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城市與空間的九本書

應好奇心日報之邀,我梳理了一遍自己最近的閱讀歷程,推薦出九本與城市和空間相關的著作。這些書對我來說都十分重要:要麼激發了我的好奇心,要麼幫助我去探索自己的好奇心背後的那些關切。現在我把這九本書和推薦語轉載到這裡,希望也能激起你的好奇心:)

1. The Urban Revolution (豆瓣) (2003)

Author: Henri Lefebvre

城市化的迅疾過程已經讓城市空間成為我們在日常生活里再也逃不掉的名詞,但是在理所當然地選擇和確認自己之於城市的位置之前,我們是否已經對城市、空間、城市社會這些概念有足夠的理解?這本小書是法國哲學家列斐伏爾的一本代表性著作,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去重新思考城市狀況,以及反思自身在面對城市過程時的立足之處。這本書的法文版出版於1970年,在火熱的六十年代之後,卻又在《空間的生產》之前(後者是列斐伏爾最為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出版於1974年)。

列斐伏爾在書中秉持著自己一貫的歷史主義和左翼立場,對城市 (city) 和城市社會 (urban society) 做了隱喻性卻又不失精當的區分。他一方面揭示了我們的日常生活空間如何被資本和國家主導的抽象空間侵蝕,另一方面將「城市社會」這一新的形式視作一種「具象的抽象物」 (concrete abstraction),以期能夠在空間層面構築新的中心性,並基於此重塑政治和日常生活。順便提一句,書中首次提出的「星球城市化」 (planetary urbanisation) 概念借鑒了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說《基地》系列中創造的城市川陀 (Trantor),並在近幾年成為城市研究界新的前沿。

2. For Space (豆瓣) (2005)

Author: Doreen Massey

空間是整個地理學科的關鍵詞,不同的學者和流派對它有著大相徑庭的解讀方向。本書作者的學術背景可以放置於馬克思主義和女性主義兩個維度的交叉點上(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後結構思潮的影響),雙重關切有力地促進了她對空間等核心概念的反思。在這本出版於2005年的書里,作者期望能夠在關係性的地基之上構造一種作為方法的「空間」概念,然後藉助這個概念重新激活政治。激活主要在兩個方面展開:一是打破種種隱藏著的空間拜物教,比如結構主義者對空間的推崇事實上導致了空間的取消,而後現代主義者對前者的反叛只是造就了另一種同樣膚淺的時空觀;二是批判本質主義的地方/空間二分觀念(這裡被攻擊的靶子包括但不限于海德格爾、段義孚和大衛哈維的早中期著作),從而在拒斥「地方詩學」的基礎上重構空間概念內蘊的「在地聯結」和「鮮活感」。

這本書也不厚,同樣值得閱讀和重讀。我最近一次重讀是在 2015年,並且又一次花費了很寬廣的時(空)間:從三月的曼徹斯特到四月的芝加哥,再到五月的紐約,最後完成於六月的倫敦。又及,本書中譯本名為《保衛空間》,實為誤譯無疑——瑪西對阿爾都塞的結構主義框架有著深入的批判,並不會借鑒後者在圖書命名方面的「經驗」。如果說阿爾都塞的 For Marx 還可以用「保衛」一詞來翻譯的話,瑪西對空間的感情就遠非「保衛」可以概括的了。

3. The Great Urban Transformation (豆瓣) (2010)

Author: You-Tien Hsing

列斐伏爾和瑪西對城市、空間等概念的解讀主要發生在理論層面,邢幼田的這本書則構成了一個從理論通往中國城市轉型之現實的紐帶。作者在書里立足於地理學對城市空間及其轉型的關切,同時藉助了社會學、人類學的方法論和理論素材,敘述了很多城市故事,提供了很多的洞見。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論述中國的地方政府自身是如何被城市化的 (the urbanisation of the local state):與其說政府在推動城市化的發生,不如說他們在藉助這一空間機制實現自身在資本積累 (accumulation) 和領土化 (territorialisation) 方面的野心。這樣的過程卻並不由地方政府壟斷,其他各方利益主體也交織其間,構成了一幅剪不斷理還亂的現實圖景。

為了讓敘述邏輯更加通暢,作者首先在理論層面借用了德勒茲對領土化/去領土化/再領土化的論述,然後在現實層面倚重於中國城市轉型的一個空間分類(由城市核心區、外圍空間、鄉鎮飛地構成的類型學)。這裡被預設的理論和空間框架雖稍稍有損敘述的深度,但本書總的來說已經足以稱得上是了解當代中國土地政治與城市政治經濟轉型的最完美入門讀物。

