場邊教育了一番。

如果換做是防守其他球員,波波維奇也許並不會這麼生氣。原因就在於像庫里這樣的球員,給他一步的空間去防守就根本沒有任何干擾作用了。要想真正影響庫里的投籃命中率,在防守時你的軀幹與手臂就要貼近他(比一般球員要更近)才能形成強幹擾。

(正是給了庫里一步的空間,讓波波維奇惱羞成怒)

然而對於廣大籃球愛好者而言,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永遠不失去位置,不管對方是在做三威脅動作還是正在運球突破。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掏球,不是去蓋帽,而是通過腳步的移動、通過快速的滑步始終保持一個合理的位置,讓對方在投籃的瞬間,你可以根據這個位置很好的伸手給他一個強幹擾。

這個「位置」概念我們之前的文章談過:「三點一線」。三點指的是:進攻者、籃筐以及你自己。而你的位置就要在進攻者與籃筐的連線上,最最重要的是,你要始終在這條線上。什麼意思?因為對方是會移動的嘛,所以很多時候進攻者運用各種變向運球、突破會誘導你離開「假象線」的位置,從而創造出空位投籃的機會。

那麼如何保持不失位呢?首先,你要在意識中當中知道有這麼回事,當對方還沒有接到球時就做好防守的準備。其次,當對方接到球時,你初始的位置選擇極為重要,它關係到你後面能不能進行高質量的防守。如果你開始的位置選取就很合理,那麼進攻者就需要時間進行調整位置,這個過程給你了由被動防守變主動防守的機會!

要想從防守菜鳥變成防守悍將,頭腦中對防守的理解程度至關重要。只有理解了干擾下出手的原則,你才願意控制自己的斷球、封蓋慾望,從而讓你的防守變得更加理性、自如。

我不止一次的說:成功的防守並不是把對方的球馬上搶過來,而是讓對方用最不擅長的進攻方式在干擾下投籃,這才是防守的最高境界!


推薦閱讀:

變向後突破,不如突破中變向|速度慢怎樣突破?
四步上籃不再違規 | FIBA籃球新規
CoachGuan教學∣運球進階練習之組合變向!
籃球團隊進攻技巧之間距原則!
指尖控球訓練有什麼用?

TAG:篮球训练 | 篮球技术 | 篮球教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