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閱讀說起

前幾天寫了這麼一篇文章: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的書還是沒有提高?

我在裡面談到了如何通過讀書來學習成長的一些個人觀點,後來知乎上有個知友問了我這麼一個問題:

舉個例子,月亮與六便士怎麼做筆記?抄句子?我覺得這類書無從下手,或者說並不需要做筆記,而是在無形之中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讓我們先了解幾個概念。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作者將書籍大致分了這麼三類:

1. 獲取信息;

2. 增進理解;

3. 純屬娛樂。

萬維鋼曾在他的書中對「讀書人」這個概念做了一個他自己的解釋:

讀書的目的是獲得見識以及學習高水平的思維方法。

從讀書的角度看,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人讀書是為了掌握技能,通過各類考試,或者純粹是為了娛樂。

另一種人讀書卻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內力。這兩種人最初的「智力」水平未必有多大差別,但是假以時日,他們的「智慧」水平將會有天壤之別。只有後一種人,才配稱為「讀書人」

李笑來老師在談到他讀書的領域時表達了這麼一個觀點:

我只讀具有「繁殖能力的知識」的書,這個「繁殖能力」指的是可以用來創造新知識新內容的知識,而非一些冷知識。

比如:心理學、經濟學、策略學、腦科學這些非虛構類的。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麼一句話:並不是所有的「讀書」都叫「讀書」。

讀書本身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兒,萬維鋼曾提出一種高強度的讀書方法——強力研讀,也可以稱:Deep Reading(深度閱讀),與曾經一些心理學家提出的「刻意練習」相呼應。

強力研讀跟刻意練習有這麼三個共同點:

1. 不好玩,「強力研讀」不是為了娛樂和休息,而是用非常嚴肅認真的態度,非得把一本書融會貫通以至於「長」在自己的大腦里不可。

2. 用時少,高強度的練習是很耗精力的,也許你每天可以花很多時間閱讀,但你很難做到用很多的時間強力研讀。

3. 不求快,很多讀書方教人們怎麼用最快的速度讀完一本書,而那些有必要快速讀完的書根本不配讓我們讀。而對於處在我們的「學習區」內的好書,則應該慢慢地仔細讀。

對強力研讀有了一些了解後,我們再說說關於強力研讀的核心技術——讀書筆記

一本新書是要讀兩遍的,第一遍就是正常的通讀,欣賞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

第二遍讀就要寫下讀書筆記了,這時候不要每個字都讀而是要專註于思想脈絡。

第一遍讀是為了陷進去,第二遍讀是為了跳出來。

而一份好的讀書筆記是要具備這麼四方面的內容:

1. 清晰地表現每一章的邏輯脈絡;

2. 帶走書中所有的亮點;

3. 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 發現這本書與之前讀過的其他書籍有聯繫。

外加一點,在讀書的時候我們總是會過多的關注於一些小段子、小例子,而忽視了作者的本意。

《娛樂至死》這本書里有這麼一段話:

道格拉斯甚至批評他的聽眾,說他需要的是聽眾的理解而不是激情,說他的觀眾應該是沉思默想的讀者才好......閱讀要求的是理性思考。一個好的讀者不會因為偶然發現了什麼警句妙語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個忙於分析的讀者恐怕無暇顧及這些。

我想最開始的那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讀書第一步是要選書,讀書的具體方式取決於你所選的書,如果是虛構類小說,那就當作放鬆娛樂。如果讀經濟學、策略學這類書,就要進行刻意練習了。

第二步——強力研讀並完善筆記。

第三步,書讀完了,筆記也做好了,還能幹點什麼呢?寫下來,講出來,就像我這樣。

我不會自詡自己的文章寫的如何如何,但是我卻會認真地寫,知識的理解不夠深,那就多學,寫作的技巧不夠好,那就多寫,這些都是可以隨著練習慢慢提高的,唯獨「分享」這件事兒,是無法強求的,只取決於你自己的心態。

從前段時間起,我開始在知乎上回答一些問題,有時候有知友會做出一些合理的反饋,我也很樂意與他們討論,但是如果碰到那種嘲諷、謾罵,我不會回復一言一語的,直接刪除拉黑。

因為我很清楚,從我決定將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分享出來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超越了那些只會端著架子隨意指點的鍵盤俠,也許我的分享還不夠深度,但是我的做為已經不是那些噴子可以企及的。

我很喜歡海賊王里黑鬍子的一句話:

當你把目標定在頂峰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不知該如何出拳的戰鬥。

所以,我對待網路輿論的心態一向很好:)

(如果你有自己獨到的讀書方法,歡迎分享出你的觀點,可以留言或評論給我)

推薦閱讀:

閱讀、思考與寫作
朋友,進來盤個道?
撒哈拉沙漠里的三毛

TAG:阅读 | 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