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RI experiment Design:GLM引發的一些實驗設計要求

在確立了基本建模方法後,實驗設計就需要根據數據處理的方式進行,最重要的是,要保證構造的矩陣G是列滿秩(線性方程組超定)。對於BLOCK設計,SPM並不解構hrf函數來擬合現實,而是假設在某個任務進行時,被試任務相關的大腦激活區的bold信號一直保持一個顯著大於均值的常數值。建模方法也比較「簡單粗暴」。實際上就是檢驗哪個voxel的信號在某個任務onset到結束期間是顯著大於均值的。

而對於ER設計的實驗,就需要保證矩陣列滿秩。不同的刺激,處於hrf不同的時間線上,是帶著不同參數的,因此它比原始的基本線性模型要精細的多。

一個Hrf函數曲線一般會在t=16s的時候回歸0值。這就是說,一個心理成分引起的一次神經活動,引發的信號有8個TR的數據。如果有兩個實驗條件x1,x2,經過卷積計算,會有16個項。這16個子元素的隨機組合,構成了每個scan中信號的值。很多模型中,這16個子元素並不合併求解,而是各自作為一個參數被估計。因此,就需要足夠多的不相關的向量,保證y=GX中的G是列滿秩的。

另外一個問題,是最小二乘法參數估計時,需要求條件矩陣G』G的特徵值di,如果特徵值任何一個為0,那麼G』G矩陣就是奇異矩陣,是不可逆的,無法進行計算。實際上,任何一個di太接近0,則實驗設計被稱為ill conditioned,建模出來的效果很糟糕。因為噪音和1/di有關,而di又是隨著jittering的設置以自身幅度變化而不是以1/di變化的,因為jittering設置問題,di由0.001轉化為0.0005後,1/di就由1000變成了5000,噪音比重就會產生很大變化。因此G矩陣合理與否不是一個全或否的問題,而是一個程度高低的問題。

因此要合理地設置Jittering,Jittering並不是簡單地隨機時間,具體可以參考本部分附錄。現在給出一個既定的概率分配方法來幫助讀者進行實驗設計:

設計一個時間間隔t1,兩個刺激之間的jittering持續時間有5種可能:0*t1(16/31)、1*t1(8/31)、2*t1(4/31)、3*t1(2/31)、4*t1(1/31)。

另外如果對建模的精細化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說懷疑每一種心理成分引起的hrf函數不一致,可以用帶著三個參數的三個泊松分布擬合信號,這三個參數決定了hrf的高度,寬度和形狀。這對於實驗設計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部分附錄:

Jittering問題:隨機間隔中,嚴格構造一個二項分布分配發生概率,因為指數分布無記憶性,所以事件在每一個延遲的時候,被試無法根據以往經驗預期事件。儘管事件發生在長延遲的概率非常小,但是jittering時間無上限,就無法控制時間。這樣,前人設置了一個很有趣的jittering函數:

假如我們希望每個延遲上事件發生的概率為0.5,則事件在延遲n上的發生的概率可以表示為:

0.5.*(power((1-0.5),n))./sum(0.5.*(power((1-0.5),(1:1:n))));

圖 3.1 jittering函數的形狀 縱軸:某一種延遲出現的概率。橫軸:延遲時長。

這樣,如果我們設置延遲數量為n個,則只有在最後一次被試才能夠預期刺激發生。然而最後一次發生的概率是極低的。也就是說,延遲的次數越多越好。一般,對於腦成像實驗,建議是jittering的自由度至少為5個,這樣,被試預期刺激發生的概率<.03(三十一分之一),達到了95%置信區度,於是,對於實驗結果,我們可以說實驗效應不是由於被試受到固定模式干擾的結果。

如果是隨機安排刺激延遲,那麼顯然,隨之時間進展,被試會預料到刺激發生的概率越來越大,那麼心理成分較為複雜。

如果這樣設計實驗,就需要從新設置eprime的延遲程序,並且計算軟體的延遲時間。這對於vb編程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推薦閱讀:

Dynamic Causal Modeling:確定性因果模型(上)
複雜數據處理(下):1816-2013年拉薩年平均氣溫變化分析
Python數據分析之pandas初體驗
用R替換數據

TAG:数据处理 | 脑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