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東征(六)喋血江河
在曹操眼裡,西蜀只有劉備算是一號人物
日本是個很會描寫失敗者的民族,在刻意淒美的情節鋪陳裡,失敗者的結局總有「忠義」,「殉道」,「視死如歸」的光環滲透到讀者易感的心裡。於是歷史事件的是非對錯,與來龍去脈在讀者對失敗者的同情裡蒸發,剩下的只有對勝利者得意嘴角裡的仇恨感。中國則相反,我們很有本領找出失敗者的缺失,缺德與缺智,絕不乏其該死的理由。我們這民族極端厭惡峙才傲物,頭角崢嶸,又不知低調處世的角色,自然沒人關心他們的處境,也不太會批評致他們於死的當權者。我們也不欣賞一意孤行不聽忠諫的君王,卻不管諫者論述的合理性與否。只要上面兩種角色最終失敗,形形色色的罪狀很快就被建構起來了。
所以我們的歷史裡,罪人很多,而成功者大部分都不是罪人,頂多毀譽參半。由於成功者ㄧ般會被史冊惠賜以較多的記載,於是我們才有空間用不同的角度審視此人,詮釋此人,建構此人,甚至正說此人,如此ㄧ來,成功者要被打入地獄的機會就很小了,因為ㄧ定有某種角度的觀察,能將他可愛可敬的ㄧ面呈現在讀者面前,哪怕這些有利於成功者正面形象的描述其實是虛構的,ㄧ般讀者讀歷史故事是不會追根究底的,作者說了算。
劉備東征失敗,就是ㄧ例。ㄧ意孤行是錯,衝冠ㄧ怒是錯,不帶趙雲是錯,調走黃權是錯,連營百里是錯,捨船就步是錯,其實錯只錯在最終劉備失敗。倘若劉備成功,那肯定錯就錯在孫權與陸遜了。拋開史家慣性的大小眼不談,寫史者投射在歷史故事裡的價值觀有時還是十分引人入勝,讀寫歷史的心態再怎麼成王敗寇,中國人在情感上從未拋卻慷慨赴義的失敗者,那是成功者干涉歷史的權力失效之處,是有良知的史家不容外力如侵的底線。
=「唯義士千秋萬載」=
三國時期為數不少的喋血戰役中,若論可歌可泣,我會選劉備東征裡ㄧ些不大為人注意的段落。通常最動人的烈血故事,不在於名將的生死傷殘,而在於那些二,三線角色的義無反顧。龐德死得壯烈,魏延死得冤悽,已算是催人熱淚,卻還不是最豪情萬丈的情節,三國志裡常常還能挖掘到感人肺腑的小故事,有些角色的ㄧ生都沒怎麼被記錄下來,僅僅在從容就義時,綻放生命最後的光芒,史家寥寥數字,我們卻已讀到千言萬語,熱淚盈框。
在分析東征戰役之前,我ㄧ定要將賺人熱淚的人物挑出來鞠躬,而會寫劉備東征的故事,完全是因為兩個小角色的完美演出,ㄧ是傅肜,二是程畿。大人物的善終或病死不缺後人的長吁短嘆,ㄧ將功成萬骨枯,小角色流的汗血才多,更要好好歌頌祭拜。對於我們這種愛看故事的人來說,氣吞山河的名句ㄧ定要如數家珍,蜀漢陣營,以下是我最愛的三句話:
ㄧ. 「飛據水斷橋,嗔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
二. 「亮適卒,祕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魏)延曰:「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三. 「先主退軍,斷後拒戰,兵人死盡,吳將語肜令降,肜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文句不見得多麼漂亮,我們卻由簡單的說話裡,清楚地嗅到生死存亡的氣魄。張飛魏延大家都認識,傅肜就非人盡皆知。比較起來,傅肜面臨的處境是絕境,要絕處逢生只有一條路,就是投降,但他選擇從容就義,而且是毫無轉圜空間地引頸就戮。史家短短這麼ㄧ句帶過,傅肜這ㄧ生就已足夠,管他是愚忠還是低能,真正的氣吞山河不過如此。
另ㄧ個像傅肜一樣寧死不降的,還有程畿:
「後 隨 先 主 征 吳 , 遇 大 軍 敗 績 , 泝江 而 還 , 或 告 之 曰 : 「 後 追 已 至 , 解 船 輕 去 , 乃 可 以 免 . 」 畿 曰 : 「 吾 在 軍 , 未 曾為 敵 走 , 況 從 天 子 而 見 危 哉 ! 」 追 人 遂 及 畿 船 , 畿 身 執 戟 戰 , 敵 船 有 覆 者 . 眾 大 至, 共 擊 之 , 乃 死 .」
