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上海
如約而至。
朋友圈今天被這條消息刷炸了,知乎上也一大堆邀請回答,索性根據自己回答的內容開一發專欄。當然進行了進一步的情報收集,也增加了自己的感悟
研究了一下午米其林上海2017APP。(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米其林上海APP)
米其林,對於美食到底是什麼概念,在這裡不再贅述,總之這是一件很見仁見智的事,有小資熱衷於收集米其林上的星星,有更資深的饕餮客卻留下一句並不見得多高明的評價。
總得來說,都是瞠目驚舌的貴,動輒RMB人均2000以上的消費,米其林某些程度上變成了一個裝逼的代名詞。
其實如果你熟悉米其林,你就知道,米其林主要針對的對象是遊客,入選三星的標準在於:「值得你專門為這家餐廳去這個城市旅行。」因此這次上海米其林的推出,也是米其林全球戰略的一部分,是米其林旅遊拓展亞洲市場做出的努力。對於愛好美食的小夥伴們來說,其實早就迫不及待了,作為全世界最自信的美食過度,米其林的旅行指南上,怎能沒有中國?(香港和澳門已於近年推出。) 第一批店唯一的三星唐閣,恰巧就是一個各方面都十分米其林的店,簡直是專門為了拿星而開設的,出色的地理位置,私密的空間,只有六桌客人以便大廚呈上最具有個人特色的美食,這當然和那些做流水的店不一樣,所以唐閣能夠入選,在於它足夠「米其林」
看看這精美的擺盤?頗似CCTV廚王爭霸里中外廚王一道道精美的比賽作品,我家老爹曾經評價過:看上去並不好吃,然而,這就是國際通行的美食標準。
二星一共7家店,三家西餐略去不提,比較意外的是「喜粵」,米其林上海的說明裡,特意指出了它可能是全球最便宜的一家米其林二星,人均80的價格就可以享受米其林級別的夢幻美食享受,我好怕蜂擁而至的食客影響它的水準。不過看他們那些讓人垂涎欲滴的菜品,不說別的,這味皮色金黃的脆皮乳鴿以及肉汁飽滿到快要滴出來的叉燒就顯得比指南上的其他幾家粵菜更讓人食指大動,看來以後「殺」上海米其林,對大多數人來說,喜粵必然是第一選擇。
其他三家中餐店光看招牌菜圖片(蝦餃,熏魚,海參),就能看出是兩家粵菜一家滬菜,粵菜繼續以他的精緻性領跑。
一星一共18家店,西餐只有兩家,但是主打日餐的並非一家沒有,老乾杯就是以正宗和牛和高檔日本食材為號召的餐館,在一星店裡,大董和利苑各有兩家店上榜,其實這種符合國外評審口味的連鎖店,在我心裡最多也只是比有一星的鼎泰豐略好的貨色。比較好笑的是,我嚴重懷疑米其林的評審或者APP製作者們為了偷懶根本沒對比連鎖店兩家之間的異同,而是把同一家的菜圖片稍做處理,就一下給了所有分店一星。不過想來也是,反正你去大董都要吃那聞名到奧巴馬夫人米歇爾都要品嘗的脆皮烤鴨(在大董的兩家店推介圖片里都出現了這個)
而到了主打粵菜的利苑,一般人吃粵菜,總要點叉燒和燒鵝,以及各式的粵式點心的么。(在利苑的兩家店推介圖片里都出現了這個)不過說實話,比起喜粵,這份叉燒對於我來說,吸引力就遠遠不夠,我自己用李錦記的叉燒醬,也能完成這個水準。
其他很多家店,本幫菜和江浙菜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在一星餐館裡,江浙口味毋庸置疑的佔據了大部分榜單,老字號老正興能上榜,更說明了其實本地老字號還有很多潛力可挖。
老正興的這道油爆河蝦,一瞬間就點燃了我對上海本幫菜的所有美好回憶,大家還記得《舌尖上的中國》里對油爆河蝦的介紹么?過油,只要30秒,對滴,只要30秒,蝦的須殼已經酥脆,鮮美的河蝦肉像蝦仁一樣直接彈進你的唇舌間,或許還帶有一點兒濃油赤醬的回甘,這道菜,端的地道。
說到底,這不過是第一批名單,從地域分布上來看,米其林的評審們主要足跡還是在黃浦區,尤其是新天地附近,至於具體怎麼評價,我只能說:既然米其林標榜自己是旅行指南,那麼下次到達上海的話,先讓我的胃卻做一場饕餮的旅行再做評價吧。另外,不僅是這些摘星的明星餐廳,這一份米其林上海2017,還很貼心的推出了畢比登推介和米其林推介,讓初到上海的旅人,有100多家餐廳可以選擇。這裡面既有大眾,老派的大壺春,阿娘面,功德林,綠波廊,也有包羅萬象的世界美食。總之,米其林上海2017,你也可以把它當作一份充滿裝*范兒的「大眾點評」。
推薦閱讀:
※東京米其林大起底
※我找了個米其林外國師傅,並向他投擲了5公斤小龍蝦
※【Dinner by Heston Blumenthal】挖掘古風,為英國菜正名的米其林兩星餐廳
※在世界盡頭的米其林餐廳里就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這可能是東京最有親和力的米其林三星餐廳,因為主廚實在是太能瞎扯了……
TAG:米其林餐厅 | 美食 | 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