4. The Politics of the Encounter (豆瓣) (2013)

Author: Andy Merrifield

本書的核心關切是時下流行的所謂「進入城市的權利」 (the right to the city) 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還有效的問題,反思的語境則是2010年以降日益流行的、與社交媒體深度結合的城市空間佔領運動——從突尼西亞到埃及,從St Paul』s Cathedral(倫敦)到 Zuccotti Park(紐約)。面對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作者返回到「故紙堆」,開始尋找應對之策。他找到的最主要理論工具是前述列斐伏爾對城市 (city) 與城市社會 (urban society) 所做的區分:如果說城市是歷史地形成了的空間實體 (entity),那麼城市社會更應該被視作一種純粹形式 (pure form),這一形式並不具有自身的形狀,而只能由其間的人類實踐共同形塑。在這種意義上,呼籲「進入城市的權利」並不能帶來重塑政治行動的可能性,而更可能繼續局限於資本-國家建構的「權利」神話里。與此相反,晚期阿爾都塞所提倡的「相遇的哲學」 (Philosophy of the Encounter) 則繼承了馬克思《政治經濟批判大綱》 (Grundrisse) 的若干思路,以及德勒茲關於「意義的邏輯」 (The Logic of Sense) 的論述,為在變化的城市境況里構建政治行動提供了新的可能方案——比如,這個框架在分析「佔領華爾街」運動時就比「進入城市的權利」框架更為有效。

5. Global Gentrifications (豆瓣) (2015)

Editors: Loretta Lees / Hyun Bang Shin / Ernesto López-Morales

Gentrification, 中文常譯作「紳士化」、「士紳化」、「中產階級化」。常常有不明真相的觀眾以為這個詞指代的空間變遷過程是一種正當的、「現代化」的、值得推崇的現象,但是在學術討論中,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這個詞首先由英國地理學家 Ruth Glass 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提出,指稱倫敦市區工人社區逐漸被中產階級接管的過程。在目前的使用中,這個概念的外延不斷擴大——根據本書作者們的觀點,只要出現了城市空間的轉型,並伴隨有對原住居民的強拆和遷移,就可以視作「紳士化」的發生,它的核心內涵是空間變遷過程中社會不公正狀況的惡化。按照這一界定,目前在我國城市中廣泛發生的所謂「城市更新」、「空間升級」、「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城鄉結合部「重點村改造」,大多都可以納入到此框架進行批判性分析。

這本書不僅在理論和經驗分析兩個層面擴展了「紳士化」研究的視野,也在方法論層面反思著西方城市理論對普世主義的宣稱。「比較城市主義」 (comparative urbanism) 在城市研究界已經喧囂了多年,但是具體該怎麼做還是眾說紛紜。這本書雖然以 gentrification 為分析主旨,但是其核心目的其實是通過細緻的案例分析和相互間對話把城市理論從既有的舒適領域裡解放出來,力圖打破殖民主義式的西方城市理論話語的霸權地位。在這本書中,各章節是按照作者姓氏排序的,這也是一個別出心裁的安排。推薦閱讀順序:Introduction - Conclusion - 感興趣區域的經驗分析章節。

6. 寰宇主義與自由地理 (豆瓣) (2009/2014)

作者:大衛·哈維

譯者:王志弘 / 徐苔玲

如果評選當代地理學界第一人,大衛·哈維的當選想必會毫無爭議,這從他前一段時間在國內講學時的盛況也可見一斑。哈維從計量革命旗手到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巨擘的轉型過程直到今日依然是學科思想史繞不開的話題,而他從1973年開始出版批判地理學著作以來的思想軌跡演進則構成了另外一支重要的故事脈絡。雖則《資本論》一直為哈維所景仰,並構成了他幾乎所有作品的底色,但是在具體的分析和寫作中,哈維的思路並沒有被馬克思的經典著作所局限。他很善於從自己的批評者那裡吸收營養,然後轉化並內化到自身的論述結構里。

比如,在這本書里,哈維以他的政治野心(尋找轉型革命政治的可能性條件)為指引,猛烈攻擊康德的寰宇主義 (cosmopolitanism) 構想及其地理學根基,最終將自己的新寰宇主義框架奠基於懷特海以過程為基礎的自然哲學之上,並重點突出了關係性時空理論(列斐伏爾也可以歸入這一理論取向中)在地理學討論中的意義。其論述過程圍繞著新自由主義、地理學意義上的惡之平庸性 (the geographical banality of evil) 以及諸如空間、地方、領土等地理學基本概念展開,這些思路對於重新理解和認識地理學很有幫助,結語部分從關係性時空角度對國家概念的重構也很有價值。翻譯雖有少量瑕疵,總體亦屬上乘。

7. 地圖集:一個想像的城市的考古學 (豆瓣) (2011)

作者:董啟章

把時間空間化,大概是這本以香港地圖為主體的小說最吸引人之處。地圖非疆域,但地圖的變遷卻又與疆域里的故事構成著對應,有時候是追認,有時候是預言。正是在這一層意義上,作者可以聲稱「虛構是一切城市的本質,而城市的地圖,必然是一部自我修改和掩飾的小說。」 但是這部小說的野心不止於此,它的時間切片選擇在了不確定的未來時刻,通過「未來的考古學」方法來重構當下的香港時空與社會。在這樣的書寫格局裡,地圖(或者說製圖術)這種「求真」的符號系統成為承載文學書寫里「作假」意圖的載體。求真與作假之間的張力更進一步通過對地理學理論的使用得以強化。