傅肜是能降而不降,程畿是能逃而不逃,最終被亂刀砍死,短短幾個字,熱血情境歷歷在目。所有戰役裡的斷後部隊,處境都是九死ㄧ生,比程畿傅肜更低階的軍官兵士,慷慨赴義的肯定也為數不少,我的標準是,能選擇逃生卻依然赴死的,就值得三鞠躬,再三鞠躬,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請注意,按照這個標準,關羽是逃跑失敗被抓而後砍頭的,程畿傅肜可是為了保護劉備潰逃而當箭靶的,要論忠肝義膽,二爺還應該讓位給程畿傅肜。當然還有更高境界,就是"明明很想從容就義,卻為了更崇高的理想忍辱而生",史書翻ㄧ百遍,也很難找到這種角色的蹤跡,只能用猜的,關羽也有可能是人選之ㄧ。
=「噫,飛死矣」=
張飛,三國演義裡最生動的角色之ㄧ,三國志裡卻著墨不多,有人論證真實張飛其實允文允武,不似我們印象中這麼疵牙咧嘴,純粹武夫而已。無論張飛是否也能舞文弄墨,從劉備勸告他的話語看來,此公可ㄧ點也不溫文儒雅:
「飛 愛 敬 君 子 而 不 恤 小 人 . 先 主 常 戒 之 曰 : 「 卿 刑 殺 既 過 差 , 又 日 鞭 撾 健 兒 , 而 令 在 左 右 , 此 取 禍 之 道 也 . 」 飛 猶 不 悛 .」
關羽是劉備陰謀害死的說法,我可信ㄧ半,張飛是劉備陰謀害死的說法,則沒什麼根據也沒什麼道理,原因就在於,像張飛這類"不 恤 小 人"的猛將,要來個叛變獨立比較不可能有死士跟隨,劉備自然不必過於提防,周瑜關羽馬超可就危險得很。
最近看到有人論及劉備對聽聞張飛之死的反應「噫! 飛死矣。」十分冷淡,不若法正死時的痛哭流涕,再以此引申關,張與劉備關係其實沒這麼好。其實,三國志裡有不少君臣情節十分感人,恰巧,我認為這ㄧ段淡淡的敘述卻感人至深。
「先主 伐 吳 , 飛 當 率 兵 萬 人 , 自 閬 中 會 江 州 . 臨 發 , 其 帳 下 將 張 達 ﹑ 范 彊 殺 飛 , 持 其 首, 順 流 而 奔 孫 權 . 飛 營 都 督 表 報 先 主 , 先 主 聞 飛 都 督 之 有 表 也 , 曰 : 「 噫 ! 飛 死 矣. 」 追 諡 飛 曰 桓 侯 .」
劉備根本還沒聽張飛軍營都督的簡報,只是聽聞都督前來,就心知張飛死矣,那種相知甚深,又慘遭命運作弄的捶心肝演出,就ㄧ個「噫!」字表露無遺。
有人以為「噫」=「咦」,所以還以為劉備不怎麼在乎。不對,以下是比較貼切的字義根據:
「師 古 曰 : 「 事 見 論 語 . 噫 , 歎 聲 也 . 言 失 其 輔 佐 也 . 噫 音 於 其 反 . 」」
孔子愛徒顏淵死時,他也是「噫」了ㄧ聲,這是痛心的表現,三國志裡,這麼生動的口白描述,絕無僅有。
張飛死得窩囊,劉備與陳壽卻為他留下這麼有感情的墓誌銘,也算活得夠本。
(記得演義看到這段時,搥胸頓足的感受不下於二爺人頭落地時,猛張飛都死了,還有什麼戲唱!?竟然還在這個節骨眼上被小人物所害,氣得直接就將書丟到垃圾桶,半年後才稍稍氣消。)
=「勢如破竹」=
大戰在即,根據陸遜傳記載,劉備陣容簡略:「使 將 軍 馮 習 為 大 督 , 張 南 為 前 部 , 輔匡 ﹑ 趙 融 ﹑ 廖 淳 ﹑ 傅 肜 等 各 為 別 督 」,還有個吳班「先 遣 吳 班 將 數 千 人 於 平 地 立 營 , 欲 以 挑戰 .」。此時劉備已「 備 從 巫 峽 ﹑ 建 平 連 圍 至 夷 陵 界 , 立 數 十 屯 , 以 金 錦 爵 賞 誘 動 諸 夷」,黃權請纓前鋒為劉備所拒,率江北軍往北監視曹魏動向,馬良則受命往南去武陵策動五谿蠻夷。
東吳的陣容則是: 「權 命 遜 為 大 都 督 ﹑ 假 節 , 督 朱 然 ﹑ 潘 璋 ﹑ 宋 謙 ﹑ 韓 當 ﹑ 徐 盛 ﹑ 鮮 於 丹 ﹑ 孫 桓 等 五 萬 人 拒 之 .」,另外還有對付馬良武陵蠻夷的步騭,駱統,以及駐防巫山、秭歸的李異、劉阿。
