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說米其林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說什麼?

期待已久的上海米其林指南終於發布了,榜單一出,出離想像、不合口味,全場(朋友圈)嘩然。

今天的那張榜單,你或已爛熟於胸,至少也被刷了屏。如果沒有,可以拉到最後稍稍複習一下。1家三星,7家兩星,18家一星,共26家星級餐廳,中餐近八成,壓倒性佔比,粵菜為主,滬菜多在1星與必比登;西餐鳳毛麟角,日本料理「全軍覆沒」。

塵埃落定,有人歡喜有人愁,朋友圈摘(chi)星(gua)群眾,亦是全民論戰,嬉笑怒罵樣樣有。

印象里,米其林就是最「好」餐廳的標準,吃一次三星,都是萬分準備以及值得炫耀很長很長時間。米其林來到上海之前,在大眾想像中,它依然自帶光環:「米其林」即「好吃」,「指南」即「正義」。

要說清楚米其林進上海這回事,還是得看它的發展歷程。

很多人搞不懂,做輪胎的米其林,怎麼會想到跨界餐飲指南?

100多年前,私家車是個絕對的奢侈品。適逢1900年世博會,當時的米其林公司高層覺得,汽車旅行是個好營銷,於是出版了第一本「米其林指南」,不要錢免費送!內容包括怎麼換輪胎、去哪兒加油,在哪兒找旅館……但是,效果不太好。

最早的《米其林指南》

法國人嘛,跟中國人一樣,就知道吃。米其林公司靈機一動,在手冊中增加了許多餐廳介紹,沒想到一炮而紅!於是,乾脆把餐廳指南單獨劃分出來,專註於美食點評,出版書皮為紅色的「米其林紅色指南」(Le Guide Rouge)。告訴你哪裡有好吃的,就可以鼓勵你上路旅行,上路就要開車,開車當然要消耗輪胎啦,於是米其林輪胎不就更好賣了?

米其林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武器」,是它的「美食密探」軍團。他們大都來自餐飲行業,經過嚴格訓練後,成為身經百戰的美食專家。密探們隱藏身份,像普通顧客一樣去餐廳吃飯,根據餐廳的環境舒適度、服務態度、食材新鮮程度和口味來打分,最後指南中匯總評級。

這一由米其林獨創的「暗訪」形式,是米其林品牌公信力的基石。就這樣,米其林一步步爬上了世界美食之巔,是美食評論界最權威的「美食聖經」。

時至今日,米其林影響力之廣,在世界範圍內依然所向披靡。甚至可以說,米其林這本指南本身,在過去一百年,定義了高級料理,尤其是高級西餐料理的標準是什麼。

近年來,米其林卻逐漸受到其他榜單的挑戰,英國的Best 50是越來越紅了,法國人也不甘寂寞搞了個「大數據base」的LaListe,還有層出不窮的各國各地美食指南,包括線上的大眾點評、Yelp、Zagat、Tabelog,這些「列強」,都在一點點瓜分米其林曾經的版圖。

米其林自己,也飽受自己舊日優勢的掣肘。

米其林有著驕傲而純粹的「歐洲血統」和「精英口味」,挑選餐廳的標準和評價看起來越來越「政治正確」。擴展至南美、亞洲等新世界地區後,你拿這一套標準套在當地的餐廳上,常常為人所詬病「不接地氣」。

其次,米其林指南最初的目標受眾,是有能力消費奢侈品汽車的「富有階層」,這也決定了米其林評級,會把「餐廳環境」和「服務」,放在與「口味」、「食材」一樣的高度;然而,隨著米其林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看得到這本指南的人,早已從最初的0.01%的社會精英階層,變成了更廣泛的普羅大眾。評審方式與維度卻依然保持原樣,這勢必導致指南與大眾趣味的脫節,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給了Best 50這樣更注重「創意」而非「整體平均」的競爭對手生存空間。

老實說,把環境和服務放在天朝,絕對是刷掉一大批種子選手了。而素來講求排場、注重環境的粵菜,也確實有先天優勢。米其林上海,其實有點類似不少「外企」近年來的境遇:照搬模式,不(夠)接地氣。

米其林一星,一樂燒鵝

當然了,米其林這些年,也不是沒有新的嘗試,也一直在試圖突破自身限制。譬如在香港、新加坡地區首度將路邊攤、小食店納入星級體系,甚至在今天推出上海版本的同時,與時俱進推出了APP,就是在嘗試打造更加親民、接地氣的形象。但不得不說一句: Please try harder.

那麼,回到做餐廳指南和榜單,這件事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你我的手上都有太多選擇,身邊也充斥著太多無意義的信息和廣告。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上餐廳那麼多,不知道怎麼選;隨便挑一家吧,又怕撞上不好吃的。

一言蔽之,為了治好擇困難症。

類似米其林指南的,其實不在少數,Best 50、LaListe,又或者層出不窮的本地榜單,想做的都是同一件事情:

幫助消費者更容易找到適合自己的餐廳。

對於米其林來說,它的評審都是餐飲行業資深專業人士,他們將他們對優秀食材、烹飪、服務的專業理解和過去100年的經驗融合在一起,定出了一條標準的金線。

但是享受餐廳不需要懂這麼多東西的,對於客人來講,是不是好吃, 是不是吃的開心就足夠了,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個人的事情。

米其林三星不等於最好的餐廳,每個人眼中最好的餐廳可能都是不同的。如果你一直跟著米其林吃覺得很好,那說明米其林的標準是適合你的。

可能對我來講,如果喝早茶,御寶軒和利苑會是唐閣之前的選擇;如果自己想要去吃一碗黃魚面,比起阿娘面我可能更會選擇明呈或者曾經的蘭桂坊;如果外地的朋友來上海吃本幫菜,比起老正興和南麓浙里我可能更會選擇吵吵鬧鬧的老吉士;再比如吃小籠包,我可能更會選擇黃河路的佳家湯包總店,而不是遊人如織的南翔饅頭店。

說到底,還是要自己吃的開心。

但不論如何,米其林依然是全世界最首屈一指的專業餐廳指南。而它在上海的第一次試水,影響力亦是無可厚非。就這份榜單本身來看,就消費指南的作用不如品牌效應本身來得強。

米其林效應跟風吃的熱潮,就過去經驗來看,恐怕也會持續一段時日。榜單一出,朋友圈已出現多例「響應號召去吃午餐」的案例,群眾熱情還是很高漲的。

米其林進入上海最正面積極的意義,在於它會拔高本地餐飲標杆,提振消費信心,對整個餐飲業發展是件好事。一方面,有星的餐廳會努力守星,畢竟米其林的影響力輻射全球,站上這個舞台,就等於面向了全世界的客人;而沒有上榜的餐廳,或許也會有更多動力去力爭上遊入圍。

最後,祝沒拿到星的再接再厲,拿到星的努力保持,以及所有人的每一餐飯都可以吃的開心。


推薦閱讀:

米其林上海指南 唯一杭幫餐廳 其實早已是本地食客的愛了
饕餮的野望!上海米其林2017發布
東京米其林大起底
我找了個米其林外國師傅,並向他投擲了5公斤小龍蝦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挖掘古風,為英國菜正名的米其林兩星餐廳

TAG:米其林餐厅 | 餐厅 | 餐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