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木舌頭還是金舌頭?

玩音響燒耳機的小初哥,最怕的不是別人說「你這個窮X,也配聽黑膠」或者「連大奧都沒摸過的人,滾遠點」,而是:

「你這個木耳朵,沒救了,呵呵呵……」

與「木耳朵」對應的是「金耳朵」。金耳朵敏感,木耳朵遲鈍;金耳朵貴氣,木耳朵卑賤;金耳朵高雅,木耳朵低俗。

眾所周知,音響圈子裡,玄學問題比較多,以至於出現一個流傳很廣的笑話:

「用火電的力度大點,聲音偏暖;用水電的聲底偏冷,但解析力很高。水電中,以葛州壩的電音色最好;火電中,以北侖電廠的電音質最好(因為燒的無煙煤的比例最高)。同一套器材,晚上8點到10點的時候音色就感覺有點偏冷,晚上11點之後聲音明顯偏暖。後來才發現高峰電用的是外省的水電,低谷電以本地火電為主,鐵證如山……不久前,我一位朋友,國內最資深的耳機發燒友,一日試聽耳機,聽著聽著突然摘下耳機說今天沒法聽了,一定是水電站的水位又漲了,令在場其他燒友目瞪口呆!」

茶圈的玄學問題,可一點不比音響圈子少。

比如,一眾人湊一起喝普洱,嚯!老班章,冰島,南糯山(最近幾年已經不流行這些大眾情人了,俗!大咖們滿嘴都是薄荷塘、彎弓、香竹菁神馬的,聽起來就仙風道骨),這時肯定會有一位看起來最為高深莫測的高手發話:「這個茶好!茶氣足!兩杯下去,後背立馬就發汗了!」如果你是個想學普洱的小初哥,並且此時後背沒有發汗,心底一定暗暗惶恐:「我擦,高手就是不一樣啊」,然後轉念想「我多喝它兩杯看看是不是也能後背發汗」,最後喝完也沒發出汗來,心涼了半截:「唉,可能我在這方面比較沒有天賦」。

小初哥沒有想到的是,那位兩杯下去就發汗的高手,可能僅僅就是因為比他多穿了一件毛背心而已。

總之,音響界有木耳朵、金耳朵之分,那茶圈就有木舌頭、金舌頭之分。

比如,有的茶友堅信,紫砂「老壺」(包括清代老壺、民國老壺和建國後的一廠壺)泡茶比今天市面上廣泛採用電窯燒制的紫砂壺表現好。泡出的茶湯要麼香氣更好,要麼醇厚感更佳,要麼全面勝出,總之,如果你喝不出這個區別來。那肯定是木舌頭了。

不幸的是,我就經常喝不出這種區別來,而且有的時候甚至很反動地認為老壺泡茶表現不如新壺。因為很多老壺出水不好,出水不好會導致出水時間過長,而出水時間的長短,是會直接影響茶湯的濃度的。我們平時所說的泡「好」一款茶,並無玄妙,就是控制好茶湯的濃度和溫度兩個參數。而茶的滋味,看起來複雜,細分起來,無非是香氣、甜度、醇厚度、苦澀度、回甘這麼幾項。雖然理論上香氣是要用鼻子嗅出來,但這裡須要小小地例外一下,茶之香僅僅靠鼻子嗅並不準確,還是要勞煩舌頭參與進來,所以好茶要「香氣過喉」,其實就是在茶湯吞咽之後,香氣能充盈在整個口腔,尤其是從舌尖到舌根的整個舌面上都能感受到香氣的「粘著」。白居易詩里寫「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氣」是很準確的描述。

但是,很多茶友會問,為什麼你說的這些香氣,什麼花香果香啊,我一點都喝不出來?

金舌頭是訓練出來的。這和金耳朵一樣。金耳朵不是能準確分清音響系統又換了根什麼線材,而是能聽出色彩、聲部、和聲織體;金舌頭也不是能喝出「茶氣「、」水路「、「喉韻」之類,而是能分辨茶青產區是否正宗、茶葉製作工藝是否過關、沖泡技術是否到位。

就算是經過持久訓練的「金舌頭」,也有跑偏的時候,就像聲樂藝術家唱歌偶爾也會跑調破音。

有一次和茶友喝茶,茶友說:「你這個紅茶不咋的啊,發酸。」我說我沒覺著啊。後來才發現,這哥們剛剛吃完巧克力,喝白開水都覺得發酸。

推薦閱讀:

玻璃茶具如何挑選?記住這幾點,輕鬆搞定!
北京人為什麼愛喝茉莉花茶?
茶飲料為什麼在日本賣得那麼好?
普洱新茶、老茶怎麼劃分?這些時間概念,你一定要知道!
去年朋友送的普洱茶餅有一股煙味喝完後口乾,是儲存的問題還是茶本身的問題?

TAG: | 茶道 | 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