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減肥,你連命都不要了嗎??
1.
朋友圈有一種類型的文章很容易火——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哈佛圖書館嗎?》、《比你聰明的人還比你努力,你有什麼資格偷懶?》,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簡而言之,這些都是打雞血的文章。
我是不反對雞血的。即便打雞血酷似打飛機,只頂得住幾天,管不了一輩子,但至少能讓人奮進一把,也算不上壞事。
可有一種雞血文章,我看一篇無語一篇,見一次舉報一次,仍然抵擋不住人們在它的號召下前赴後繼跳進坑裡,之後在坑底傷痕纍纍、追悔莫及。
這些文章的標題通常十分有感召力,它們像一根根高壓電線,刺激著讀者們懶惰的神經——
《連身材都管理不了,還談什麼管理人生?》《別廢話,穿上鞋,走出門,跑起來!》。
它們都與減肥和運動有關。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失去健康,意味著丟掉一切,沒有哪個心智正常的人會質疑這點。這讓此類文章有了瘋狂傳播的基礎。
只是,如果你認為減肥只是走出門跑起來那樣簡單,或是認為只要意志足夠堅定,就一定會成功的話,你就危險了。
有時,結局會比你想像的,還要兇險萬分。
2.
幾年前,我還是個胖子,對健身一竅不通的胖子。更悲劇的是,這個胖子看到了一篇號召立即趕快馬上走出家門跑起來的雞血文章。
胖子心潮澎湃,渾身熱浪直往上涌。他下決心要改變自己,二話不說,穿起運動鞋,上氣不接下氣,腳底板被水泥馬路震得生疼,硬挺著跑了7公里。
這還不算完。強大的意志力讓這個二貨堅持了整整一周。
到了第8天,胖子實在站不起來了。一瘸一拐去醫院檢查,膝蓋嚴重受損,拄拐,針灸,刺痛,近半年才勉強恢復。
後來又因為跑步時習慣性彎腰,第二天腰痛得在床上連翻身都無法做到,被同事架去了醫院。疼得冒冷汗的滋味,真不想再經歷第二次。
只有折騰幾回之後,才會意識到正確運動的重要性。姿勢、頻率、時長,單拎出任何一項,都足夠寫成論文,又哪裡是一句簡單的「管住嘴,邁開腿」能涵蓋得了的?
如果哪天科學家發明了時光機,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穿越回過去,把滿腔熱血想要完成減肥大計的這個胖子,按在地上打,打到手抽筋。
3.
不幸中的萬幸,我養傷沒出什麼意外,恢復了原本的運動能力,但有些人運氣則沒我這麼好。
隨便在網上一搜,太多人一時興起,傷了膝蓋、傷了腰椎、傷了腳踝、傷了手腕,幾乎所有能活動的關節都傷了一遍。
有些更是連命都沒了。運動過度猝死,每年都成了見怪不怪的新聞,每個人都在講國民身體素質差,與此同時又很少有人能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
有健身的決心,本是好事,說明你有改變自己的動力。但如果缺乏理論基礎的支持,只知道隨著性子胡搞,這樣的運動,與其說是健身,倒不如說是自殘。
疼痛,是人類進化出的防禦機制。它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你,自己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問題,麻煩查看一下。
所以,覺得不舒服,就請立即停止運動,排查原因,尋求醫療幫助。不要因為閨蜜秀了比自己小一圈的腰圍,或是基友向你展示了誘人的腹肌,你就妄想短時間內鹹魚翻身。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沒有科學支撐的咬牙堅持,都是作死。
所以我才常和人說:如果你關於健身的知識儲備為零,卻仍要硬來,那麼因懶惰導致半途而廢,對你而言相當於走了大運。
4.
記得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人總結自己的減肥經驗,他用一個字來概括:
慢。
我深以為然。
運動、減肥、健身,最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有些毫無運動基礎的人,第一次就拿出馬拉松的架勢跑步,還有些人第一次進健身房,就大重量往身上招呼。看了別人減肥前後的對比照,就羨慕得牙根癢。
這樣的人不受傷,簡直天理難容。
實際上,包括我自己在內的許多人,都陷入了一個怪圈:
受傷之前,從不關心所謂的正確動作,從不量力而行;傷身之後,才追悔莫及,才意識到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才想起要查資料,才明白原來自己的運動方式是錯誤百出。
我並不是在危言聳聽。隨便在網上一搜,就會發現被自己給坑過的人簡直不計其數:
人都是這樣,向來目前短淺。只有吃過虧,遭過罪,才會想起到網上去搜答案,才會正視自己存在的問題。
今天這篇文章,是寫給還沒吃過虧的人看的。在幻想瘦成一道閃電之前,你必須意識到錯誤運動帶來的風險。
但請千萬不要誤解我,我絕沒有鼓動人們死宅在家的意思。拿我自己來說,幾年前我還是個病秧子,今年再看,我早已是不知感冒為何物的健康男青年了。這都託了堅持鍛煉的福。
所以還是必須要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
好在網路時代,信息不對稱得以減少,一些專業的健身教練也願意將自己的心得分享給讀者。書籍與資料浩如煙海,多去閱讀,自然會形成一套正確的知識體系。
另外,請永遠對健身保持理性。沖昏頭腦的事情,一輩子都不要做,更不要為了減肥,去過度節食甚至絕食,這是最愚蠢的行為,沒有之一。
有些讀者一定會忽略這篇文章,或是沒有耐性看完基礎的健身知識。但我知道你們早晚都會掌握這些知識的,要麼通過學習掌握,要麼通過傷痛掌握。你自己選一個吧。
還是這句話:
健身之前,請先健腦。
==============================================
文章摘自我的私人公眾號。
在公眾號中回復「知乎」,為你講述一個我永遠也不會在知乎上講的故事。
微信號:mengshuhz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