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智能模型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看,「感覺」包括5種類型,分別是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感應類型分別對應於光波、聲波、化學物質、化學物質、壓力。這是人類認知世界的輸入介面,通過神經元將輸入信號傳遞到大腦,大腦經過轉換整合,產生更高層次的抽象,認知心理學上稱之為「知覺」。有了知覺,人類就感知到了世界。

人類感覺器官的接收範圍是有限的,比如人眼只能看到400~760nm之間的可見光波段,耳朵只能聽見20-20000HZ之間的聲頻信號,但蛇能接收到紅外線信號,蝙蝠能接收到12-160MHZ的聲頻信號,因此世界產生的信號是唯一的,但不同物種接收到的信號範圍卻是不同的,換句話說,不同的物種處在同一個世界,但他們腦中感受到的世界卻是不同的,生命對於外部世界的認知存在錯覺。對於錯覺有一個解釋:如果把生命當作一台計算機,那麼每台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處理能力都有一個上限,超過上限的數據只能被丟棄,經過不斷的迭代,每種生物最終選擇了適合自己上限的接收器官。

既然生命不能也不應該接收全部的外部信號, 那麼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就是有缺失的,要在信號缺失的環境中生存,必然需要一些先天能力,比如小馬生下來就會奔跑,人類生下來就能看到顏色,聞到味道,聽到聲音,缺失了某些基本能力的個體,就被歸類為殘疾,如果沒有群體的庇佑,必然會被自然界淘汰。而在先天能力中最基礎的就是分類能力,用演算法來描述就是無監督聚類。比如看到一顆樹,聽到一段聲音,人類無需任何的先驗知識即可對其分類,至於樹為什麼叫樹,歌聲的內容是什麼,這些就屬於有監督演算法(後天習得)的範疇了。天地初始,一片混沌,盤古開天地,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人類擁有了基本的分類能力,生存才成為可能。

無監督聚類演算法是什麼樣子呢?請看下面的圖:

第一幅是原始圖片,第二幅是經過k=2的kmeans演算法處理後的結果,第三幅是對第二幅圖片再次進行k=2的kmeans演算法處理後的結果。用基於距離的原理進行無監督分類,就可以將視覺信號進行初級分類。

生存之後就是發展,人類通過後天的教育完成知識的傳承,讓每一個新生命不必從頭探索就能獲得前人對世界的認知,不光是人類,甚至一些動物都有這樣的過程。這種過程是在有先驗知識的前提下再做分類,用演算法描述就是有監督或半監督聚類,或者叫做後天習得。最簡單的是父母教會小孩叫爸媽,複雜的是學習語言和文字以及閱讀。有了後天習得,生命才能不斷衍化。

智能的根源是分類,分類又分為有監督和無監督,他們的區別在於是否由智能生物(人)提前提供特徵來進行分類。完全用人來分類就是有監督,沒有或儘可能減少人的因素就是無監督。而無監督是必需的基礎能力,因為通過人來提供特徵,等於在模型和原始數據之間增加了一個夾層,模型雖然能接觸到數據,但只能用指定的規則感知數據,一旦遇到不合規則的數據,模型就會崩潰。只有讓模型自己去感知數據感知規則並完成分類,才能讓模型變得「智能」。若某個模型只能對已經訓練過的數據集做出嚴格的應對,對未知的數據存在完全失效的情形,那麼這個模型就不是智能的。

無監督的分類能力帶來一個新能力:相似的判斷。兩組數據,如果用有監督的比較方法,必然有局限性,因為需要事先指定規則,但世界是不確定的,沒有兩個事物完全一樣,甚至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時間點上也是不同的。只有通過無監督的比較方法,模型才能應對世界的變化。換句話說,世界是不確定的,生物只能用不確定來應對不確定,但凡確定的,必會失效。

有了無監督的分類能力,等於從0跨越到了1,之後就是利用無監督進化到有監督,比如告訴小孩子「樹」的名字叫做「樹」或者「tree」,小孩就能記住「樹」這個分類的定義。如何從無監督進化到有監督?我的設想是再增加一個先天能力:模仿。模仿既是動詞,也是名詞,既是原因,也是結果,既是輸入,也是輸出。父母不斷的對嬰兒說爸爸媽媽,嬰兒通過模仿學會了爸爸媽媽的發音。之後每次喊出這種聲音的時候,父母都會回應,嬰兒就在發音和父母之間建立了一種時間維度上的模仿。人類的學習過程,全部都是模仿的結果。人類不光模仿人類自身,也模仿動物、植物以及自然。從本質上講,模仿就是一種函數逼近。

所以為了感知世界適應世界,生物通過無監督的數據識別演算法(先天能力)獲得生存能力,再通過有監督或半監督的識別演算法(後天習得)進一步認知世界,最後通過模仿獲得發展能力。

綜上所述,按照我的設想,智能的模型就是下圖所示:

推薦閱讀:

凱文凱利:特斯拉市值超通用,背後邏輯在於數據
人工智慧全面加持,凡普金科卡位領跑金融科技行業
深度學習——分類之Inception v2——Batch Normalization
人工智慧與中國象棋的頂尖高手對弈的結果有哪些?

TAG:人工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