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知識盲區,運營該如何快速的工作學習?

在社會學和經濟學上有一個常用的術語叫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有錢的越有錢,窮的就越窮。

最近隱約的感覺在運營領域也存在這樣的現象:同樣是面對新的領域,運營老司機(並非指工作年限長的運營)能夠獲取到比運營新人更加全面的信息,進而做出多元化的解決方案。可能你會覺得主要原因是老司機們擁有的豐富經驗,相比新人他們之前遇到的問題多自然能夠想到的解決方案也就多了。

但是,老司機也有盲區,比方說讓一個做內容運營的老司機去做陶瓷生產,他能夠做的比新人好的原因,個人覺得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學習方法的區別,運營老司機們掌握著體系化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來應對新的領域。

● ● ●

運營老司機和新人的學習區別?

面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相信會有超過一半的新人會憑感覺馬上動手去執行,然後等著領導來完善指導,因為在運營新人的心智里或多或少都會這樣的想法:我是新人,做錯了蠻正常,更何況老闆也說了給我犯錯的機會。

一部分有搜商(通過工具、平台獲取知識的能力)意識的新人,會去嘗試找一些資料來學習,然後站在巨人肩膀上去動手執行,他們所取得的工作效果會比沒學習前人經驗接到任務就馬上執行的同學好一些。

可往往有時候,我們遇到的項目會是那種新(或者項目及其複雜)到讓你不知道在網上搜什麼關鍵詞來學習,這個時候經驗豐富的運營老司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資源的優先就體現了。

首先,老司機們會去明確項目背景和目的,用過往經驗判斷這個項目的需求真偽、優先順序、可執行性和衡量指標。

其次,即然是全新領域的項目,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相比於擁有搜商能力運營新人的直接到百度或者知乎等平台上搜索知識單元,老司機則會更傾向於去弄清楚整個項目的執行路徑,將路徑就轉化成學習框架後然後才是去搜索知識單元。在這一步的差異,除了意識層面外,運營老司機還有運營新人所不具備的學習資源,比如他們可以非常快速的(發個朋友圈求助)找到擁有相關經驗的人來幫助自己去弄清楚項目執行路徑。

然後,結合獲取到的全方位信息來撰寫執行方案,因為老司機們知道當自己埋頭去執行的時候可能整合思考的格局就又變小了,正所謂沉迷工作在全局規划上的意識容易日漸消瘦,提前花一些時間做規劃有助於把方案想得更全面些。

最後,就到了方案的執行和方法論的沉澱,在這一部分運營老司機的優勢就真的是經驗了,他們能夠以比較高效的方式完成工作,當然他們對細節也有更高的要求,結果呢理所應當的也會比運營新人好很多。再加上老司機們的方法論沉澱習慣(復盤和結構化的能力),這樣他們又成為新領域的老司機。

「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對於運營新人來說,為了不讓聖經《新約·馬太福音》寓言落到自己的身上,我們該怎麼破局,努力追上老司機們的步伐?

● ● ●

面對新的領域運營新人可以怎樣學習?

運營新人的整體的學習套路可以參考運營老司機的那一套,在工作學習過程中最核心一環是要怎樣讓突破自己的認知快速建立在新領域裡的認知框架。

排開在前面提到的新人可以上各大信息平台搜索文章的學習,面對新的領域想要快速學習個人認為最有效的是像運營老司機那樣掌握學習資源——能夠找到懂行的人請教學習。

其中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上司了解這個領域可以去問上司,如果他也不了解,其實可以利用當下類似在行這樣的知識共享平台和這個新領域相關的行家,快速去突破認知的局限性。

說到這裡,我插一嘴。本人不太建議新人過度的到網上聽課程,因為在新人還沒建立自己的學習框架和判斷能力的時候我們的學習是無序的。當然,更不建議拿分答來學習,因為學習框架蠻難用一分鐘能夠講完,能夠一分鐘把學習框架講完的人都不在分答,因為他們在忙著實操。

回到怎樣找到懂行的人,除了到知識平台去找,其實更多的是在日常的積累和維護(並非指到處加好友和加微信群)。自媒體時代其實人人都是可以通過分享知識來吸引其他願意分享的人。

世界有兩樣東西越分享越多,一個是愛,一個是知識。通過知識分享來連接更多人方面,小賢在16年有非常大的感觸。自己堅持寫了一年的公眾號並且持續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在知識平台上做分享,因為這兩個渠道認識了蠻多創業公司的負責人。

這些創始人本身在認知格局上並不低,所以每次交流彼此的成長都是雙向的,我跟他們分享運營,他們給我傳授其他領域的經驗。

其中最典型的就10月份我在視頻欄目拍攝推進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非常及時便捷獲得來自「劇能玩」(在魔窗組織的中國APP增長聯盟活動上認識)的兩位創始人的幫助,而且是非常接地氣一對一指導的那種。秉持知識共享互惠互利原則,在了解了他們的一些推廣瓶頸後,自己也給他們一些在新浪微博上獲取用戶的想法和建議。

如果你是不喜歡寫文章,也不擅長分享輸出的運營,除了在行還可以怎麼去找到這些人呢。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到相關領域的社群去學習,只要是這個領域的社群裡面肯定會有不少懂行的人。就像我蠻建議運營新人可以到我的「運營研究社」,雖然社群日常討論的主題是運營,但是裡面不乏有一些其他領域的專家,比方說有曾經在國家地理雜誌任職的攝影師,有PPT設計方面、餐飲方面的大咖……隨時隨地都能夠找到能夠解決你問題的人。

好啦,最後關於執行和方法論沉澱的學習環節,對於運營新人來說沒有捷徑可走,就是腳踏實地多做,然後多總結多沉澱多分享。當然,要是能夠找到一個用來對標學習的老司機,自然是會更好些,因為這樣你就可以更有目標的成長了。

-----------------------

在公眾號「產品菜鳥匯」

回復以下數字關鍵詞看運營實操乾貨

01--《年輕人,為何要堅定地選擇做運營?》

02--《堅信運營跟對人比做對事重要》

03--《運營跟產品的五種「曖昧」關係》

04--《如何快速成長為高階運營》

05--《運營的三大職業發展方向》

06-- 《高階運營常用的3種思考模型》

07-- 《如何有效的進行跳槽》

08--《怎樣用數據分析提升用戶留存》

09--《十步成為互聯網上最稀缺的運營》

10--《內容運營月薪3000-月薪30000》


推薦閱讀:

第二屆運營人年終聚會即將召開,5大爆點待揭曉!
Papi醬2200萬拍賣會的始末思考,羅振宇的做局與造勢
為何你很擅長解題,卻從未學會解決問題?
相見恨晚!運營人馬上就會愛上的在線圖片處理工具!
新媒體運營:半年內年薪8萬漲到20萬的血淚路

TAG:运营 | 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