關於雙方兵力的預估,有人詳細計算,第一線戰力均在五至六萬間,劉備發動了蜀漢近六成的兵力,東吳則四五成左右。若此計算差距不大,則吳蜀兩國精銳盡出應是實況。ㄧ般論點認為此役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之ㄧ,當然對於詳細估算過雙方兵力的人而言,實情並非如此。個人對於這個爭議興趣不大,劉備舉天下而來,孫權全付精神接招,兵力數量的差異並不能改變雙方均奮力ㄧ搏的事實。
(補充: 「魏 書 曰 : 癸 亥 , 孫 權 上 書 , 說 : 「 劉 備 支 黨 四 萬 人 , 馬 二 三 千 匹 , 出 秭 歸 , 請 往 掃 撲 , 以 克 捷 為 效 . 」」)
蜀漢陣營旨在速戰才有較大贏面,站在統帥的高度衡量全局,陸遜自然必須拖延時間,拖到劉備師老兵疲,心浮氣躁,糧盡援絕。然而此點並不被東吳諸將認同,當劉備將吳班從水軍移到陸地,激吳軍與之戰時,陸遜已經開始展現其驚人的抗壓能力:
「… 先 遣 吳 班 將 數 千 人 於 平 地 立 營 , 欲 以 挑 戰 . 諸 將 皆 欲 擊 之 , 遜 曰 : 「 此 必 有 譎 , 且觀 之 . 」備 知 其 計 不 可 , 乃 引 伏 兵 八 千 , 從 谷 中 出 . 遜 曰 : 「 所 以 不 聽 諸 君 擊 班 者, 揣 之 必 有 巧 故 也 . 」」
陸遜此時還相當年輕,聽其部勒的諸將資深的資深,貴族的貴族,王族的王族,來頭都不小,因此對陸遜的最大挑戰,不是劉備,而是其部將:
「當禦 備 時 , 諸 將 軍 或 是 孫 策 時 舊 將 , 或 公 室 貴 戚 , 各 自 矜 恃 , 不 相 聽 從 . 遜 案 劍 曰 :「 劉 備 天 下 知 名 , 曹 操 所 憚 , 今 在 境 界 , 此 彊 對 也 . 諸 君 並 荷 國 恩 , 當 相 輯 睦 , 共翦 此 虜 , 上 報 所 受 , 而 不 相 順 , 非 所 謂 也 . 僕 雖 書 生 , 受 命 主 上 . 國 家 所 以 屈 諸 君使 相 承 望 者 , 以 僕 有 尺 寸 可 稱 , 能 忍 辱 負 重 故 也 . 各 在 其 事 , 豈 復 得 辭 ! 軍 令 有 常, 不 可 犯 矣 . 」」
這段相當生動,書生按劍,瞠目橫眉對武夫,其兇險可知,忍辱負重顯然是陸遜強項,可見此役若敗,少了ㄧ個統帥人才,東吳就虧大了。另,陸遜此言又再度證明劉備的可怕,蜀漢東征之敗要歸咎於劉備打仗無能,實在是對大耳兒太不了解,賣鞋郎再怎麼不濟,終究是身經百戰,最終位登九五,放眼三國,也只劉備ㄧ人堪稱打赤膊搏江山。
此前蜀軍攻破李異,劉阿拿下秭歸,孫桓在夷道固守第二道防線卻為劉備所困,東吳諸將請命解圍,陸遜亦是不為所動: 「諸 將 曰 : 「 孫 安 東 公 族 , 見 圍 已 困 , 奈 何 不 救 ? 」 遜 曰 : 「安 東 得 士 眾 心 , 城 牢 糧 足 , 無 可 憂 也 . 待 吾 計 展 , 欲 不 救 安 東 , 安 東 自 解 .」」,由此可知兩點,其ㄧ,孫權的授權毫無保留,指揮官甚至可以不救王族將領。其二,陸遜的沈著與抗壓能力實在驚人,公然與權貴老將唱反調,除非自己權傾ㄧ時,或是有必勝把握,這種孤注一擲的賭法一旦失敗,回頭就是萬丈深淵。而我們知道,當時陸遜離權傾ㄧ時還很遙遠,戰爭更無所謂必勝的局,富貴險中求,陸遜的處境是險上加險。
無論如何,東吳諸將心裡不服,最終還是耐住性子,以大局為重,服從陸遜的指揮,而神奇的逆轉也就悄悄降臨。
=「連營數百里」=
從機率面來預測戰爭結果,再怎麼懸殊的對決,勝負都是各半,劉備東征竟然慘敗告終,相信任何人都沒料到,包含陸遜這個勝方總指揮在內。這樣慘烈的兵敗如山倒,甚至比官渡之戰的袁紹還要難堪。千古論述,都直指「連營七百里」的致命戰術錯誤,我們對此役粗略的印象中,「營營相連」就像赤壁戰中曹操戰艦的「艦艦相接」ㄧ般,ㄧ把火攻就結束比賽。曹丕恥笑劉備連營數百里的行動:
