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的思想到了今天對我們的生活還有指導意義?

比如說兩千年前的老子、孔子、墨子、揚子。

古代信息遠比今天閉塞,知識儲備也比今天差了不知多少,而且社會的形態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什麼我們仍然可以聽從古人的指導呢?


謝邀!

因為你和古人在生理上沒啥大區別,生活基本需求也相同。


那是古人蒙上了。


謝謝邀請,實物的本質、原理不隨時間改變。古時候知識儲備、信息量少,社會形態簡單,自然環境原始,對人的思維的干擾就少了,這對感悟「道」更有幫助。


生命個體之間相同的地方遠遠多於不同的地方。

相同的地方不太容易讓人注意到,所以大家多是在談不同的地方,於是大家就形成了這麼一個感受「個體之間主要是不同點」。

人類跟黑猩猩的基因重合度是98%,和老鼠是92%。古人吃飯拉屎,現代人也吃飯拉屎。很多基本的原則是一樣的。而如果你考慮到2000年對於生物的發展來說,是多麼短暫的話,就更覺得大家有很多共同點是正常的了。


孔子教人之方法,如數學家之加減乘除,兩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不會三三得八。自家不精將題目算錯,卻怪發明之人,毫無道理。————辜鴻銘


幾千年來進步的是生產力,不變的是人心


沒用的東西不會留


人性從來沒變過!


「古今人殊」

「人情未遠」


因為你多少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真正讓古人思想至今仍有價值的原因在於:社會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恆久未變。

此處,用外國的例子更合適——成書於2400年前的柏拉圖《理想國》,政治哲學領域的聖經。引言(部分)內容:書中討論到優生學問題、節育問題、家庭解體問題、婚姻自由問題、獨身問題、專政問題、獨裁問題、共產問題、民主問題、宗教問題、道德問題、文藝問題、教育問題加上男女平權、男女參政、男女參軍等等問題。(商務1986)

這些排比過於精鍊,我摘選幾個方面說明:

1--分權思想,可以在本書找到源頭;

2--政體理論,可以在本書找到源頭;

3--分配理論,可以在本書找到源頭;

4--共產共妻,可以在本書找到源頭;

甚至

5--把領袖比喻成「舵手」,也是從這本書起源的哦。

以上這些,都只是這本書的皮毛。這本書提出了一個終極的永恆的命題:何為正義?正義如何實現?

柏拉圖提出了他的辦法,兩千多年來,人們一直奔赴在完成這個「辦法」的道路上。直到今天,仍未實現。自由主義不能解決,極權主義不能解決,福利國家不能解決,羅爾斯不能解決,社群主義還是不能解決。

艾默生曾說:燒掉所有的圖書館吧,因為所有的價值都在這本書里了。

說人性沒變,只說對了一半。準確的說法是:人始終是有局限的。

補充一點:柏拉圖寫這本書參照的是希臘的城邦國家(普通城邦國家人口大致在四五萬左右,像雅典斯巴達這樣的超級大國在全盛時期也基本在30萬左右),而現代國家的人口遠遠超過這個範圍。《理想國》至今仍有用,一方面說明社會問題恆久未變,另一方面說明柏先生已經把學問做到了極致。


他也就隨便一說,你也就隨便一信。

開心就好


社會是在發展,但發展決不代表著進步。

人性什麼時候都是不變的,只不過是外在的表達形式多樣化了!


想起那個「科學家到山頂時,發現哲學家先到了」的話題。

本題其實也差不多。

古人說的話多了去了,大部分都被後人扔了,剩了一些就是能滿足現代人需要的「經典」。

隨著時代的變遷,說不定今天被拋棄的,以後某天還會被後人從垃圾堆里挖出來,而現在被推崇的,以後說不定又進了垃圾堆。


處理事務和認識事物的方法論不會變,所以古今通用啊。哲學之所以能傳承,也是這個道理。


2000多年來,除了技術進步,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上,其實進步不大,你面臨的人際關係問題其實古人早想過了,,看看還是有好處的


原來楊朱叫揚子啊~

我孤陋寡聞了

古人智商不比今人低,甚至提到那幾位智商可能高的離譜.

所以他們的思想當然有指導作用.


推薦閱讀:

「青年人多打打馬球」——唐明皇|(傳)【北宋】李公麟《明皇擊球圖》
如何拯救被所謂的「傳統文化,弟子規,女德,佛教」洗腦的媽媽,現在已出家?
為什麼傳統文化中經常用子女給父母洗腳來宣揚孝道?
如何看待男子假扮病逝妹妹,穿女裝20年哄母親開心?
今日立夏:乘古畫涼意|(傳)【北宋】王居翰《槐蔭消夏圖》

TAG:傳統文化 | 社會發展 | 思想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