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大遷移(下)

◆中國:以體系實力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

  中國大陸真正開始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應該是在2000年之後。目前,廣為人知的BAT(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以及硬體製造相關的海爾、聯想、華為、中興、小米、富士康等廠商和品牌逐漸成熟,中國製造業已然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能為海外品牌代工也能推出自有產品的龐大體系。這個體系在2013年9月出版的英國《金融時報》中首度被統稱為「紅色供應鏈」。目前,中國製造業的利潤率整體上仍比較低,但體系優勢已經形成。

  中國出口的很多智能手機、家電和PC產品單品利潤率不到5%,人們想當然地認為,利潤的95%都被別人賺走了,企業家終日操心,工人累死累活,國家消耗資源、留下污染,最後只能從中賺點小錢。很多人並沒有搞清楚,這點利潤率的背後恰恰是中國強大的工業體系和市場體系。

  那95%的部分除了包括引進部分核心的、高端的電子元器件,更多是企業需要付給工人工資若干元,支付廠房租金若干元,支付水電費若干元,交納各項稅費若干元,付給代理商傭金若干元,支付物流費用若干元,付給配件商若干元……這才是構成產品成本的最大部分。

  之後,成本不會平白無故消失,只代表人民幣從一些人手中轉移到另一些人手中。配件商要供應配件,毫無疑問又需要自己的人工、管理、廠租、水電、物流、倉儲等;供電局要供電,就需要電網建設,電站建設,乃至煤礦開採,電力裝備製造;物流公司要提供高效的物流,就需要車輛,需要司機,需要付費給高速公路;那麼下一步,還需要築路,需要鋼筋水泥,需要……表面上利潤率不到5%,骨子裡則需要整個國家的原材料工業、能源工業、基礎設施、物流網路、配套產業、市場體系的強力支持。

  製造業的可靠和速度比價格更重要,缺貨絕對比高價帶來更多損失。依賴於中國對規模巨大且完整的供應鏈和基礎設施的投資,中國供應商在外國公司看來更加迅速,也更加可靠。

  對於歐美日韓等製造業強國而言,「紅色供應鏈」是一個亦友亦敵的體系。如果沒有它,諸如iPhone之類的許多新興產品可能無法在短時間上市,也不會是現在這個價格。但中國大陸透過這個體系所推出的自有產品,也挾著速度、彈性、低廉成本以及一些創意,讓傳統工業強國難以在某些市場與之競爭,因為他們缺乏這個體系和條件。

◆創新驅動的最大障礙

  當今世界,製造業升級和遷移面臨的最大現實是「全要素生產率」的下降。媒體和經濟學家更多關注國內勞動條件的改變,例如「五險一金」制度實施、遊資增加等緣故導致薪資和物價上漲等,以及市場和產業結構的更替,致使中國大陸逐漸失去早期的成本優勢。而「要素生產率」則更關注相對變化,比如2006年以來的這10年間,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了近5倍,這並不表示成本競爭力的必然削弱,如果自動化程度和組織效率提升更大的話。

  過去,我們習慣性地將拉丁美洲、東歐和亞洲大部分地區看做低成本地區,而將美國、西歐和日本看作高成本地區。現今,這已是一種過時的世界觀了,工資、技術效率、能源成本、利率和匯率,以及其他因素年復一年的細微變化,悄悄地但也極大地影響了「全球製造業成本競爭力」圖譜。

  近十年來,全球的要素價格都不同程度出現上漲,但數字並不是其中關鍵,重要的是有沒有與業績掛鉤,與利潤相比,要素價格的上漲是否合理?遺憾的是,「全要素生產率」的下降已經導致(甚至繼續導致)令人悲觀的製造業投資回報率。加上隔在科技創新與市場回報之間的玻璃牆,全球製造業將持續面臨悲觀前景。

  現今,美國主流社會已不太關注來自中國的競爭,認為中國不可能憑新一代製造業取勝,而且逐漸形成關於「為何中國無法擁有下一代製造業」的完整論述。隨著智能機器人和3D列印等技術的日趨成熟,中國已無優勢可言,跨國公司正想方設法將其高附加值的製造業遷回美國和歐洲。