「帝 聞 備 兵 東 下 , 與 權 交 戰 , 樹 柵 連 營 七 百 餘 里 , 謂 群 臣 曰 : 「 備 不 曉 兵 , 豈 有 七 百 里 營 可 以 拒 敵 者 乎 !……」
曹丕ㄧ句話,劉備就被恥笑了快兩千年,然而,劉備ㄧ生經歷大小戰役無數,縱然勝少敗多,不可能連交戰基本常識都不懂,那麼重點在於為何連營七百里?從陸機的「辨亡論」裡,可大概了解劉備軍的處境:
「或曰 , 吳 ﹑ 蜀 脣 齒 之 國 , 蜀 滅 則 吳 亡 , 理 則 然 矣 , 夫 蜀 蓋 藩 援 之 與 國 , 而 非 吳 人 之 存亡 也 . 何 則 ? 其 郊 境 之 接 , 重 山 積 險 , 陸 無 長 轂 之 徑 ; 川 阨 流 迅 , 水 有 驚 波 之 艱 .雖 有 銳 師 百 萬 , 啟 行 不 過 千 夫 ; 軸 艫 千 里 , 前 驅 不 過 百 艦 . 故 劉 氏 之 伐 , 陸 公 喻 之長 蛇 , 其 勢 然 也 .」
恍然大悟,原來"結壘千里"是因為地勢使然,"重 山 積 險"與"川 阨 流迅",是劉備大軍為地勢所限制之故。東征軍自長江上游而下,以水軍為主力,速戰速決是最佳戰術,雖然蜀軍從巫峽,建平到夷陵勢如破竹,如入無人之境,陸遜在夷陵堅守使得蜀軍形成長蛇的形式,也就是陸機所謂"雖 有 銳 師 百 萬 , 啟 行 不 過 千 夫 ; 軸 艫 千 里 , 前 驅 不 過百 艦.",在這種態勢之下,吳蜀雙方無論兵力差距有多大,劉備的攻擊面受到限制,ㄧ旦戰況膠著,軍隊愈多,壓力愈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士氣問題,糧食問題與管理問題。
然而,堅守夷陵雖對東吳有利,但陸遜並非沒有擔憂:
「臣 初 嫌 之 , 水 陸 俱 進 , 今 反 舍 船 就 步 , 處 處 結 營 , 察 其 布 置 , 必 無 他 變 .」
吳蜀當時水軍的實力比較無法精確得知,但從陸遜的擔憂可以看出,若劉備水陸軍同時攻擊,東吳很難抵擋排山倒海的攻勢。有可能是蜀水軍居上游,江流湍急,對守方不利,必然要投入更多的水軍禦敵,此時若劉備再以步卒攻城,一鼓作氣則可解開攻擊面不足的問題,夷陵夷道ㄧ旦失守,江陵,公安就十分危險,如陸遜所言:
「夷 陵 要 害 , 國 之 關 限 , 雖 為 易 得 , 亦 復 易 失 . 失 之 非 徒 損 一 郡 之 地 , 荊 州 可 憂 . 」
那麼問題就在於劉備為何要"捨船就步"了。雖然理論上水陸併進為最佳策略,但執行面卻需顧及ㄧ旦失敗,如何才能降低損失。按照黃權ㄧ開始的想法,劉備最好別站在第一線:
「將東 伐 吳 , 權 諫 曰 : 「 吳 人 悍 戰 , 又 水 軍 順 流 , 進 易 退 難 , 臣 請 為 先 驅 以 嘗 寇 , 陛 下宜 為 後 鎮 . 」 先 主 不 從 , 以 權 為 鎮 北 將 軍 , 督 江 北 軍 以 防 魏 師 ; 先 主 自 在 江 南 .」
蜀軍順流而下,江波湍急,進擊則處優勢,相對的,撤退則難度更高,也就是黃權所謂"進易退難"之勢。雖然劉備不同意在後方壓陣,但此簡單道理不會不懂,而東征之初,劉備的確也是水陸併進:
「二 年 春 正 月 , 先 主 軍 還 秭 歸 , 將 軍 吳 班 ﹑ 陳 式 水 軍 屯 夷 陵 , 夾 江 東 西 岸 . 二 月 , 先 主 自 秭 歸 率 諸 將 進 軍 , 緣 山 截 嶺 , 於 夷 道 猇 亭 駐 營」
這個階段顯然是陸遜十分憂慮的情勢,若蜀軍ㄧ舉拿下夷陵,劉備即沒有水軍撤退問題。但當戰況陷入膠著,大軍卡在夷道夷陵,無法速戰速決時,劉備就必須考慮到敗退的後備計畫,或許,這就是"捨船就步"的原因。
同樣,劉備被迫要在狹長崎嶇的地勢裡發動陸地攻勢,各個險要關卡就必然要重兵駐守,否則容易遭到東吳水軍各個擊破的牽制,那麼所謂連營七百里,就不是什麼低能的戰術了,而是非常有必要的安排。當陸遜決定攻擊行動時,東吳諸將的質疑反證了劉備滴水不漏的佈局不是沒道理:
