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獸】為什麼你感覺營銷變難了?

Re-think:「營銷工作」

這一次,我希望重新思考營銷工作的變化。

一. 到底為什麼營銷變難了?

李叫獸在公眾號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過去幾年,營銷上有哪些變化讓你非常難受?

大部分答案是這樣的:

  • 用戶注意力分散,越來越難以吸引注意力

  • 媒介渠道效果越來越差

  • 流量越來越貴

  • 花錢也無法獲得好的推廣效果了

  • 代言人也沒有過去那麼管用了

這些答案在我的意料之內,因為只要是做過營銷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感覺。

就拿營銷的一個環節——【廣告】來說,我經常做這樣的一個比喻:

如果把廣告比作催眠曲(本質上都是在影響目標用戶),那麼過去的廣告類似於在封閉的房間里給用戶唱催眠曲」——通過大規模廣告轟炸,強迫對方接受概念,效果很好。

而現在用戶的注意力越來越分散,媒體越來越多,也導致現在的廣告,是在「時速100公里的摩托車上給用戶放催眠曲」——用戶仍然能聽見,但已經沒有那麼容易被強制洗腦。

所以,影響用戶的成本也就水漲船高。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感覺,除了廣告以外,還有公關、分銷渠道、促銷等幾乎所有營銷環節——影響用戶越來越難了,營銷成本越來越高了。

於是,這就成了很多人的核心論點:注意力分散,營銷成本上升,導致營銷變難。

那麼這是真相嗎?大多數人產生的「營銷變難」的感覺,真的是因為所謂的「注意力分散」、「競爭激烈」導致成本上升嗎?

當然不是,只要是稍微拿出點時間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所謂的「洞見」,與另一個事實有點衝突:社會的總營銷成本並沒有上升。

(數據顯示,近年廣告支出佔GDP的比例並沒有提高

數據來源:PWC 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國家統計局)

那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普遍感覺營銷「越來越難」了呢?

在分析原因之前,你必須先理解兩種基本的工作類型:「價值攫取型」工作和「價值創造型」工作。

這樣的分類,是源於戰略學上的兩個經典概念——「價值攫取型」戰略和「價值創造型」戰略。

「價值攫取型」戰略的核心是想辦法更多地爭取存量資源。

反映在營銷工作中,就類似於買到更好的廣告位、提高營銷預算、談出更好的渠道價格、找更頂級的代言人、延長工作時間、購買更多流量等。

做好價值攫取型工作的關鍵,並不是營銷學方法,而是管理學方法——比如做甘特圖、協調資源、聯絡渠道、控制預算、高效溝通等。

「價值創造型」戰略的核心則是通過切換資源的利用方式,來創造新價值。

反映在營銷工作中,就類似於為你的活動找到更易引起共鳴的主題、探索並研究用戶真正的需求、切換產品的定位和策略等。

做好價值創造型工作的關鍵,則更多不是管理學方法(比如預算控制和甘特圖),而是營銷學方法,比如消費者行為學、動機心理學、構思創意、轉化思維視角等。

在過去,大部分營銷人做的工作,其實是「價值攫取型」工作,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公司市場部的人,整天處理的是數字和表格,而不是消費者的動機和心理。

「價值攫取型」工作的關鍵是——我可以在爭奪存量資源的戰鬥中獲勝,並建立壁壘。

  • 「我簽約了更大牌的代言人。」

  • 「我拿下了央視的廣告位。」

  • 「我的投放量蓋過你導致知名度超過你。」

  • 「我爭取到了更好的渠道資源。」

前段時間的熱文《買不起流量,創業公司每天都是生死存亡》就描述了這種現象。之所以單純買流量越來越低效,也是因為「買流量」本身就是一種簡單的「價值攫取」行為——你沒有在營銷上創造差異化,單純想通過「購買」來完成工作,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

