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討好型缺愛者的特點:對朋友討好,對愛人苛刻
對朋友非常好,對戀人非常糟。這是討好型缺愛者特點的集中體現。
在治療的缺愛者中,討好型缺愛者佔比約35%,比例很大。
上海的王小姐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當張先生在聚會中初次見到王小姐的時候,被她的純真可愛所吸引。王小姐時不時逗樂大家、還體貼得照顧身邊的姐妹勸她們少喝酒的表現,也讓張先生覺得王小姐充滿了正能量,真是標準的賢妻良母類型。只是想不明白為什麼這麼漂亮大方又善良的女士35歲了還單著。
最初的接觸中,王小姐也表現出了對張先生職業能力和思想深度的由衷讚賞,男人被誇總是很開心,遂對王小姐更佳青睞。兩個人甜甜蜜蜜得度過了大約一兩周的時間,然後事情就變得不按張先生的劇本走了。
王小姐開始表現出了孩子的一面,對張先生百般要求,千般挑剔,平均每三天就會有一番矛盾爭吵。一次張先生下班之後與同事去吃飯,手機落在單位里了。吃完飯回到單位,看到手機上有兩個來自王小姐的未接電話和一條簡訊,簡訊內容是:你這個騙子,答應過不會不接我電話的,以後再也不要給我電話了。
這是一件小事,但是這件事王小姐在之後的五個月時間裡說了50多次,每次兩個人所在的氛圍濃情切切的時候,張先生想跟王小姐關係再走近一些的時候,王小姐都會說張先生言而無信,不可信賴,還要繼續觀察。
這故事的結局並不重要,只是為了說明討好型缺愛者的特點。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如果只是朋友關係,那我多付出些沒什麼;但是如果對方想跟我交往,那當然要他付出,要經受百般考驗才行。
討好型缺愛者,用討好來應對日常生活中的各位朋友,把索愛的需求集中於追求者的身上。
在日常關係里,平安就好。在親密關係里,完美才行。
普通關係或者陌生人對他們1分好,他們會感動得很,會很想回報;如果親密關係中的對象對他們9分好,他們會反覆抱怨那1分不好,久久難以釋懷。
討好型缺愛者,往往需要經常吸引戀愛對象,而結局往往是抱怨對象不夠付出,傷了自己的心。
PS.有人提問,這種心理是如何形成的,我來回答下。
討好型缺愛者的形成,有個非常明顯的共性特徵:
原生家庭的結構非常不穩定,需要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協調家庭關係。
比如父母關係很糟,時刻處在離婚邊緣,需要小孩子來協調父母關係;
比如重組的家庭中矛盾重重,危機四伏,需要孩子來平衡各方關係;
比如有一個心理能量非常弱的父親或者母親,被家庭中的另一個成員所威脅、侮辱和虐待,需要孩子去設法保護。
在這樣的原生家庭環境里,孩子被關愛的需求從小嚴重壓抑,而關愛他人的需求被迫過早萌發。但是一旦進入親密關係里,尤其是比較安全的親密關係里,內心的缺愛需求就會蓬勃湧現,伴隨著多年來對完美照顧者的幻想,開始苛責之旅。
【關於本文】
作者:光之泉,依戀關係專家,中國最年輕心理協會法人
高級心理諮詢師,高級私人心理顧問,多年聚焦缺愛領域
微信:ilufugong
【拓展閱讀】
缺愛和抑鬱心理系列文章匯總
公眾號:源泉心理
推薦閱讀:
※【缺愛】兩個迴避型缺愛者有可能在一起嗎?
※【心理學術】心智化、 依戀理論及認識層面的信任證實
※【缺愛】逃避型缺愛者的「獨立」之路,竟變成「復仇」之路
※【缺愛】從《巨嬰國》看全民缺愛心理現象及治療通道
※自殺空間――孤獨、缺愛真的可以殺死一個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