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何為大學之道,何為明德,何為新民,其中有什麼邏輯?

最近在背大學,不是很理解,特來求助大神


大學之道是相對於小學,可理解為做人的道理,修身的道理,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總而言之就是內聖外王的一些道理。

明明德,儒家認為,天降生民,虛靈不昧,但氣稟所拘,環境所限,人生十有八九都痛苦不堪,亂了心智,迷了方向,需要歸本復源,恢復人性的明德就顯得是重中之重了。人的肉身由時空限制,各人各異,但人的本性,卻是一致,所以需要明明德,這是大學的宗旨。怎麼去做,首先是新民。

親民,就是新民,今日的種種是由昨日的種種聚集而成,人的煩惱和苦惱是昨日的種種造成的,如果每時每刻都沉於哀怨煩惱,怎麼有精力去做今日的自己,所以不如此刻起,做今日的自己。這個親民更多是態度端正和解脫昨日。

止於至善,這個好理解,可膚淺的理解為定功,知道自己的志向,好好做,慢慢來,就心安理和,世界大同了。

邏輯關係,可以用理解為,以個人舉例:今天很煩,為什麼那麼煩,光棍節還是一個人過,為什麼一個人,總結沒錢,沒權,但追求錢和權好像不是今天能解決的,於是越想越煩了,這是今日很煩的表面原因,但是本質上是沒有恢復到人的本性上,沒有弘揚自己的個性,這就是明明德,於是知道了問題的本源,但怎樣解決?首先要態度端正,積極向上,這就是新民。然後就是止於至善,這就是方法論了,止,適合而止的止。格物致知誠意心正修身治國平天下就是不同的階段不同目標,有的是並行,更多是串列了。


建議參照南懷瑾《大學微言》。

南師說: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就是佛家得自覺,覺他,覺性圓滿。我覺得非常貼切,茅塞頓開。


對照《中庸》,可能更有利於理解。

《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明明德即「道」,新民即「教」,止於至善即「中庸」。

性命在天,道教在人。儒家講究事在人為,自強不息,「大學」也是大人之學,成人之學,所以著重人事人道。

再對比孔子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和「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可能會得到更多的啟發。

一時腦洞


儒學的根本就是仁,或更確切的說是儒學精神: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39611/answer/155985044

中國是經驗理性,每個人都是在根據自己的人生閱歷來體悟夫子所闡釋出來的這種精神。大學也只是其中的一種體悟,和中庸,和後世諸賢並沒有根本的區別,都是諸賢針對自己所處的時代來體悟儒學精神、來發展儒學精神、來豐富儒學精神。這種體悟、闡釋、發展、豐富,甚至也可能走了彎路,並非絕對正確、不可變易、不可批評,不變的、具有永恆價值的是:積極進取、厚德載物、堅韌不拔、理性平和。

這三句話,說的簡單點:

明明德是手段,但說的還不夠,還應該加上學習反省,手段服從於目標,而後世儒者每每以手段取代了目標,標榜道德而行了惡,當誡!

親民是指向,夫子曰:天道遠,人道邇。儒學不關心什麼玄之又玄的形而上,永遠關心的是生民之福祉,談心性啥的自有道佛,時至今日,儒學已非進身之階,也非顯學,沒必要

至善則是目標,儒學的最高理想是以建大同,雖然大同只是夢想,而每次失去理性的在地上建立天國的狂熱最終都帶來了更大的傷害,但造成這種傷害的是失去理性的狂熱,是想一天建成羅馬的急功近利,我們不能因大同夢的屢屢落空就失去了仁道理想,心懷理想、腳踏實地、理性平和、堅韌不拔、積極進取,這才是儒者所當為。沒有了至善作為目標作為最高價值,本就強調實用的儒學和法家還有什麼區別?

有自己對仁的體悟是最重要的,大學中庸都是假手先賢轉了一道,沒感覺可以讀讀,有了所得還是直接讀論語為好


推薦閱讀:

《論語解構》:父子相隱,直在其中矣。
「義」不是平等嗎?讓我們從自治說起|城與邦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真的出現過人文主義?
讀《史記孔子世家》有幾處不理解的地方?
為什麼儒家沒有認子路為分支宗師的學派?

TAG:儒家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