而很多人口中的「營銷變難」,不過是他們所習慣的「價值攫取型」工作減少,更需要「價值創造型」工作。

上過商學院的人都知道有一門課叫做「營銷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那麼放在現實中,大部分營銷人,其實只做了這門課的一半:重「管理」,輕「營銷」。

(ps. 說明一下,這裡的「管理」是廣義的管理,並不是高層的工作,一個基層市場人做的預算表、計劃圖、渠道談判等,也是管理行為。)

這個風氣如此之盛行,甚至很多「營銷論壇」的組織者,都陷入了「價值攫取型」的工作——不去花費更大精力思考如何為論壇找到有感召力的口號,不去尋找能打動眾多參會營銷人的獨特切入點,也不去創造與眾不同的參會需求(這是價值創造型工作),反而是去花費最大量精力做管理類工作,去協調資源,去說服更多「大咖」加入,去聯絡媒體,去找最高勢能的場地……

而實際上,現在更能有效帶來價值的則是「價值創造型」工作。

比如同樣銷售鮮花,大部分公司主要做「價值攫取」型工作,不斷尋找新渠道,談出更厲害的供應商,花費更多資金去投廣告,並且利用談判能力壓低價格……本質上都是已有存量資源的爭奪戰。

但例如「花點時間」這樣的品牌,重新思考了「人們為什麼需要鮮花」,並且把鮮花重新定義成了「日常陪伴」,而不是「偶爾的禮物」(訂購模式),相當於創造了全新的價值——原有的資源(不論是鮮花供應商還是廣告位),都換了利用方式。

再比如比如前段時間我也想做一個線上的營銷培訓,整個工作過程中我基本上80%以上的精力放在了「價值創造型」工作上,比如重新去思考營銷人到底為什麼需要培訓,重新去思考為什麼培訓的效果經常很有限,重新去思考打動人參與培訓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是所謂的大咖背書嗎)。

然後發布了「14天改變計劃」,讓培訓過程更專註於訓練而不是學習,把培訓歸類成「一段旅程和經歷」而不是一些「內容」等等,結果迅速爆滿。

價值攫取VS價值創造——如果把這兩種工作進行比較,就會發現「價值攫取型」工作雖然成本高,但是卻實施容易:投一個億廣告費然後保證基本效果,成本很高,但是「完成投放」這個工作本身卻非常容易。

而「價值創造型」工作正好相反,真正的成本有限(絕大部分是智力成本),但工作卻非常難——要不斷去研究消費者的需求,研究消費者是如何做選擇的,了解最新的趨勢,尋找與眾不同的切入點……

如果把這兩種工作比作考試,那麼「價值攫取型」工作就像「英語六級考試」,雖然投入高(需要複習六個月),但是有明確的路徑和方法,只要足夠投入,一般都能成功。而「價值創造型」工作則更像一個「腦筋急轉彎」,雖然投入不高(不需要大量複習時間),但卻沒有明確的路徑方法,單純通過勤奮和努力很難做出來。

所以,我們感覺營銷變難,本質上是因為不怎麼需要思考的「價值攫取」型工作變得越來越受到局限,而價值創造型工作,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

不光在營銷上,甚至日常工作上也出現了這種感覺。

比如過去一個人在大公司績效出色,更多是因為他爭奪存量資源的能力很強(比如說話很甜,從而爭奪到了領導賞識這種存量資源,比如溝通能力出色從而拿到了更多部門支持),而他利用這些資源的效率其實並不會超過同事(給另一個同事相同的支持,也能做成這樣)。

但現在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里,內部晉陞的關鍵已經不再是「內部資源的爭奪能力」(價值攫取),而是對同樣資源的創造性利用的能力(價值創造)

二、為什麼「價值攫取」行為更難有機會了?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為什麼越來越難以靠「價值攫取」就能取得成功?