  中國已經啟動「中國製造2025」的十年計劃,旨在用先進的製造技術,譬如機器人、3D列印和工業互聯網等,實現高效可靠的智能製造。同時,中國又啟動另一項國家計劃——「互聯網+」,尋求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與現代製造業相結合。即使中國製造業在硬體上的轉型升級得以成功實現,仍面臨三大現實挑戰:

  第一個挑戰:歐洲、美國和中國的機器人耗費一樣的電量,同樣完全按指令工作,也不抱怨或加入工會。歐美工業企業有必要從世界各地運輸原材料和電子元件到中國,讓機器人完成成品組裝,然後再運回美國嗎?這完全沒有經濟意義。歐美企業可以用差不多一樣的成本在本地進行生產,去掉運輸環節。

  第二個挑戰:中國大多數機器人也不是在國內生產的,即使有些是在國內組裝的,仍然嚴重依賴從外國進口核心部件。

  第三個挑戰:歐美工業企業在中國招聘技術人才已經有很大困難,因為先進位造業要求的管理和溝通技巧以及經營基於複雜信息的工廠的能力。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已是中國推進先進位造業和服務業的軟肋。更何況,中國製造業已面臨主要對手超常規的競爭壓力。

  以製造業為支柱的中國經濟,已經到了最關鍵時刻,現在走的每一步都會對未來產生極其深刻的影響。

  官方機構在9月份權威發布的《中國製造2025藍皮書(2016)》指出,在智能製造技術應用、製造業綜合成本變化等因素影響下,全球製造業布局逐漸調整:跨國公司製造業生產呈現向發達國家加速迴流趨勢,同時,全球製造業正在加快向東南亞、南亞、非洲等成本更為低廉的地區轉移。前者是發達國家技術創新衍生的成本紅利,後者是低成本國家廉價勞動力優勢正在產生吸引力。夾在兩者中間的中國製造業,正在喪失勞動力成本優勢,而技術和產業升級則面臨不小挑戰。

◆全球製造業大遷移趨勢

  我國已在尋求降低中國企業綜合成本,即要素成本、交易成本和制度性成本,儘可能將更多製造業產能留在中國境內。同時,國家創新體系正在加緊推進構建當中,成本結構的變化並不是問題核心,因為全球製造業大遷移背後的真正動力是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過去,傳統工業強國普遍傾向將製造環節外包給低成本地區,這不是要退出製造業,相反,恰恰是為了強化對產業鏈的控制。谷歌收購摩托羅拉,高調進入機器人領域並研發自動駕駛汽車,谷歌眼中的遠景規劃是,互聯網技術不斷融入製造業之後,可以建立起支配地位。一旦製造業各個環節都被「雲計算」接管,將能夠對製造業產生足夠影響力甚至控制力。

  製造業轉移的趨勢走向與國家前途命運關係甚大,美國現在已退出很多製造領域,但是並未退出產業鏈,而是專攻標準和技術。日本目前也在按照這一路徑走,3D、4k、量子點等技術都是由日本開發,並由中國企業發揚光大。如今,夏普、松下、東芝等轉型醫療設備、能源,特斯拉的電視就是松下在提供。

  前沿技術和關鍵創新,依然是傳統工業強國的主戰場,中國製造商仍需跟蹤其技術路線。中國的「人口紅利」在消失,而「技術紅利」才剛剛開始。中國製造業整體上依然技術和資本積累不足,原始創新面臨高昂成本,而且風險難測。

  工業創新的真正拉動力是市場,中國製造業仍需要從小事、小創新開始做,很多小創新最後無意中可能會撬動大市場。中國製造業完全能依憑獨一無二的市場和供應商體系,在全球製造業大遷移過程中創造優勢,並掌握從製造材料到銷售通路的完整生態系統。

微信公眾號搜索"DirectIndustry"關注全球最大在線工業展會,網羅國際前沿工業資訊!專註「工業出口外貿」,每日乾貨不停歇,我們幫助中國工業品牌成長!


推薦閱讀:

Cootech視點:從白宮稅改看中國製造業升級危局
李豐專欄|歷史上唯一一個成功轉型的大國抓住了什麼訣竅?
中鋁「智能鑄造」:管理變革比技術變革更重要

TAG:制造业转型 | 工业制造 | 全球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