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無數次在吃泡麵的時候心驚膽戰?
- 怕自己吃了泡麵好幾天都不消化?
- 怕自己的肝臟要連續工作32天才能解得了毒?(肝臟表示好累!)
- 甚至都不敢用泡麵自帶的杯碗吃面生怕胃裡面附了一層蠟?
- 甚至這事兒死了都沒完,因為多吃泡麵就會多攝入防腐劑,所以你怕你一百年後死了連屍體都不腐爛?
《震驚!吃泡麵肝臟要連續工作32天才能解得了毒!》
《最新發現!常吃泡麵死後屍體都不腐爛!》
這一類型的文章都超級害怕簡直想下一秒就衝去醫院做全身體檢?
泡麵黨!你們是時候放心吃泡麵了!因為技術型吃貨要闢謠了!謠言 I:泡麵杯內層有一層蠟!長期吃泡麵的話,那層蠟會粘在胃壁上,導致死亡!
真相:其實泡麵杯內層沒有用蠟的。
如果你發現,杯子是泡沫塑料或者薄塑料材質的,那麼一般用的材料是聚苯乙烯塑料(PS)。比如說下面這種:
如果是紙質的泡麵杯,則內側一般會用一層聚乙烯(PE)鍍膜來增加防水性,比如下面這種。也有人說聚苯乙烯會放出有毒物質危害人體,其實這也是謠言。聚苯乙烯的塑料杯至少能抵抗 95℃ 的高溫。超過這個溫度,塑料杯可能會發生軟化變形,影響使用。但這種軟化的過程中並不會有所謂的「有毒物質」放出。現在確實有更好的材質(比如聚丙烯等)可以使用,而且由於聚苯乙烯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力軍」,所以淘汰聚苯乙烯的呼聲也一直很高,但這並不證明這種東西會危害人體健康。
而後一種「聚乙烯鍍膜」的紙餐盒就更可以放心了,因為它的熔點在 110℃ 左右,即使是剛出鍋的開水,也奈何不了它啦。
而且,對於這個謠言還有一點很值得吐槽。那就是,即使真的吃蠟,蠟也不會黏在胃壁上。平時我們吃的蘋果、葡萄等水果,表面都會有一層天然的蠟,對植物起到保護作用。有些糖果也會在外面塗上棕櫚蠟。所以我們平時不知不覺就會吃下去一些蠟。但我們吃下蠟之後,它要麼被消化吸收,要麼直接被排出體外。並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不良後果。謠言 II:吃一包泡麵需要肝臟解毒 32 天!油中添加的 BHT 有毒,會傷害人體。
真相:這種說法根本沒有證據支持。BHT 的全稱是「2,6-二叔丁基對甲苯酚」,是油脂里常見的抗氧化劑。所謂抗氧化劑,就是防止油脂發生氧化的物質。如果油脂中沒有抗氧化劑的話,就會很快酸敗,吃了酸敗的油,不僅會影響營養吸收,而且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而像 BHT 這樣的抗氧化劑,目前 FDA 和中國都有嚴格的限量標準,可以說,只要在限量範圍內,就可以安全食用。
謠言 III:3 分鐘的泡麵在體內 32 小時都不消化!
