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燜鍋:JPub論文速遞 切爾諾貝利事件對健康的長期影響

圖片來源:鳳凰科技-讓科技更性感

論文鏈接:The Long-Run Consequences of Chernobyl: Evidenc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Mental Health and Welfare

這是論文大燜鍋的一篇推送

由Alexander M. Danzer和Natalia Danzer教授合作撰寫的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最新論文」The Long-Run Consequences of Chernobyl: Evidence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Mental Health and Welfare」首次系統地評估了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的長期影響。大型災害無疑會對社會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一方面,它們對受災地區或人群會造成直接的經濟衝擊,例如,由其引發的救災和災後重建的巨額支出。另一方面,它們也會通過許多間接的渠道藏匿在受災地區或人群間長久地散發影響。既有文獻對災害影響的探討都集中在前者,對後者則缺乏關注。對此,本文以切爾諾貝利核泄漏事件為例首次系統地評估了該事件對受核輻射人群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

發生於1986年的切爾諾貝利事件是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泄漏事件。200多萬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核輻射,1480億美元相繼被投入到凈化和恢復工作。早期的醫學研究表明除了那些嚴重受到核輻射的人群,微量的核輻射對人體健康沒有明顯的損害。但來自烏克蘭居民的自我陳述報告卻稱居民的主觀健康水平受到了核泄漏的負面影響。這一差異可能源自於人們心理層面的作用。首先,公眾對自身受到多少劑量的核輻射沒有一個清楚的概念;其次,公眾也不確知核輻射究竟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產生多大程度的損傷。這種不確定性催生了公眾的焦慮(anxiety),並對受災人群的心理健康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為了集中探討核輻射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作者將受到最高劑量核輻射的人群排除在樣本之外,僅考慮受到低劑量輻射的人群。樣本內人群受到的核輻射只相當於10次X光照射的劑量。接下來,作者利用核輻射的地區差異展開實證分析。核心解釋變數是各地區銫-137的平均有效照射劑量,被解釋變數為事故20年後的個人生活滿意度。回歸結果發現:核輻射每增加一個天然本底輻射的劑量,個人生活滿意度下降0.2個標準差。進一步地,作者發現所受輻射越強,公眾對自身的預期壽命也越短。這表明核輻射確實會引起公眾的焦慮。此外,作者還估算出與之相應的總體社會福利損失相當於同期烏克蘭GDP的2.2-5.5%。

綜上所述,本文發現核災難會通過影響人們的心理對長期的社會經濟發展產生負面的影響,而這應被認為是核電開發利用的負外部性之一。

廣受歡迎的知乎專欄「論文大燜鍋」每日推送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及自然科學期刊最新內容。本帳號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陳碩副教授及其團隊負責。歡迎媒體及學界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繫郵箱paperexpress@sina.cn。


推薦閱讀:

太習慣糾結方法、技術,而沒有時間關注事情、內容本身怎麼辦?
如何度過戀愛冷暴力的心理修復期?
關於雙相情感障礙
上帝為什麼讓人世間有那麼多苦難?
往事寂寞如海:小朱

TAG:切尔诺贝利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