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達達與沃爾瑪的戰略聯姻:傳統零售觸網的第二條道路
雙11前夕,沃爾瑪宣布戰略投資新達達,5000萬美元,約3.36億人民幣。
這個時間點,這筆戰略投資頗有象徵意義——沃爾瑪、京東、新達達與騰訊,為一陣營,天貓、淘寶、銀泰阿里係為另一陣營,兩者都是「互聯網+」零售的新業態嘗試,但兩個陣營對未來的定義卻有著本質區別。
2014年開始,線上、線下逐漸融合,這其中,阿里投資銀泰,牽手蘇寧,而京東則將到家業務交由達達整合,先後與永輝超市、沃爾瑪達成戰略合作。時至今日,傳統零售積極觸網,電子商務亦頻頻落地,原本涇渭分明的界限,最終涇渭歸流。
沃爾瑪戰略投資新達達,還有個背景:2016年,商超品類血戰一年。與服裝、3C、數碼、家電等類目相比較,油鹽醬醋茶與瓜果水產的確距離消費者更貼近,也是最高頻的品類。
在此之前,沃爾瑪在美國本土也頻繁試水,而中國市場則選擇收購1號店,試水探索。2016年的商超之戰,天貓超市、京東與1號店,血拚惡戰,最終沃爾瑪選擇結盟京東。
而更早之前,京東宣布京東到家業務與達達整合。
如此背景下,沃爾瑪與新達達的戰略結盟,水到渠成。
電商與傳統零售的對決,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網路效應,譬如偏遠鄉鎮與山村,通過網路能夠購買一線城市才有銷售的商品,現如今,電商的網路效應到了最終層級,那便是「農村電商+全球買/全球賣」;第二層是貨架與人群的無限擴大,進而實現運營效率的提升;第三個層面,則是此刻兩個陣營正在著手的,對於未來的定義——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無電不商,無商不電。
阿里與沃爾瑪的戰略,都由自身資源與優勢的決定的,也因此,有了兩個不同的路徑。
沃爾瑪與新達達的合作,可視為傳統線下零售擁抱互聯網的第二條道路。
如你所知,沃爾瑪的優勢在於,遍布全球的倉儲與採購,它在傳統零售中將運營成本降到了最低的極限——事實上,它也具有亞馬遜難以匹敵的優勢,不幸的是,我們看到電商在崛起,阿里超越沃爾瑪,亞馬遜逼近沃爾瑪,因為網路購買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習慣成自然。
新達達,哪些資源吸引了沃爾瑪?為什麼這將是傳統零售擁抱互聯網的第二條道路?
先看一組數據,根據新達達官方數據顯示,新達達已經覆蓋了全國300多個重要城市,擁有250多萬眾包配送員,服務50多萬家線下商戶,日均配送過百萬單,峰值達兩百萬單。與此同時,為京東到家在18個城市的超過30000家線下商超提供配送服務。據統計,由達達配送後,京東到家的每單配送成本下降過半。
與大多數傳統實體通過建立電商平台實現門店、倉儲、物流、宣傳等降低成本不同,作為線下實體零售巨頭的沃爾瑪,其本身優勢便在於規模化之後在門店、倉儲和物流方面積累的成本優勢,而其以門店為基站的業務推進模式,在短期內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因此,和自上而下的淘寶電商模式相比,新達達所提供的O2O配送服務,更加契合沃爾瑪建設電商生態的根本需要。
以上數據與事實,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很簡單的結論:新達達是填補沃爾瑪從門店到消費者家門這最後一環的最佳選擇。
沃爾瑪牽手新達達,可視為傳統零售擁抱互聯網的第二條道路,這與阿里對「新零售」的定義,頗有不同處:阿里的新零售,是兩端發力——前端是淘寶、天貓匯聚勢能,前端流量收攏,後端則是菜鳥網路建立倉儲、物流配送體系。前後兩端的融合後,最為關鍵的便是建立一套覆蓋全國的倉儲、物流體系,傳統企業要麼加入其中,要麼出局。
阿里的新零售,背後是「控制」,因為只有控制才能最終完成信息流與物流的無縫對接,才能做到服務的標準化與可確定。我們也看到,天貓平台下,更多的都是品牌商。
對於傳統零售而言,阿里「新零售」潛台詞是「顛覆」。阿里試圖建立起自己所主導的一套零售標準,這個標準,包括了營銷、倉儲、配送,當然,也包括金融。
新達達對未來零售的定義,是「升級」,它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助攻者」。新達達的戰略,更多的是,建立起一套覆蓋全國城市的最後一公里配送網路,而這只是傳統零售擁抱互聯網的最後一環。畢竟,無論是永輝超市,亦或是沃爾瑪,甚至其他傳統零售,它們依舊擁有自己的倉儲與商品體系,而這些資源,依舊有足夠價值。
我們所稱之為實現的一切,都是通過我們所參與的、積極的營造來顯現的。阿里陣營與新達達、沃爾瑪陣營,對於未來的定義不同,也決定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未來零售會怎樣,誰也不知道,定義之外,戰略始終是打出來的。
推薦閱讀:
※收購ARM是軟銀迄今最大也是最大膽的一筆投資
※老玩家自製魔獸世界全景展示 如此高端!!
※【互聯網流量運營研究聯盟】成立儀式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圓滿結束
※「過氣網紅」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