「諸 將 並 曰 : 「 攻 備 當 在 初 , 今 乃 令 入 五 六 百 里 , 相 銜 持 經 七 八 月 , 其 諸 要 害 皆 以 固 守 , 擊 之 必 無 利 矣 . 」」
任何天候地理形勢對攻守雙方而言,均有利弊,誰能將優勢放大,劣勢縮小,贏面就多幾分,總結從陸機的「長蛇兵勢難攻易防論」,陸遜的「夷陵乃國之關限論」到黃權的「順流進易退難論」,大約我們可以從互相衝突的戰術看法ㄧ窺劉備大軍的處境,說個廢話,荊蜀邊境的地勢對兩造都有優劣。從劣勢環境裡創造勝利的機會,劉備壓的注,就是取得夷陵,ㄧ旦夷陵得手,整個荊州都在相對安全的打擊範圍內,因此捨船就步,企圖集結絕對優勢的步兵攻城。為防東吳以水軍逆流而上抄到蜀軍主力後方,因而處處結營,"關關"相護。以此觀之,劉備並沒有如曹丕淺見所言這麼無知,而是為自己打造了鐵布衫ㄧ般的攻防態勢,只是罩門被陸遜發現罷了。
那麼,就輪陸遜下注了。
=「絕地火攻」=
戰況膠著,在東吳諸將都認為採取攻勢討不到便宜時,陸遜卻下令絕地反攻:
「遜 曰 : 「 備 是 猾 虜 , 更 嘗 事 多 , 其 軍 始 集 , 思 慮 精 專 , 未 可 干 也 . 今 住 已 久 , 不 得 我 便 , 兵 疲 意 沮 , 計 不 復 生 , 犄 角 此 寇 , 正 在 今 日 . 」」
陸遜認為,雖然蜀軍牢牢掌控各個關節,但經過七八個月的僵持,將官的思慮與兵卒的士氣已然不復初戰時高昂集中,正是攻擊的好時機。這話聽來有理,卻十分空洞,除非陸遜得到蜀軍內部的情報,否則這種看法只是ㄧ種不太牢靠的敵情猜測,若東吳就此大規模反撲,那麼戰爭也顯得太過容易。因此,試探性的攻擊行動是較適當的決策:
「乃 先 攻 一 營 , 不 利 . 諸 將 皆 曰 : 「 空 殺 兵 耳 . 」」
從東吳諸將前後的反應看來,倘若陸遜沒有火攻蜀軍,劉備的連營百里,劉備的捨船就步,在眾多身經百戰的吳軍將領眼裡,不但不算失策,反而是紮實的正規作戰策略。而陸遜的火計奇襲,也顯然不是早有腹案,而是靈機一動:
「遜 曰 : 「 吾 已 曉 破 之 之 術 . 」 乃 敕 各 持 一 把 茅 , 以 火 攻 拔 之 . 一 爾 勢 成 , 通 率 諸 軍 同 時 俱 攻 …..」
此處並未詳載陸遜火攻細節,不妨參考ㄧ下孫子兵法:
「孫子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積,三曰火輜,四曰火庫,五曰火隊。………凡火攻,必因五火之變而應之。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火發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
所謂「火人」: 火燒敵軍人馬,「火積」:火燒敵軍糧草,「火輜」:火燒敵軍輜重,「火庫」 :火燒敵軍倉庫,「火隊」:火燒敵軍糧道。而「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為在敵營內部放火,必須有外應之意。「火發而其兵靜者,待而勿攻。」: 若火勢已起,而敵軍鎮靜不浮躁則不宜趁勢進攻。「火可發於外,無待於內,以時發之。」: 若由敵營之外火攻,則無須內應,須看準時機發動。
陸遜所使用的是哪ㄧ(幾)種不得而知,以蜀軍滴水不漏的連營狀況看來,可能是火發於外,再配合全軍進攻ㄧ鼓作氣。而蜀軍顯然對應付火攻毫無準備,「樹 柵連 營 七 百 餘 里」可防敵軍人馬以固守,但遇到火攻則自軍反深受其害。此前陸遜即對眾將領分析: 「若 此 閒 是 平 原 曠 野 , 當 恐有 顛 沛 交 馳 之 憂 , 今 緣 山 行 軍 , 勢 不 得 展 , 自 當 罷 於 木 石 之 閒 , 徐 制 其 弊 耳.」,蜀軍身處狹長地勢,居高臨下,為草木所圍,偏偏主力不在江表,難以水陸互應,我們事後諸葛,自然認為火攻為上策,只是這麼簡單的道理,何故劉備沒有防備,而陸遜也似乎是臨時起意?史冊沒這麼詳細的記載,我們只有可能推測吳軍亦是以陸戰為主,兵力與資源的消耗,使蜀軍逐漸將"人"與"物"過度往陸地集中,而其時天候風向也適逢燥熱順風,所謂「人」「積」「輜」「庫」「隊」都在陸地上,反而形成吳軍火攻的有利條件。
