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和幸福之間需要智慧做橋樑(鑒讀)

作者:青少年財商教育平台

來源:青少年財商教育平台

鏈接:財富和幸福之間需要智慧做橋樑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有很多的父母,他們不是用心良苦地教育孩子,而是千方百計地為孩子積累錢財。這樣的結果只能是:讓孩子豐富了物質,貧乏了精神。財富和幸福之間需要智慧做橋樑。

近日重慶晨報報道:周末上培訓課,一個遲到的3歲小女孩為了進教室,兩次說「我有錢」。這讓同樣帶孩子上培訓課的鄭女士很驚訝,昨天,她將這件事發到了朋友圈裡,引來朋友們跟帖評論上百條。

鄭女士帶女兒到一家培訓機構上塗鴉體驗課,由於路上堵車,她們到達時,遲到了20分鐘。培訓機構的老師建議鄭女士放棄這堂課,並向鄭女士解釋:這時進去會打擾正在上課的孩子和老師;此外,課已經上了一半,孩子進去有一些沒聽到,會影響學習的效果和興趣。正當鄭女士給女兒解釋並道歉時,一個3歲多的小女孩走到老師面前,大聲說:「阿姨,我要上課。」老師了解到小女孩要上的課已經開課20分鐘了,告訴小女孩,現在不能進去,只能約下次課了。然而,小女孩卻有些生氣,大聲說:「阿姨,我有錢。」鄭女士抬起頭,她看到一個扎兩個小辮子、穿格子襯衣、看起文文靜靜的小女孩站在老師面前。老師解釋了有錢也不能進教室,小女孩走了出去,但沒過兩分鐘,小女孩又來了。「老師我很想上,我有錢。」小女孩再次說。老師再次拒絕了他,小女孩只得又走了出去。鄭女士對這個小孩的行為很驚訝,但這位老師卻說已司空見慣,幾乎每個月都會有小孩子這樣說。「這位前台老師說自己來這裡上班很長時間了,這個小女孩不是第一個說自己有錢的小朋友,說自己有錢或爸爸有錢、媽媽有錢的小朋友已經有好幾個了。當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會說這樣的話,想讓老師來滿足自己的要求。」但這些孩子都沒能成功。「比如這次,我們實際上就是告訴小朋友,錢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可以用錢來解決。」這位老師說。

父母給孩子挖了一個「金錢陷阱」,讓孩子誤以為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該上高中的程明學習成績一直起伏很大,小夥子很聰明,但是學習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父母說他幾句成績就有所提高,不管他的話,成績馬上就下來。總體來說,成績一直處於班級中等水平。 為了能讓孩子上個好學校,父母操碎了心。他們當地有個很著名的外國語學校,因為教學質量好,進入了這所學校就相當於一只腳邁進大學。父母找人安排參加學校的入學考試,一方面也給孩子準備好了上學的「贊助費」。離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可程明的父母發現他越來越不用功了。這可怎麼得了?父母問他怎麼回事,程明一臉無所謂的樣子說:「你們不是說好準備花錢讓我進去的嗎?那我還那麼用功地學習幹嘛?」他的話讓父母氣得半天說不出話來,兒子有這樣的想法都是自己的錯呀。本來是想堅定的讓孩子好好學習,沒想到竟然會是這樣。

很多獨生子女在大學畢業後,都會選擇繼續讀研究生或是出國留學。陳菲就是這樣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帆風順,無憂無慮的被父母供養著直到畢業。當她畢業進入社會的時候已經27歲,從來都沒有獨立生活為生計操過心的她,難以適應社會的節湊,無法承受工作的壓力和工作中所遇到的挫折。於是讓父母投資開個小公司或是在父母的公司工作是她唯一的選擇,離開父母的羽翼就無法好好生活。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曾說:「我希望有兩份永久的遺產能留給孩子,一個是根,另一個是翅膀。」根指的是一個人的心性和品質,翅膀指的是一個人適應世界的生存能力。富裕的生活和安逸的環境可能會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絆腳石。父母想讓孩子有個光明的前途,就要幫助孩子建立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格,擁有獨立和自律的特質。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一路前行。

全球首富比爾·蓋茨2014年就以810億美元的財富,連續第21年蟬聯美國首富寶座。2015年比爾·蓋茨以5200億元的財富蟬聯胡潤全球富豪榜第一。這麼有錢的人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 2008年,他宣布淡出微軟的管理工作。與此同時,他聲明將把自己的580億美元財產全數捐給慈善事業,一分都不會留給自己的子女。他認為:對於站在人生起跑點的子女來說,擁有不勞而獲的財富並不是好事。財富不僅會讓兒女對生活失去熱忱,還會讓兒女減少對做事的成就感,嚴重地話,還會喪失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從而導致墮落。

人生在世,學一種生存本領才是立足於世的根本。父母只有教會孩子打天下的本領,才能讓孩子將來在社會上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否則,即使留一座金山,也會有吃空的那一天。一旦孩子對金錢產生一種依賴感,養成惰性,缺乏毅力、缺乏奮鬥的壞習慣,將來就很難立足於社會。財富沒有錯,但財富和幸福之間的關係需要智慧的駕馭。

推薦閱讀:

苦樂
商場不是戰場·人生不是比賽·成功不是高自我評價
寬容與捨棄,感悟幸福
我們追求的幸福是什麼?月亮和六便士

TAG:财富 | 幸福 | 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