在這本小說的第一部分,如果只看目錄,你真的很難相信它竟然是一部小說:諸如「對應地」 (counterplace)、「錯置地」 (misplace)、「非地方」 (nonplace)、「外領屬性」 (extra- territoriality)、「無何有之地」 (utopia)、「完全地」 (omnitopia) 這樣的地理概念充斥其中,簡直讓人一頭霧水。通讀全書之後,回過頭重新來探究,才會明白作者如此安排的良苦用心:在真與假、未來與過去、理論與現實之間,潛伏著的是焦灼不安,焦灼著的是身份認同,而認同著的則是漂泊的「地方」。如果說陳冠中的《香港三部曲》講述了他那一代香港人的故事,那麼包括了這本《地圖集》在內的《V城系列四部曲》則描摹了董啟章這一代香港知識分子正在變化著的心路歷程。

8. 中世紀的城市 (豆瓣) (1925/2006)

作者:亨利·皮雷納

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論述歐洲城市的興起過程,但是其核心卻又似乎並不在城市本身。在皮雷納筆下,城市不是社會變遷的主角,真正重要的是商業和經濟,作為副產品的城市僅僅是一定條件下水到渠成的產物。當穆斯林在8世紀關閉地中海時,加洛林王朝恰好登上歷史舞台,這二者並非巧合——墨洛溫王朝被加洛林王朝取代,正標誌著法蘭克從海洋國家走向內陸:隔絕、封閉、沒有出口,真正的中世紀其實正是從這時候開始的。但是,中世紀歐洲在經濟上最黑暗的年代僅僅持續了一個多世紀,便迎來新的曙光。從10世紀開始,西歐進入到相對和平與穩定的時期,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商業貿易開始復興。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標誌著伊斯蘭最後的退卻,海上貿易逐漸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城市經濟的活躍。就這樣,「新歐洲」逐漸恢復了古代歐洲作為一個城市地區的基本特性:市民階級不斷壯大,貴族不斷退卻;最終,「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如果沒有伊斯蘭國家的進攻和地中海交通的堵塞,西歐經濟在中世紀前期不會如此不堪,城市也不會那樣破敗。相應地,如果沒有商路的重新開通,城市復興和後來的文藝復興乃至工業革命都是不可能的。中世紀和現代其實僅僅是一線之隔。事實上,歷史的進程從來沒有中斷。表面的巨大溝壑之下所隱藏的暗流才是社會發展的真正邏輯。只是,如果不去仔細勘探,幾乎無人會注意到那些細流。

9. 望春風 (豆瓣) (2016)

作者:格非

這是一本關於「故鄉」的書,但是它的高潮卻出現於城市化如火如荼的故鄉消失之時。據格非自己說,寫作這本書的念頭源自《江南三部曲》的溢出。也許故事的框架依然奠基於其三部曲的時空系統之中,但是當故事結束的時候,作為一個空間實體的故鄉也結束了,唯一剩下的就是這本書。在書中,第一人稱的敘事者——退休的工廠圖書館管理員趙伯渝——出生於新中國成立之後,從孩童時就經歷著時代變遷在村莊投下的各種陰影,這其中裹挾了他的母親的離家出走,也裹挾了他的父親的非正常死亡。他半生的種種遭遇都在書中以人物為線索組織起來,由他自己口述出來。故事在緩慢流淌,一直流淌到他離開家鄉、進入工廠、市場化浪潮、城市化開場,一直流淌到他遭遇面目全非的故鄉。

最後,是便通庵這箇舊時的遺存,在改造了一番之後成了他的棲居之地,成為他書寫半生回憶的地方。這樣一個空間隱喻可以做很多種解讀:它既是故鄉與回憶在當下現實的投射,也可以被視作一種在地的烏托邦,表徵著「故鄉」在實體和概念兩個層面的消逝與不可及。但是不管怎麼解讀,這個現實主義的故事其實提醒了我們去反思,在城市化的過程之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在故鄉的消逝時刻,我們在留戀什麼,又能夠做什麼?從我個人的感受來說,同樣是講城市化進程中的「鄉愁」,格非這本書比閻連科的神實主義寫作(比如《炸裂志》)多了不少嚼勁和深情。

(好奇心日報原文可參見:這些書不算簡單,但可以幫你理解「城市」)


推薦閱讀:

地球周圍的時空彎曲要怎麼理解?引力怎麼跟時空曲率對應理解啊?
從Dia Beacon看Epoch Value
想開個站,去哪買域名和空間比較好?
對跖點與中央公園
求一維到十二維的講解?

TAG:城市 | 空间 | 书籍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