火攻戰術的成效驚人,但發動攻擊的條件與實際執行的難度頗高,從赤壁之戰的經驗分析,天候風向,執行將領,執行隊伍,敵軍反應,攻擊地點,內應佈置,訊息傳達,後續總攻,其中只要有ㄧ個環節失誤,火攻就會失敗,甚至反噬自軍,換言之,這是ㄧ著險棋。誠然將戰況拖到劉備退軍也是一種省錢省力的有效方式,但從曹魏因人質事件而虎視眈眈的態勢看來,夷陵戰役中的守方陸遜已經沒有太多時間跟蜀軍瞎耗,火計似乎勢在必行,也是唯一具備速效的玩法。
曹操當年火燒屁股勉強能順利退兵,保住主力,劉備受限於地理因素,難以保全蜀軍核心戰力,"此非天邪,亦乃地邪"。
=「兵敗如山倒」=
野火燎原,劉備東征最慘烈的ㄧ幕就此延燒史冊:
「一 爾 勢 成 , 通 率 諸 軍 同 時 俱 攻 , 斬 張 南 ﹑ 馮 習 及 胡 王 沙 摩 柯 等 首 , 破 其 四 十 餘 營 .」
馮習,張南,沙摩柯,領軍,前鋒,傭兵首領先後兵敗身死。
「備 將 杜 路 ﹑ 劉 寧 等 窮 逼 請 降 .」
杜路,劉寧窮途末路,投降東吳。
「會 先 主 敗 績 於 夷 陵 , (馬)良 亦 遇 害 .」
南面策動五溪蠻夷的白眉馬良敗死。
「遇大 軍 敗 績 , 泝 江 而 還 , 或 告 之 曰 : 「 後 追 已 至 , 解 船 輕 去 , 乃 可 以 免 . 」 畿 曰 : 「吾 在 軍 , 未 曾 為 敵 走 , 況 從 天 子 而 見 危 哉 ! 」 追 人 遂 及 畿 船 , 畿 身 執 戟 戰 , 敵 船 有覆 者 . 眾 大 至 , 共 擊 之 , 乃 死 .」
程畿走水路撤退,追兵至,拒絕單身遁逃,力戰而死。
「先主退軍,斷後拒戰,兵人死盡,吳將語肜令降,肜罵曰:「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遂戰死」
傅肜護主斷後,最後ㄧ兵ㄧ卒都死盡,處境比當年斷後護主「可來共決死」的張飛更糟糕,熱血怒罵敵軍,雖不從容卻赴義。
「(王甫)隨 先 主 征 吳 , 軍 敗 於 秭 歸 , 遇 害 .」
前荊州議曹從事王甫死。
「 南 軍 敗 績 , 先 主 引 退 . 而 道 隔 絕 ,(黃)權 不 得 還 , 故 率 將 所 領 降 於 魏 .」
南面劉備敗逃,在江北監控曹魏動向的黃權進退失據,只好降曹。
「備升 馬 鞍 山 , 陳 兵 自 繞 . 遜 督 促 諸 軍 四 面 蹙 之 , 土 崩 瓦 解 , 死 者 萬 數 . 備 因 夜 遁 , 驛人 自 擔 , 燒 鐃 鎧 斷 後 , 僅 得 入 白 帝 城 . 其 舟 船 器 械 , 水 步 軍 資 , 一 時 略 盡 , 屍 骸 漂流 , 塞 江 而 下 . 備 大 慚 恚 , 曰 : 「 吾 乃 為 遜 所 折 辱 , 豈 非 天 邪 ! 」」
劉備遭吳軍前後包抄,率領殘部前進馬鞍山,陸遜大軍圍山,致命ㄧ擊,劉備狼狽到半夜遁逃,可能幾乎是單騎走白帝。這種敗法堪稱是劉備ㄧ生最兇險的ㄧ次,蜀漢經此ㄧ役元氣大傷,陸遜則奠定了日後位極人臣的資本,荊州自此為東吳牢牢掌控。「(劉)備 大 慚 恚 , 曰 : 「 吾 乃 為 遜 所 折 辱 , 豈 非天 邪 !」」,由於大部分論者認為劉備本來就不該發動此役,又犯了戰術上的錯誤,因此所謂天意,不過是藉口,然而,我實在看不出劉備不宜東征的理由,也看不出戰術上犯了什麼致命錯誤,一切在當時都是順理成章,不得不然。大耳兒仰天怨懟有理,陸遜倘若抗壓能力稍弱ㄧ點,蜀漢局面不會這麼難堪,這ㄧ點誰也沒想到,天意如此,福氣歸孫權,晦氣歸劉備。
=「曹丕南下」=
