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茶前,這些問題先弄明白
茶,怎麼買?
這,是很多人內心長久以來一直有的困惑。茶葉那麼多,滿地都是坑,就想買個茶喝喝,進店一臉懵逼……
我是誰?在哪兒?要買什麼?
光口袋裡揣著鈔票是沒用的,買買買也是要動腦子的:買什麼茶?去哪裡買?什麼時候買?買多少?買回家怎麼保存?
都替你想好啦!
目 錄
1. 茶能減肥嗎?
2. 綠茶一定要買明前的嗎?
3. 哪些茶陳年了好喝?
4. 喝各種茶的最佳時間?
5. 散茶、碎茶、茶棒、茶包……怎麼選?
6. 去了原產地就一定能買到正宗茶?
7. 一次買多少量比較合適?
8.買回來如何保存?
1. 喝茶能減肥嗎?市面上那些打著「減肥刮油」的茶又是什麼?
如果你想著,反正我天天喝茶就能刮油三斤,放縱自己大吃特喝,那,你應該只能越喝越胖了呢。
喝茶的所謂減肥作用,主要是因為茶里含有茶多酚、茶鹼,這些物質會幫助脂肪分解、抑制新的脂肪長出來……但是!你要喝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茶,才能有,效,果。
(先捫心自問下,減肥的各位,你們每天能喝幾杯!)
所謂「減肥刮油」茶,不管便利店的瓶裝烏龍茶,還是黑茶或普洱,茶多酚的確不少,但一瓶喝下去,效果至多是幫助消化。是不是能減脂呢,抱歉,目前還沒有真正的科學依據可以證明。
2.綠茶越嫩越好,要喝就喝明前茶?
很多人對「明前茶」(清明前採的茶)三個字,執念特別深。
(攤手)
先來說說明前茶的好:頭採的綠茶,經過一整個冬天的積累,內含物質的確要好過其他時候,風味也就更盛,芽頭細嫩,泡出來模樣可人。
但「越嫩越好」這個說法就見仁見智了。
首先,茶好不好喝,涉及風土、品種、製法等,不光只是「嫩」一件事說了算;反過來,嫩度也有一定風險:太嫩的鮮葉對制茶師傅而言,是一種考驗,一旦做得不好,很容易就會發生過爆、燒焦。最後,如果口味比較重,明前茶對你來說可能太淡了。
其實,比起細嫩的明前茶,雨前茶(穀雨前後的茶)更為濃墨重彩,滋味別有一番,也許能為你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3.陳年是什麼意思?哪些茶越陳越好喝?
在茶葉廣告里,常常會看到「陳年普洱」,「陳年烏龍」一類的噱頭。陳年,主要是追求茶的自然熟成過程中,因為接觸少量空氣氧化所產生的新風味。很多茶都有陳年的可能性,甚至包括綠茶。
不過,紅茶和熟普洱這種全發酵茶,熟成的空間不會太大,也就是說,陳年了也不會有新的味道出現。
白茶、烏龍和生普洱則更適合陳年,時間會帶來有趣的變化,隨著熟成過程中氧化的推進,新的滋味和氣味都有可能會出現。所以這些茶買回家來,可以先不急著喝,適當開發下陳年的潛力。
陳幾年比較好呢?
白茶和烏龍在一到兩年內,都有可能發生正向轉化,白茶甚至有「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的說法。但這並不意味著,陳年越久越好:放久了會有藥味嗞出來,最好每年都試飲,才能看出其中變化是否為正向。如果香氣和味道開始走下坡路,那就不適合繼續陳放了。
至於生普洱,由於原料多為曬青毛茶,青味比較重,需要在氧化中慢慢達到平衡。所以,它的陳年過程可能會非常漫長,而且飲用最佳時間沒有唯一,每一塊生普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買回家放個幾十年(做傳家寶)也是有可能。
4.所以,喝各種茶的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
如果喝當年茶,在這種茶上市之後一個月,是喝新茶的最佳時機,大部分茶都是春末或夏初,比如綠茶和紅茶。
為什麼是一個月?
