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之真意|儒學辨義 論語 學而篇第一 2
原文: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釋義:有子說:「做人孝敬長輩和兄長,但喜好冒犯上級的人,是很少的。不喜好冒犯上級,但喜好發動叛亂的人,更不會有了。君子致力於事物的根本,根本建立了道德就自然生起了。孝敬長輩和兄長應該是仁的根本吧?」
這段話是孔子的學生有子說的,總結起來就四個字:孝為仁本。「孝」與「仁」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所在。然而這個「孝」字多年來的確造成了很多爭議,到底是百善孝為先呢?還是愚忠愚孝禍國殃民呢?
首先我們要回到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那個語境中去理解有子說的這番話。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約三百年間,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殺,五十二個諸侯國被滅,有大小戰事四百八十多起,而著名的吳越爭霸就發生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可見當時的社會環境之複雜,諸侯爭霸之殘酷。
所以這一篇所說的重點就是如何避免「犯上、作亂」。在飽受戰亂折磨、承受顛沛流離之苦和看到生靈塗炭的悲慘之後,孔子和他的弟子們最嚮往的就是天下太平。但是如何才能結束諸侯之爭、平息叛亂紛爭、實現自己心中大同世界的偉大理想呢?孔子多年參悟之後,終於得出一個結論——仁。
仁的思想在當時可算是很先進的了。何為仁?仁字寫的很清楚,二人,不止一個人,代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人與人之間最純真、最自然、發自內心的關係就是互相關愛,這就是仁,也就是仁愛、慈悲、同情。孔子的這個觀點的確很高明,很有智慧。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能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如果這世界充滿愛,世界不就會變成美好的人間了嗎?
誠然,仁的思想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如果每個人都心懷仁愛,世界將不再有戰爭,不再有殺戮。問題是,在2500年前的中國,這個理想只能是個美好的夢想。那時的中國正處在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型的時期,封建領主為了擴張勢力範圍不斷進行相互殺伐,想要規勸他們停下擴張征服的腳步,轉而互相握手擁抱,真是比登天還難。
雖說世界大同還為時尚早,那總得做點什麼吧。於是孔子的學生有子就想:「不冒犯上級的人應該不會叛亂,那麼使人不冒犯上級的原因就應該是懂得孝敬長輩嘍!那要想達到「仁」的道德目標,從而建立沒有戰亂的太平盛世,就要先找到使人不叛亂的根本,那孝敬長輩就應該是這個根本吧?」就是這麼一個邏輯。其實有子也不確定,只是提出了一個猜想,但「孝為仁本」這個思想就隨著這個猜想產生了。
那我們來看看這個邏輯到底能不能站得住腳。首先,來看犯上與作亂的關係。只要不冒犯上級就一定不會叛亂嗎?不是。歷史上表面惟命是從、忠於首領,背地裡搞篡權謀反的不是大有人在嗎?這裡就不列舉了,相信讀者都能想起幾個。那只有不冒犯上級的人才不會叛亂嗎?也不是。雖然與上級意見不一致,時常頂撞冒犯,但仍能精忠報國,鞠躬盡瘁的例子也有很多啊。比如最有名的魏徵進諫,據《資治通鑒》所載:「魏徵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意思是說:魏徵的樣貌雖不超過一般人,卻有膽識謀略,善於讓皇帝回心轉意。魏徵總是觸犯龍顏當面直言規勸;有時遇到皇上特別生氣,魏徵卻面不改色,皇上也就息怒。再如海瑞、狄仁傑等人皆是為國家、為百姓冒死進諫之臣。可見,不犯上既不是不作亂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
接下來,再看孝弟與犯上的關係。只要孝敬長輩就一定不冒犯上級嗎?不是。在家孝順父母並不代表出門就不敢頂撞冒犯上級,哪一個諫臣、賢臣是不孝之人?那只有孝敬長輩的人才不冒犯上級嗎?當然也不是!在外裝孫子、聽使喚、溜須拍馬、欺下媚上的人,在家反而對父母漠不關心、惡語相加、兄弟相爭的難道沒有嗎?這樣說來,孝同樣既不是不犯上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
