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啊!!!

前同事離職了,簽了矽谷一家公司,軟體工程師,年薪摺合人民幣,將近100萬。

100萬吶。

這位同事比我還小三歲,聰明、機敏、入職第二年就開始獨立帶團隊,讓徘徊在瓶頸期的老員工自愧不如。

他啟程去美國那天,我們幾個曾在工作中與他有交集的人,一起送他去機場。車開了一路,我們羨慕了一路。

他掩飾不住的興奮,躊躇滿志,像綠葉掩映下的鮮花。

而我們這些為鮮花送行的綠葉,只能強顏歡笑,壓住內心的焦慮,在私下裡,替自己迷惘的前途嘆一口氣。

當年的愣頭青已蛻變成可以獨當一面的火鳳凰,而自己,還是只撲騰不了多高的土雞。一想到這,再看看鏡中不再年輕的面容,驚惶、焦慮,頃刻湧上心頭。

1.

身邊比自己優秀的人,實在太多了。

打開社交網路,無論知乎、微博、還是公眾號,到處充斥著牛人。要麼週遊世界,要麼擁有前途無量的工作,要麼具備令人咂舌的知識儲備。

看著這些人充實的生活,又想起自己手頭微薄的銀行卡餘額、十幾平米的出租屋,心裡不是滋味。現實骨感得不忍直視,再遠大的理想,也敵不過房東一個漲租金的電話。

更讓人感到危機萬分的,是自己逐漸增長的年齡,和不再年輕的身體。

我的工作是碼字。有些作者年紀比我小,文風卻能如此妖冶、詭譎,我愛他們寫下的每個標點符號,只是與此同時,又會自愧不如到心發慌。

年齡逐漸增加,晚輩又紛紛後來居上,超越自己——沒有比這更讓人感到焦慮的了。

真的,我明白所謂的「倖存者偏差」,我也知道什麼叫「沉默的大多數」,我可以有100種方式勸說自己「這些牛人,在現實生活中只是鳳毛麟角」,可我卻照舊對噴薄而出的焦慮無可奈何。

2.

關於焦慮,熟人的殺傷力,遠比陌生人大。

電影明星接拍一部戲,收入1000萬,這並不會讓你太在意。可如果突然得知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堂弟出了國、或是表妹找了份頂頂好的工作,你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還有同事、朋友、同學,也許才半年未見,再聯繫,卻發現對方的小日子紅紅火火,心裡就不大是個滋味。

就像電影《3 idiots》里講的:朋友考砸了,你不開心;朋友考得比你好,你更不開心。

中青報做過一項針對青年白領的調查,34%的人經常焦慮,62.9%的人偶爾焦慮,而只有0.8%的人表示從未焦慮過。

這種焦慮感,在利益至上的社會主流價值觀面前,也許會伴隨我們10年、20年,甚至一生。

3.

壓抑焦慮最常見的辦法,是打雞血。

勵志故事讀了一個又一個,道理明白了一條又一條。雞肉啃成雞肋,雞肋熬成雞湯,咕嘟一碗下肚,依然盯著飛漲的房價無可奈何。

打雞血,就像打飛機,只能高潮一瞬,當不了飯吃。

有時下決心要努力,改變自己,完成逆襲。可沒過多久,懶惰與空虛就再次襲來。滿腔熱血也抵不過疲憊時的一句「算了吧,明天吧」。

明日何其多。

看著別人夙興夜寐、起早貪黑、堅持讀書一整年、或是堅持自學一門課程幾百天,再瞧瞧自己,用雙手雙腳也數不過來的半途而廢。你心裡有個聲音若隱若現:

努力,也是一種天賦啊。

4.

有時不得不承認,金錢和慾望帶來的誘惑,比毒品還可怕。

前段時間去周庄,住在古鎮的家庭旅館。旅館不大,三間房,門前有樹,有河,有小船。

旅店老闆有個女兒,在上海一家服裝公司上班,工資平庸,買不起房,但不願回家,想再打拚些日子。按她的話說:在大城市住過幾年之後,適應不了家鄉落後的生活。

我特別有同感。

這就像平日里蘿蔔鹹菜吃得開心,突然有一天嘗到了紅燒肉,再瞧瞧自己手中的糟糠,頓時覺得難以下咽。

見到的越多,慾望就越大。而當你無論如何,也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時,焦慮和不甘,早晚會把你撕得粉碎。

5.

所以還是要有抵禦誘惑的能力。努力拚搏沒有錯,但太過偏執,會讓人心態失衡。

人的潛能是有限的。逼自己一把,能達到的高度,就是自身的「天花板」。天花板之上的世界,更美妙、更驚艷、更絢爛——但它超出了你的能力,它不屬於你。

所以,必須要了解自己。

每個人都有天賦,拿我來說,逼我去做數據統計,還不如一磚頭拍死我,但讓我讀書寫作,尚且可行。那麼文字工作,就是我的天賦。

有人邏輯嚴謹,有人天生心思細膩,這些都是天賦。去做與天賦相匹配的工作,會讓天花板更高一些。

生活,是一門抗爭與妥協交織的藝術。抗爭,代表著不服;妥協,意味著認命。在二者間找到平衡,是終其一生的功課。

壓力大了,就哭一場,吃頓好的,聊表安慰;

受挫了,也不必一副全世界背叛我的樣子。剔除情緒,總結教訓。能爬得起來,就還有提升空間,就不叫天花板;

迷茫了,也別驚慌,至少把手上的事先做好。不迷路,又如何能到達別人去不了的地方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總有一天,你會遇到終其一生也無法逾越的障礙,遇到真正的天花板。到了這時,心態的修行,就成了對抗焦慮與不安最好的良藥。

管它什麼高樓大廈,管它什麼百萬年薪,管它什麼車水馬龍。

一人,一室,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一個我愛的人。

這就叫幸福。

==============================================

文章摘自我的私人公眾號。

在公眾號中回復「知乎」,為你講述一個我永遠也不會在知乎上講的故事。

微信號:mengshuhz

推薦閱讀:

把家搬到山頂的文藝男中年
儀式感,要有。
二〇一六年,我的數字生活方法論
演算法與生活中的決策
不要讓聚光燈效應拖住了你前進的腳步

TAG:工作 | 生活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