真相:這個謠言來自一場 2011 年的 TED 演講。
演講的主講人是媒體從業者史蒂芬妮·巴丁(Stefani Bardin)。她和醫生布雷登·郭(Braden Kuo)合作進行了一個「膠囊內鏡」攝影項目。
(上圖為 Stefani Bardin)什麼是膠囊內鏡攝影呢?大家對手機攝像頭很熟悉,膠囊內鏡就是一個做成膠囊形狀的微型攝像頭,只要把這東西吞到肚子里,它就會對消化道進行拍攝。對於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斷來說,這個東西非常好用。在這個項目裡面,他們找來了 2 個志願者,讓志願者吃下兩組不同的食物,分別是速食麵(代表加工食品)和手工製作麵條(代表天然食品),然後吞下攝影膠囊,拍攝它們在人體內的消化過程。
↑ 這就是他們用的「攝影膠囊」↑他們聲稱,在 32 小時後,手工製作麵條已經完全消化,而速食麵似乎還能看到一點點形狀。所以就得出了「天然食品」比「加工食品」更容易消化的結論。
(食用 32 小時後攝影膠囊拍攝的圖像)實際上,這個項目,把它作為一個「實驗」實在是不嚴謹,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
第一是它的樣本數太少,只有 2 個人,再加上每個人不同時間的消化能力都不一樣。這使得結果完全可能是基於某些隨機的因素,而沒有普遍的意義。
第二是它也沒有給「完全消化」做嚴格的定義。到底消化到什麼程度算是「完全消化」?需要到達胃,小腸還是大腸?這使得實驗結果缺乏說服力。
這個實驗其實更應該被定性為「行為藝術」。它是用實驗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於「加工食品」的態度。行為藝術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媒體把它曲解為科學研究得出的結論,就有問題了。
這個項目還有個很大的 Bug,聰明的你一定已經發現了:目前的攝影膠囊電池容量也只能做到 8 小時連續拍攝,他們是怎麼得知 32 小時以後的結果的?在演講中這一點似乎並沒有提到,但這其實挺重要的。最後一點要說的是,就算泡麵真的被證明比起普通面更不容易消化,那也無法說明泡麵會危害人體健康。不然的話,像金針菇,膳食纖維這些東西都不容易消化,我們都別吃得了。
謠言 IV:油炸面里放棕櫚油,長期食用對身體有害!
真相:棕櫚油是目前全球需求量最高的油種,廣泛應用在食品加工中。可能您之前沒有聽說過它,這是因為它很少會在超市裡作為烹飪用油出售,但在食品工廠中,由於這種油成本低,而且有非常出色的熱穩定性,所以非常適合做油炸食品的加工。
由於飽和脂肪含量較高,它目前也被用作代替人造黃油(PHOs)來降低反式脂肪酸的風險。
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食用油,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它會比別的食用油更「壞」。只是從營養攝入的角度來看,如果吃太多棕櫚油,就相當於攝入了過多的飽和脂肪。這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的發病率。
飽和脂肪並不能說是「危險」,只是說並不是很健康,不宜攝入過多而已。謠言 V:泡麵里全都是防腐劑!那些防腐劑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影響!
真相:大部分泡麵里其實沒有防腐劑。
首先,泡麵的麵餅里不可能有防腐劑。為什麼沒有呢?很簡單。在經過油炸之後,麵餅的水分已經少得可憐了。這點點水完全不夠微生物的生存。所以,沒有微生物能夠在泡麵餅的表面上紮根下來,當然就不用加防腐劑啦。
對於調料乾粉、蔬菜乾這類「干調料包」,也是同樣的情況。它們含有的水分太少了,即使不加防腐劑,也不會腐壞。商家肯定不會願意加防腐劑,因為加防腐劑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呢。
對於那種半固體或液體的醬料包,有些會添加一點防腐劑,但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因為大部分醬料包在出廠之前都會進行輻照滅菌——利用紫外線或者伽馬射線照射產品,徹底殺滅細菌。所以也沒有用防腐劑的必要。即使添加了防腐劑,只要是在國家允許的限量範圍內,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這一點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跳轉鏈接在下方:
關於食物防腐劑,你的誤解有多深? - 技術型吃貨 - 知乎專欄
所以,因為防腐劑的原因而不敢吃泡麵,那真是大可不必。----------------------------------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技術型吃貨」,和我一起做 Food Geek 吧。
推薦閱讀:
※Live:關於食品,你需要的糖與脂的平衡。
※世界上第一塊「無雞雞肉」誕生,肯德基會大規模採用這一技術嗎?
※反式脂肪好可怕?其實,不是所有的奶精都是壞妖精
※奶白色的湯是怎麼做出來的?真的會「營養翻倍」嗎?
※解凍食物,你用對方法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