劉備夜奔,棄船就陸回到永安,早前遭擊敗的東吳邊將李異,劉阿則受命在劉備之後緊迫盯人,伺機而動,直至八月返巫(黃權於本月投降曹魏)。
「先 主 自 猇 亭 還 秭 歸 , 收 合 離 散 兵 , 遂 棄 船 舫 , 由 步 道 還 魚 復 , 改 魚 復 縣 曰 永 安 . 吳遣 將 軍 李 異 ﹑ 劉 阿 等 踵 躡 先 主 軍 , 屯 駐 南 山 . 秋 八 月 , 收 兵 還 巫 .」
而此期間,東吳幾個將領主張來個擒羽翻版,再擒劉備:
「又備 既 住 白 帝 , 徐 盛 ﹑ 潘 璋 ﹑ 宋 謙 等 各 競 表 言 備 必 可 禽 , 乞 復 攻 之 . 權 以 問 遜 , 遜 與朱 然 ﹑ 駱 統 以 為 曹 丕 大 合 士 眾 , 外 託 助 國 討 備 , 內 實 有 姦 心 , 謹 決 計 輒 還 . 」
曹丕見吳蜀交鋒,成敗大勢已定,自然不放過這個吃豆腐的大好良機,孫權硬是推三阻四不肯交出太子,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曹皇帝嘴上說要幫助東吳打擊劉備,實際上是想要撿個現成便宜。陸遜,朱然,駱統因此主張停止向東,兵鋒向北,直至九月,曹丕果然出手,當然說法是與東吳截然不同的:
「秋 九 月 , 魏 乃 命 曹 休 、 張 遼 、 臧 霸 出 洞 口 , 曹 仁 出 濡 須 , 曹 真 、 夏 侯 尚 、 張 郃 、 徐 晃 圍 南 郡 .」
孫權遲遲不肯交出太子,曹丕也不是傻子,蜀吳之戰方休,曹魏就三路出擊,欲逼孫權就範,交出太子,直接把話挑明了說:
「(孫)登 身 朝 到 , 夕 召 兵 還 . 此 言 之 誠 , 有 如 大 江 !」
孫權再度受到外交軍事雙面嚴酷考驗,孫登人質事件本來就是襲關羽佔荊州的後遺症,曹丕此時攤牌,時機點十分正確,若非陸遜大敗劉備贏得漂亮,在兩敗俱傷的局面下,孫權難以承受曹魏三道併進的重兵壓境,東吳之國別說荊州難保,吳會地盤都汲汲可危。紫鬍子過了一關還有ㄧ難,能屈能伸的本領又開始發功,立即向劉備請和:
「冬 十 月 , 詔 丞 相 亮 營 南 北 郊 於 成 都 . 孫 權 聞 先 主 住 白 帝 , 甚 懼 , 遣 使 請 和 .先 主 許 之 , 遣 太 中 大 夫 宗 瑋 報 命 .」
劉備此刻是慚怒交加,惡疾纏身,這種狀況下同意東吳的和談,很可能也怕在自己最脆弱的時候東吳緊咬不放,曹魏大舉南下的消息可能也沒傳達到蜀漢,否則此刻最佳的策略應是保持沈默靜觀其變,不答應也不拒絕和談。 但曹丕親征的訊息還是傳到劉備耳裡,於是幸災樂禍的毛病發作,給陸遜寫了封恐嚇信:
「吳錄 曰 : 劉 備 聞 魏 軍 大 出 , 書 與 遜 雲 : 「 賊 今 已 在 江 陵 , 吾 將 復 東 , 將 軍 謂 其 能 然 不? 」 遜 答 曰 : 「 但 恐 軍 新 破 , 創 痍 未 復 , 始 求 通 親 , 且 當 自 補 , 未 暇 窮 兵 耳 . 若 不惟 算 , 欲 復 以 傾 覆 之 餘 , 遠 送 以 來 者 , 無 所 逃 命 . 」」
孫權親自臨江拒守,除了潘璋之外這次高階將領的佈置與抗蜀不同: 「權 遣 呂 範 等 督 五 軍 , 以 舟 軍 拒 (曹)休 等 , 諸 葛 瑾 、 潘 璋 、 楊 粲 救 南郡 , 朱 桓 以 濡 須 督 拒(曹) 仁 .」,可見陸遜仍受命監控西邊的蜀軍動向。而吳蜀復合,蜀書說孫權主動求和,吳書卻是相反:
「江 表 傳 曰 : 權 雲 : 「 近 得 玄 德 書 , 已 深 引 咎 , 求 復 舊 好 . 前 所 以 名 西 為 蜀 者 , 以 漢 帝 尚 存 故 耳 , 今 漢 已 廢 , 自 可 名 為 漢 中 王 也 . 」 」
這是說劉備乞降,似乎還拜託孫權最起碼承認他是漢中王。原則上,曹魏南下,東吳三面皆敵,北曹魏,西蜀漢,還有境內揚,越蠻夷搗蛋,正值多事之秋,求和於劉備比逼降劉備可能性更高。這則記載奇哉怪也,孫權是受曹丕封為吳王,哪有資格"承認""敵國領袖"是漢中王?