其實很簡單,我認為是一個短期因素和一個長期因素的共同作用——短期因素「紅利減少」以及長期因素「世界是平的」。

「紅利減少」很容易理解——當市面上充滿機會,整個市場不斷增長的時候,你應該迅速爭取資源。比如2011年微博剛興起,不論寫得好不好,反正迅速在上面寫就能火。但當紅利減少,單純通過「價值攫取型」工作,爭奪存量資源,就會效率降低。

當然只有這一個因素還造不成這麼大的變化,另一個重要的變化則是——世界越來越「平」,資源的流動越來越快。

過去資源流動很慢的時候,只要你在紅利期快速搶佔灘頭和佔有資源,就可以形成大量的優勢。然後後面單純靠這些已經積累的優勢去做「價值攫取」,就已經活的很好了。

比如因為80年代積累的資本優勢,讓你可以在90年代擁有更充分的資金(而別人沒有),從而讓你可以在央視打廣告(而別人不行),自然可以一路領先。

但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各種平台的出現,不得不承認的一個變化就是——任何既往成功所能帶來的意義越來越小。

比如在資源流動不高的時候,你單純通過「價值攫取」行為,說服一個非常優質的人才加入你的公司,自然就可以持續為你創造額外的價值。

而一旦到了信息時代,資源流動速度變快,這個優質人才很快發現在其他公司可以發揮更大價值,你就會喪失這個搖錢樹人才——也就是說,單純的「價值攫取」(說服人才加入)已經失效,你不得不進行「價值創造」(比如你的商業模式能讓這個同樣的人才發揮更大的價值)。

幾乎整個商業社會都在經歷這樣的變化,讓單純通過「價值攫取」,就能過好日子的行為一去不復返了。

隨著各種金融機構(比如風險資本、天使基金)的出現,讓資本的流動性提高,你想依靠過去成功帶來的資本優勢來秒殺創業者越來越難。

隨著各種消費品評測機構、搜索、購買評價的出現,讓消費者的流動性也提高了,你想依靠過去品牌的成功建立信任,來秒殺後來的不知名品牌,也越來越難。

比如近幾年國外有個非常有影響力的研究,動搖了很多品牌理論,它發現:在Yelp(國外的大眾點評)越火爆的地方,連鎖餐廳的生意就越差,反而獨立餐廳的生意變好。

這是因為過去消費者信息閉塞難以判斷質量(比如一個不知名餐廳不知道好不好,不敢進去吃),直接通過知名品牌來判斷就行了(肯德基是知名品牌,應該錯不了)。

而現在直接打開點評,看評價到底幾顆星就行了,就減少了通過品牌來判斷質量的需求。

這就意味著,代表過去成功的「知名品牌」,本身的品牌力也會下降。

再比如消費者的注意力分散,本質上也是「注意力的流動越來越快」——這一秒看著電視,下一秒就玩手機,你就更加難以通過佔據某個渠道,強迫佔據注意力資源不讓消費者看別的來影響他(類似於前面的,強迫佔據一個人才不讓他跳槽)。

總之,現在世界變得「越來越平」,一切的資源(包括資本、消費者的選擇、人才、渠道合作方甚至用戶的注意力)都流動得越來越快,這就意味著單純通過「價值攫取」的行為,越來越難以持續成功。

因為你很難把一個資源持續抓在手裡了

相反,正是因為資源流動越來越快,「價值創造」反而擁有了更多的機會。

比如幾十年前,本田推出了超級幼獸摩托車,體型小巧,是一種對美國市場上大型摩托車的顛覆。一開始推出時,連渠道都找不到——摩托車渠道都不願銷售這種非知名品牌而且利潤率低的商品。(ps.後來終於在體育用品店找到了渠道)

而現在各種按照原有貨架邏輯根本找不到歸類的新商品不斷出現,更加容易找到渠道——比如在貨架邏輯上,高端的橄欖油不得不放在低價花生油邊上,對比效應讓它很難賣。而現在則可以在電商上被歸類到「健康生活用品」中。

所以,如果現在的商業成功邏輯還停留在「你能成功,因為你比別人更擅長爭奪存量資源」,那麼就很難取得持續成功——短期內紅利消失,長期內「世界變成了平的」。

三、什麼是「價值創造型」工作?