無論制茶工藝如何千差萬別,都需要這段沉降靜置的過程,來幫助茶葉逐漸趨於穩定:綠茶、紅茶和烏龍會褪去火氣,白茶完成了日晒轉化,而熟普洱則雜味散逸。這樣短暫靜置後,茶的風味更純凈。
如果喝陳年茶,譬如白茶、烏龍和生普洱,在次年或者二年去嘗一下茶葉的變化,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5. 散茶、碎茶、茶包……傻傻分不清楚,我應該怎麼選?
碎茶么,基本可以不用考慮啦。除非你買進口的印度或者斯里蘭卡碎茶,本身製作工藝有切碎要求。否則,國內買到的中國碎茶,基本就是低等級品咯。
中國茶最大的門類就是整葉散茶,不過買中式茶真的是件技術活,如果是小白,往茶葉店一站,基本懵逼。不過,想「偽裝」行家不是不可以,買茶前先要求泡個茶,再對滋味和葉底作出自己的判斷,反正也不是強買強賣。
而國外普遍流行的茶包,可以理解成茶葉的快速萃取版本。好茶包,常常會使用優質切碎茶,能迅速萃取茶湯,加上出品穩定、攜帶方便,是辦公室和旅行中的不錯選擇。當然,以優質散茶的標準去要求它,未免有些太苛刻了。
6.每到清明,就有許多人組團去西湖找茶。那麼,去了茶的原產地,就一定能買到正宗的茶嗎?
當然不一定。
很多人都會選擇在產茶季去當地購買,認為眼見為實的東西更靠譜。而事實上,選茶這件事,很難講。
究其原因,最大的問題在於散茶很難通過肉眼來判斷品質,而且買茶會涉及到很多經驗以外的東西,你懂。
和大閘蟹去陽澄湖洗洗澡一樣,龍井、碧螺春這兩個早產又聲名在外的品種,都難逃「外地鮮葉本地做」的陷阱。
被坑的概率,真的很高。
就算真的是本地茶葉,從採摘時間、天氣、風土、制茶到後期的拼配,都有千差萬別。別看外貌區別不大、價格葉差不多,但究竟哪個才是好茶,恐怕還得多積累知識(比如看企鵝吃喝指南呀),才能慢慢有自己的判斷力。
7.買多了怕浪費,買少了又不甘心,那一次買多少量比較合適呢?
一般來說,當年喝的茶(比如綠茶、白茶乃至烏龍),建議分批購買,尤其綠茶氧化得特!別!快!一個月內喝完的量,比較安全。如果商家倉儲條件比較穩定,那麼每次都喝到最新鮮的茶葉也是有可能。
獨立包裝並且有密封的西式茶包,或者真空鐵觀音茶袋,就比較少有保存問題。但是茶葉製作完成後,仍然會進入氧化和醇化期,想要喝最新鮮的風味,還是建議在生產日期半年內儘快喝完。所以,對於這種茶,可以預估半年消費的量進行購買。
8.那茶葉買回來後如何保存更好呢?
和之前討論茶葉的最佳飲用時間一樣,存放也可以分當年新茶和準備陳年的茶兩種。
對於當年新茶,專業做法是使用脫氧充氮加冷凍,可以讓綠茶鮮度維持一年以上——呵呵,對普通人而言,好像並沒有什麼卵用,而且只針對沒有開過包裝的茶。如果是自己買的普通散茶,密封好放冰箱冷凍(注意,不是冷藏),能延緩茶葉的壽命。
另一種,是準備陳放的茶。這種茶需要呼吸換氣,在陳放的過程中逐漸氧化,所以如何讓氧化健康而持續地進行下去,就是保存的首要訴求。
如何做到呢?
通常,建議原包裝(如果沒異味的話)直接置於防潮避光處;單獨放錫罐里也可,但生普洱最好保持原簍。陳年的茶,在喝之前可以稍稍鑿碎,放入紫砂罐醒茶一段時間,就像喝葡萄酒前,需要醒酒一樣。
最後,回答一個問題:拿著這篇Q&A去店裡,就不會被坑了?No...(對,就是這麼實誠)能否買到好茶,說到底,還是與知識、經驗成正相關,(多看企鵝吃喝指南)努力漲姿勢才是正經事!
文|edward
編輯|blublu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