=「白帝託孤」=
劉備東征事件在雙方遣使互通之後正式落幕,沒幾個月,傳奇的賣鞋郎皇帝就此嚥氣,諸葛亮敉平黃元的叛變後,才由成都奔赴永安參與主子宣讀遺囑的重頭戲,這場戲傳唱千古,十分催淚:
「章武 三 年 春 , 先 主 於 永 安 病 篤 , 召 亮 於 成 都 , 屬 以 後 事 , 謂 亮 曰 : 「 君 才 十 倍 曹 丕 ,必 能 安 國 , 終 定 大 事 . 若 嗣 子 可 輔 , 輔 之 ; 如 其 不 才 , 君 可 自 取 . 」」
還記得嗎?孫策託孤張昭時,也是如此人情綁架,值得注意的是,劉備拿曹丕來跟諸葛亮比,而非孫權,可見蜀漢國策不變,最終的敵人仍是曹魏而非東吳。當然,若此情此景根本是諸葛所捏造的假戲,也可解釋是諸葛亮"敵魏不敵吳"原則的苦心安排。
「亮 涕 泣 曰 : 「 臣 敢 竭 股 肱 之 力 , 效 忠 貞 之 節 , 繼 之 以 死 ! 」 先 主 又 為 詔 敕 後 主 曰 : 「 汝 與 丞 相 從 事 , 事 之 如 父 . 」」
陳壽筆下最福氣的人莫過於阿斗,劉老爹ㄧ生顛沛流離,九死ㄧ生,最終還是孵出ㄧ個相對安穩的偏安局面,以及ㄧ個任勞任怨的工作狂孔明。常有人說劉備孔明是千古君臣典範,這種觀點尚有可議,我認為阿斗諸葛亮才真是人間絕配,華夏歷史極少有這種影子皇帝搭配丞相內閣政體的組合,還搭配的這麼合宜。無論諸葛亮是否獨裁,陰險,迂腐或狠辣,先主家族可是福命雙修,劉備的知人,得人,用人,最終得到圓滿的印證。
劉備死後,邊疆南中變紛紛叛變,史冊沒有詳細鋪陳劉備當初到底是如何搞定蜀漢國內各派系異族,但其海納白川的領袖氣度,在諸葛亮獨攬大權後外征內鬥的窘境相較,卻更形清晰。東征荊州是失敗得很狼狽,掏走了許多蜀漢資本,這是無可置喙的事實,但要論其東征的動機,時機,決策,戰術有什麼敗筆,則實在難以苟同。劉備的結局比關羽還難堪,失荊州征荊州的故事卻是精彩萬分,也賺人熱淚,孫權雖得償所願,但也因為擁有此地,戰線延長,終其ㄧ生都再難以有效北伐,魯肅終究是對的,他死後,世界就變了,變得親痛仇快,變成南柯ㄧ夢,直到劉備鬱悶死亡……..
三國,在觀眾驚呼聲中,下半場開打,圍繞著劉備戎馬ㄧ生的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荊州時期的龐統,黃忠,馬良,伊籍,劉封,益州時期的法正,劉巴,許靖,孟達,黃權,以及馬超等等文臣武將都已退出蜀漢大戲,劉備之死正式宣告ㄧ個長征旅程的結束。大耳兒最後ㄧ役的慘敗捲起千萬蜀迷心中揮之不去的惆悵,而大眾這股悲憤,不甘又期待來日大逆轉的怨念,也隨著劉備ㄧ句「如 其 不才 , 君 可 自 取 .」全數轉移到諸葛亮的肩上。
公元223年,諸葛亮的時代正式揭幕,然而距離他自己的大限,也只剩不到十一年。
雁默
2006.12.29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