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新聞,沒想到財新也是標題黨

9月19日,國內知名的原創財經媒體平台——財新網在其官網和微信公眾平台上統一推送了一篇名為《研究稱中藥為患者藥物過敏性休克主要誘因》的文章,並稱該文的內容是援引了『《亞洲臨床免疫與變態反應雜誌》』近期發表的協和醫院尹佳團隊的研究。

憑著對公共衛生學的單純興趣,我最終還是輾轉找到了這份研究的全文。在這裡,我希望能夠用客觀的描述向大家展示這份研究的一個全貌。

1. 原始研究的找尋

坦白說,儘管多次嘗試使用不同的關鍵詞來搜索,我還是沒能找到這個『《亞洲臨床免疫與變態反應雜誌》』,甚至我連它的官網都沒有找到如果有我專欄的讀者找到了這個雜誌請第一時間告訴我。我唯一找到的,在名字上比較相似的雜誌是The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Allergy and Immunology(亞太過敏和免疫學雜誌)坦白說,我對免疫和變態反應這個領域一竅不通,憑著雜誌官網上the flag-ship publication of the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 Association of Thailand的描述,我們暫且認定這是一個出色的雜誌。遺憾的是,在2016年已經刊出的Vol. 34, No. 1(3月刊)和Vol. 34, No. 2(6月刊)中我都沒有找到Jia Yin這個作者。

然而,研究不可能憑空出現,更何況是協和的團隊。

憑著財新文章里『過敏性疾病診療中心接診的907名患者的1952次休克發作』——這個僅有的搜索目標,我最終找到了這篇文章。實際上,這個研究在2016年7月就已經發表在The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 Research journal(過敏、 哮喘及免疫學研究)上。這是一本專業學術雜誌,2014年影響因子為2.160,2015年影響因子為2.309。按照專業醫藥學論壇『丁香園』旗下的信息平台『丁香通』的數據,該雜誌在 ALLERGY (變態反應學) 同類期刊中的影響因子排名第 14 位。這篇文章的鏈接如下,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聽我慢慢說:Characteristics of Anaphylaxis in 907 Chinese Patients Referred to a Tertiary Allergy Center: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952 Episodes

2. 這個研究到底在講什麼?

摘要里的結果描述細緻全面,結論清晰明確,不愧是協和大牛帶的團隊。

結論的原文如下:Conclusions: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at anaphylaxis appeared to occur more often in adults than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which were in contrast to those found in other countries. In particular, wheat allergens played a prominent role in triggering food-induced anaphylaxis, followed by fruits/vegetabl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a cause of drug-induced anaphylaxis. Furthermore, exercise was the most common factor aggravating anaphylaxis. Education regarding the more aggressive use of epinephrine in the emergency setting is clearly needed.

只要稍微學過英文的讀者都知道,這裡面只有一句話涉及到中醫藥,即(在本次研究中)「中醫藥是藥物誘發過敏性休克的一個誘因(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a cause of drug-induced anaphylaxis.)」。而在這篇長達9頁的研究中,涉及到中醫藥的內容也僅有7句話。

讓我們來看看這7句話寫了什麼: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in the present stud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a major drug allergen, while other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at antibiotics and NSAIDs were the leading drug allergens.

財新的新聞里只挑選了前半句談及中藥的,而對後半句所描述的「儘管其他的研究表明抗生素和非甾體抗炎葯才是重要的藥物誘因」視而不見。

The large number of anaphylactic reactions attribu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y be related to the fact that Chinese herbs are commonly used in primary Chinese hospitals.

財新的文中並未提及:這些藥物主要在中國基層醫療機構使用的事實。很明顯,選擇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根本不是財新的讀者群。按照財新官方的描述,他們的讀者群主要來自「中國政界、金融界、產業界、學界等社會精英」。而這些讀者,會去三甲醫院。

A total of 13 herbs were found to induce anaphylaxis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most common triggers were injections of Qingkailing, Shuanghuanglian, and Houttuynia.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Cao et al.31 who reported that 288 anaphylaxis cases were due to herb injections, among which 13 were fatal.