以上對「孝為仁本」之邏輯進行的反駁,雖舉的是幾種典型情況,但也並非特例,實際上是比較普遍的社會現象。因此可以看出,有子所構想的達到「仁」的路徑圖:孝——不犯上——不作亂——仁,實在是有些簡單粗暴和想當然,基本沒有考慮人性的複雜。當然,那時的人還是比較單純的。
而事實上,問題也不應該如此複雜,之所以複雜是因為他把本末倒置了。孝並不是根本,而是結果。並不是先要做到孝敬長輩才有仁愛之心,而是先有仁愛之心自然就會孝敬長輩,而且孝只是仁的一個很小的體現。孝為仁本應改為仁為孝本。真正的路徑圖應該是這樣的:
仁——不作亂
仁——不犯上
仁——孝
一切都因為仁愛之心。當每一個人都有仁愛之心,世界將沒有戰爭,將迎來世界的和平。當每一個人都有仁愛之心,人們將不必互相冒犯,只有互相尊重。當每一個人都有仁愛之心,人們將發自內心的互相關愛,不需要強加給人以「孝」的道德桎梏。
而且,有子的這個邏輯的另一個致命之處就是自下而上的孝和自上而下的威。中國的古老智慧中包含天人合一、萬物一體。但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春秋末期奴隸社會剛剛開始瓦解之時還很難形成。因此也難怪儒學觀念中還是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雖然這種金字塔式的社會結構在古代能起到一定的穩定社會的作用,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矛盾也越來越突出,越來越不適應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因此隨著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暴發,「平等」的觀念幾百年來已深入人心。
平等是什麼?這裡指的是人和人之間的平等,不是指人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不區別對待,平等享有社會權利與義務。在平等的前提下,沒有單向的服從,也沒有單向的壓制,一切都是互利互惠的。
所謂的「孝」,本身只是特指子女對父母對長輩的報答和服從,是單向的。但子女與父母和長輩之間本來應該是互相關愛的關係,是雙向的或多向的。這是人與動物的天性,根本就不需要刻意強求。
而社會如果擁有了仁愛與平等的觀念,必將會達到家人之間互相關愛,同事之間互相尊重,政府與人民和諧共生,國家與國家合作共贏。
於是我們把上面的不叛亂、不冒犯上級、孝敬長輩,這些單向的思維方式改一改。改成平等的思維方式:
仁愛——不互相爭鬥——和諧
仁愛——不互相冒犯——尊重
仁愛——互相關愛——同情
前後對比,你會發現從孝到仁的想法是多麼不靠譜。正是由於本末倒置和單向思維的影響,「孝」的概念和作用被無限放大了,演變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等等這類教條。成為了套在中國人精神上的無形枷鎖,於是才有了中國千百年來愚忠愚孝的泛濫成災,至今綿延不絕。
而且歷代的「衛道士」再不斷的進行概念延伸,從孝敬父母引申到孝敬師長、孝敬老公、孝敬上級、孝敬首領等等,只要是身份地位比你高的都要孝敬。於是造就了中國人父母拿子女當私有財產,師生、師徒之間的壓榨與反抗,女性社會地位低下,上下級之間的頤指氣使和委曲求全,官員的腐敗官僚作風和無數的馬屁精。
千百年來中國人在社會中持續的受到家庭、工作單位、政府部門等各方面的壓制,潛移默化中形成了一些懼上壓下的民族個性。中國人壓力大,一個人在家裡被長輩施壓,在單位被領導施壓,如果跟政府打交道,可能還會被官僚施壓,實在是活得有點累。
孔子學生有子的這段貌似有理的話,竟然誤導了中國人兩千多年。而且因為沒有人願意被扣上不孝、不仁的帽子而很難被質疑,以仁之名,進行了道德綁架,實在令人惋惜。
現在經過一番重新的審視和梳理,當我們打破2500年前的思維局限之後,你就會發現,和諧、尊重、同情才是「仁」的真意,而這些在文明發達的今天一定是可以實現的。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自然文化發展
推薦閱讀:
※三絕三棄|重解道德經 第十九章
※徹悟 道德經 第61章 大國下流
※【教程向】《四庫全書》電子版Windows10下安裝&配置流程
※道談無味|重解道德經 第三十五章
※錯亂的祭祀|儒學辨義 論語 八佾篇第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