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大遷移(上)
導讀:普遍認為,全球範圍內出現過四次大規模的製造業遷移。
第一次在20世紀初,英國將部分「過剩產能」向美國轉移;第二次在20世紀50年代年代,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德國這些戰敗國轉移;第三次在20世紀60至70年代,日本、德國向亞洲「四小龍」和部分拉美國家轉移輕工、紡織等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第四次在20世紀80年代年代初,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把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技術高消耗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於是,30多年來中國逐漸成為第三次世界產業轉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麥肯錫、波士頓諮詢集團等專業機構以及各路經濟學家和媒體,更多是從「成本結構」(包括人力、土地、能源、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綜合成本)的角度分析全球製造業轉移,進而研判未來製造業是否會流向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國家,或是由中國迴流歐美。創新因素在全球製造業遷移過程中的重要推動作用,則並未獲得足夠關注。
◆美國:以製造流程創新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
美國承接全球產能轉移、實現製造業崛起的過程十分漫長,即使在1850年前後,美國已經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10家工業企業中的7家,也不表示美國真正成為製造業強國。在產業和技術競爭中,直到1920年前後,美國製造業才完全站上毫無爭議的世界之巔,這主要得益於美國在製造端、產品端上的全面創新。
20世紀初期的美國,四處閃動著偉大發明與偉大企業,福特的T型車和凱迪拉克的電子啟動裝置開啟了人類的汽車時代,華納兄弟的《爵士樂歌手》帶動了有聲電影的繁榮,不鏽鋼和人造樹膠重塑了美國製造業,電話和電氣化使美國的工業基礎設施全面升級。
尤其是流水線生產方式的大範圍推廣,大規模批量生產,除了能攤薄固定成本,也使大量工程師聚集在一起搞技術研發,極大推動了科技創新。而當時英國工廠的組織形態相對傳統,中小作坊是英國社會的最愛,但這類企業無法實現規模經濟和成體系的研發創新。
到20世紀20年代年代,英國與美國在製造業領域的差距已十分巨大。當時有官方數據顯示,美國的研發支出在國民產值中所佔比例高達2.5%,而同期的英國只有2%;美國土木工程師在總就業人口中所佔比例已高達13%,大幅領先英國的5%。1929年,英國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是鐵路船運、煙酒、紡織,而美國排名前三的優勢產業是農業設備與工程機械、車輛與航空器、鋼鐵和有色金屬。英國這樣一個志在全球角逐的工業大國,竟然沉淪到依靠煙酒生存。
◆日本、德國:以協作體系創新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
二戰結束以後,美國在執行復興歐洲、日本的產業規劃中,讓德國和日本優先發展鋼鐵、紡織輕工等傳統產業。但是,德日兩國不願接受這個產業安排,如果被動接受低端製造業的轉移,在未來工業競爭中將永遠跑輸美國。此後,德國和日本不僅重點發展了汽車、機械、電子等高價值出口產業,更重要的是,以高效完備的國家工業協作體系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
為什麼德國和日本能夠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中小企業群?德國將此稱為「隱形冠軍企業」,日本將此稱為「微小的世界頂尖企業」。德國和日本的產業結構越來越精細化,很多公司幾十年只研究一種零件,只做一個產品,做到世界聞名,效益非常好。他們製造的產品,是基於自己看準的市場而磨鍊出的獨有技術,這些「隱形冠軍企業」不追求做大,而是力求成為具有某種世界第一的「唯一企業」。至今,中國很多高端製造業若不採用德國、日本的關鍵材料和核心零部件,比如航空玻璃、晶元、軸承、光電產品等,競爭力會大大下降。
德國、日本的基礎工業技術世界領先,這是兩國在全球製造業大遷移中始終保持贏家地位的一大根基。舉兩個例子,中國稀土儲量是世界第一,但缺少技術把它變成材料。這些材料技術都是用幾十年的積累研究出來的,這些材料能做到納米級,擱在手機晶元裡面。這些都需要專門的機床設備,這些東西美國也沒有,但德國和日本有。
半導體被稱為「信息化的糧食」,製造半導體晶元要使用高級光刻機,而全球70%的半導體光刻機由日本製造,德國供應了其中最核心的光學元器件。光刻機是人類迄今所能製造的一切機械中最精密、最關鍵、最昂貴的設備,對晶片進行光刻操作時,定位精度達到0.01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的十萬分之一。
◆韓國:以產業鏈整合創新承接全球製造業轉移
在製造業產能向亞太地區轉移的過程中,中國台灣和韓國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中國台灣精於代工,韓國強於產業鏈整合,不過,不要忽視創新因素起到的作用。台灣的半導體製造水平是世界級的,鴻海精密(大陸叫富士康)組裝了幾乎所有的蘋果iPhone、iPad,台積電、聯發科則是晶元製造領域的世界級巨頭。
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由美國公司負責設計,中國台灣負責代工做晶圓廠,投資巨大,從4英寸、6英寸、8英寸到現在12寸,從晶圓製造到切割、封裝、測試,都是台灣不同的公司在做,形成一個前所未有的龐大產業鏈,佔到全球晶元製造環節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目前,台積電已經做到16納米工藝製程,大陸的華為海思、展訊一定要採用台積電的工藝製程,才能使設計出來的高端手機晶元實現批量製造。
iPhone、iPad在蘋果公司也只是「實驗室產品」,能不能變成大眾消費品,中間有很大一道鴻溝——有沒有人能夠把這個產品大規模地生產出來。實驗室設計出一個產品,然後花很長時間製造出一件樣品,這不是太難的事。但是,大規模地製造,而且要那些沒有技術背景的工人去製造,這就需要規劃的流程非常合理,設計的模具非常精確。這裡面涉及很多專利技術,這些模具都是鴻海自己設計出來的,與蘋果公司是「交叉授權」的關係。也就是說,一款產品要實現量產,就必須用到這些在生產工藝上的專利。
三星電子是韓國製造業的支柱,其國際競爭力是基於「全產業鏈」模式,即在晶元、快閃記憶體、液晶面板、平板電視、手機等全方位投資。三星「全產業鏈」模式追求的絕不只是成本優勢,更重要的是技術積累和創新突破。
「全產業鏈」模式能使韓國三星深入了解技術,實現高效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三星電子在成功掌握存儲、非存儲晶元技術後,又陸續掌握了TFT-LCD、
PDP、有機發光顯示(OLED)、移動晶元、快閃記憶體晶元等核心技術。這些技術其實從根上說都是半導體技術,這些半導體晶元技術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前面對存儲晶元技術的深度掌握,再拓展到其他晶元技術就容易多了。
微信公眾號搜索"DirectIndustry"關注全球最大在線工業展會,網羅國際前沿工業資訊!專註「工業出口外貿」,每日乾貨不停歇,我們幫助中國工業品牌成長!
推薦閱讀:
※商道|起底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如何成為全球經濟晴雨表
※接駕!歡迎【我在哈佛學經濟】新編輯!
※印度將接班中國成下一個「世界工廠」?
※一針見血:中國趕超美國究竟需要多少年?
※中國如何征服全世界或統一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