那麼到底什麼是「價值創造型」工作?

如果說「價值攫取型」工作的核心是「資源」,那麼「價值創造型」工作的核心則是「資源的連接方式」。

比如足球俱樂部的運營,「價值攫取型」工作就是:挖來更厲害的巨星。

而「價值創造型」工作就是:改良戰術體系(改變了球星之間的連接方式)。

(雖然它們之間會互相影響,比如「挖來巨星」後自然戰術體系會變化,同樣戰術體系變化後,自然也會導致某些球星更願意加入。但核心區別點在於——你工作的時候到底是想著戰術體系優化,還是不用搞清楚這些,挖巨星就對了。)

比如同樣是找代言人,「價值攫取」行為就是——我找了大牌的代言人,他的粉絲可以給我帶來用戶——但實際上所有品牌找這個代言人都有這個效果,也就是說,代言人這個「資源」在你這裡並沒有增值,你是純粹的在進行「存量資源的爭奪」。

而「價值創造」行為則是,同樣的代言人,在我這裡可以產出超過別人那裡的價值——比如當年高德找林志玲代言,直接把聲音錄製成導航,相當於為相同的資源帶來的增值。

別看這個思維很簡單,但是很多人繞不過來。

比如我之前遇到一個做裝修的,就想策劃刷爆朋友圈的傳播(也就是想獲得消費者注意力這個資源),但我們知道裝修是低頻、高價、高決策門檻、實用性商品,大規模傳播經常是浪費的——100個看到傳播創意的人,可能只有1個恰好需要裝修房子。(這不像杜蕾斯,大部分人都需要。)

這就意味著你對消費者注意力這個資源的有效利用程度,肯定不如杜蕾斯。

到了這裡,你肯定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那就是不論什麼行業,「價值攫取型」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都是類似的(都是管理學),而不同行業的「價值創造型」工作,卻各自需要領域內的專業知識。

比如:

  • 營銷領域

  • 價值攫取型工作:說服、購買資源、談判……

  • 價值創造型工作:尋找用戶需求、切換定位、尋找喚起用戶的「why」

  • 足球領域

  • 價值攫取型工作:說服、購買資源、談判……

  • 價值創造型工作:重構戰術體系等

  • 公司管理領域

  • 價值攫取型工作:說服(員工加班)、購買資源(比如更好的人)、談判等

  • 價值創造型工作:優化工作流程等

電影領域、招聘領域等,也都一樣……

結 語

為什麼營銷越來越難了?不是因為真正的營銷成本上升了,而是因為你再也沒有了那種「有固定路徑,只需要增加投入和努力,就有收穫」的方法。

類似於一個學生,沒有了那種「只要努力投入就能高分」英語考試,不得不對少數的難題苦思冥想。

預 告

因為篇幅所限,這篇文章僅僅講了兩種工作的區別,但並沒有說具體怎麼進行「價值創造」而不是單純的「價值攫取」。下周文章,我會講講具體怎麼做,以及有哪些思維和新市場機會,可以幫我們進行「價值創造」。

部分引用來源:

Michael Luca. Reviews, Reputation, and Revenue: The Case of Yelp.Com[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1.(Yelp導致連鎖餐廳生意下降的研究)

本文已在「初探網」 進行版權登記,版權歸屬李叫獸,抄襲必究。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號:zhang_xi_4620307。


推薦閱讀:

郵箱營銷平台綜評:Webpower、Focussend、愛發信、Emailcar、Mailpanda
認準營銷方向,2018年的品牌營銷比往年來的要更辛苦些
怎麼看待玫琳凱的直銷?
市場經理、品牌經理、推廣經理、策劃經理、產品經理工作內容如何區分,貌似國內這方面特別混亂,為什麼?

TAG:市场营销 | 品牌营销 | 营销策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