研究者提出,(在本次研究中)清開靈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等,在藥物過敏性休克誘因比例中居首位。這一點財新確實提到了,但是只提到了前兩個藥物,卻漏掉了魚腥草。結合下面的句子一起看,不知是否是有意為之。

In June 2006, the 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issued a temporary emergency suspension on the use of Houttuynia injection due to many related cases of anaphylaxis.

財新並未提到:研究者指出了「魚腥草注射液早在十年以前(2006)就已經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暫停使用」——即目前已經不對公眾健康造成威脅這一關鍵事實。只是由於這個研究的時間跨度較長,才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關於這件事的詳情可以看:國食葯監安[2006]217號 | 關於暫停使用和審批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的通知。

Formulation of herb injections is relatively complex, and mechanisms underlying anaphylaxis triggered by herbs are currently unclear.

這句話說白了就是,中藥注射液成分很複雜,目前我們也搞不清到底是怎麼回事。財新文章里並沒有寫這個內容。

---------------------------------------------------------------------------

那麼除了這7句話之外,9頁的研究在講什麼呢?四點:

  1. 成人嚴重過敏反應的發病率顯著高於兒童
  2. 食物誘因佔77%,其中小麥佔比最多
  3. 中國醫生對過敏性休克認識不足,公眾也需要接受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4. 本次研究的數據表明,中醫藥是藥物誘發過敏性休克的一個誘因

財新的這篇文章,題目叫做《研究稱中藥為患者藥物過敏性休克主要誘因》。坦白講,文章的題目和內容並沒有「天大的罪過」。那為何還要批判一番呢?我們看看其他的題目是怎麼寫的:

人民網:誰是國人過敏性休克元兇?北京協和開出誘因「中國大單」

澎湃北京日報:協和醫院:超七成過敏原是食物,小麥製品是國人過敏休克主凶

健康時報:北京協和醫院發現國人過敏誘因

央廣網:誰是國人過敏性休克元兇?

3. 思考

從媒體吸引讀者的角度,我很難評價不同的題目孰對孰錯。但作為一篇基於科研論文形成的報道,文章應該力求全面而真實地反映本次研究所得到的結論,客觀而理性地傳達作者在原始文獻中想要表達的內涵。而這一點,對於不是醫學院(或藥學院)畢業的記者來說,更加重要。

中藥注射液到底屬於中藥還是西藥,本身即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這篇文章的題目,確實帶給了讀者(特別是一般讀者)一種對於中藥、中醫的不信任感——這個結論遠超出了尹佳團隊這項研究所討論的範圍。而這種不信任感的傳遞,是媒體權力的僭越。

通訊機構的私有化不僅僅帶來了新聞自由,同時也形成了一個富有競爭力的媒體市場(Wheeler, 1997)。 一個成功的刊物有時不得不迎合它的讀者群(也就是其消費者)所持有的觀點,以求得公司長期的生存和更多的商業利益。從另一方面說,民眾的觀點和看法也已經被他們所閱讀的報紙雜誌所影響和改變,無論是大報還是小刊皆是如此(Curran, Gurevitch, & Woollacott, 1977)。

本文的題目是「報道中醫藥,媒體需有更多的理性和責任感」。其實不僅僅是中醫藥,醫院、醫生、藥品、康復、醫改、醫保,這一個個新聞點組成了過去十幾年有關我們生活中「看病」這件事的方方面面。媒體中的一些描述恰巧符合了一些讀者所遇到的情況,這種被大眾媒體所塑造出的對醫患關係、醫療體制的認知就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強烈。

作為21世紀塑造民眾觀點的有力手段,媒體人應該擔負起國家責任,了解醫改的最前方究竟發生了什麼,探索我們的大醫院、小醫院分別面臨著哪樣不為人知的困難,關注心理健康、醫療保險改革、醫療服務成本、移動醫療和大數據;關心這些,遠比關心中西醫的爭論更重要。

在文章的最後,作為一個局外人和研究的潛在受益者,我想感謝這個研究裡面所有的署名作者和參與者,他們是來自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的尹佳、姜楠楠、文利平、李宏等老師和其他參與的前輩。這個研究長達15年,衷心感謝辛苦的付出和貢獻。


推薦閱讀:

王穎:尊重內心的行動,總好過踟躕不前
陳列平:傑出科學家的「非主流」人生

TAG:新闻 | 公共卫生 | 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