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人迷戀"穩定"?

一、愛種菜的中國人

我們常會把一些國家或者民族貼上有意思的標籤:戰鬥民族俄羅斯,開掛民族印度,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的少年,天生撩妹技巧滿分。

可說到我們自己的時候,有什麼有趣的民族天賦或者屬性嗎?後來我在知乎上看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說法:中國人的民族天賦是種菜

我們出國搞外交的外交官,到了非洲,能在大使館種菜。出去維護世界和平的維和部隊也會自己種菜。出國陪讀的母親,硬生生把美國的花園改造成了菜園,看得老美目瞪口呆。在國內就更多了,現在好多小區一樓往往都附贈一塊小院子,是不是很多人都用來種菜了?

我們這個民族愛種菜,至少比其他國家和民族更喜歡耕種。這種特點,除了可以被我們拿出來調侃一下,還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這就要說到費孝通老先生的著作《鄉土中國》了,也是我們國家社會學、人類學經典之一。雖是著作,但很薄,非常易讀。已經出版了將近70年,直到今天,這本書對於我們觀察和理解中國社會,依然具有無可替代的啟示價值。

也許你覺得自己跟鄉土完全沒有關係,因為現在大多數人受的都是現代化的教育,獲取信息的來源都是互聯網,大家看美劇,看英文脫口秀,翻牆比上自己的床還溜。那舉兩個例子感受一下:

我們在電影或者劇集中經常看到,外國人去朋友家敲門,敲過之後會自報姓名。而我們去朋友家敲門,當被問到「誰呀?」的時候,往往會答一句「我」。為什麼要說「我」而不是報上自己的姓名?

在臉書Facebook上,人們的關係被稱作「social network」社交網路。可到我們,每天對著不停刷的那個叫「朋友圈」。在西方叫做「網」的東西,為什麼在我們這裡被稱作「圈」?

作者:費孝通 1910-2005。費老先生,用現在的話說,那是國家級大牛

二、為了生存而追求穩定

各類習俗、傳統、甚至文化,歸根結底,在最早出現的時候,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讓一群人在一塊土地上更好的生存下去。比如二十四節氣,就是為了指導人們怎樣去耕種,最大化的獲取農作物產出。

不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飄忽不定,也不像工業社會,擇地而居,遷移無礙。農耕社會需要向土地討生活,莊稼長在地里不能動,人也就離不開這一畝三分地。所以就造成我們的社會,從文化上就極其抗拒流動性,追求穩定性。

直到今天,很多人身上還帶有這種對穩定的迷戀和追求。找工作的時候,父母是怎麼跟你說的,是慫恿你去去考公務員還是想法設法把你送進國企?找對象的時候,你家裡的親戚又是怎麼跟你說的?穩定性,在很多人,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眼中,仍然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考慮因素。

三、穩定性造就熟人社會

因為追求穩定,一個人生在一個村子,長在這個村子,死了也要埋在這裡。每個人都看著身邊的人長大,也被身邊的人看著長大。

這就造成了我們常說的「熟人社會」,也才會有「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這種穩定的群體環境中,人們很少接觸陌生人。前面提到的那個敲門的例子,就是讓對方用聲音判斷我是誰,因為大家都太熟了,熟到甚至會產生一種只有這群人才明白的語言。

熟人社會是培養各種方言、黑話的土壤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我國,尤其南方地區,方言種類之多,相互差異之大了。

放到現在,或許你跟你的閨蜜、好基友,也有一些特殊的辭彙和語言只有你們才懂,這些辭彙也只有在你們這種熟悉的關係中被使用時,才有其特殊意義。

四、熟人社會中的人際關係:差序格局

都說人際關係複雜,攀關係、走後門,雙重標準現象嚴重,但上面介紹的「追求穩定」和「熟人社會」,還不足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的社會有如此複雜的人際關係。

這裡就需要說到《鄉土中國》這本書中最核心的一個概念,差序格局

費老說西方社會,團體格局的特徵更明顯一些。

在團體格局中,每個人都像一根木柴。木柴是被一捆一捆的綁在一起,界限分明,每一根木柴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木柴之間的關係、位置、權利、義務都很清晰。同事就是同事,朋友就是朋友,你是這個工會的,我是那個社團的,他是那個黨派的,每個人身上的標籤都很清楚。

而在中國社會,提到某個人的時候,人們經常會說:「這個人是我好哥們」,「那個人是我的閨蜜」,「他是我七大姑的同學」,「他是我舅老爺的朋友」等等。我們更願意首先去強調這個人跟自己的關係。

這就是費老提出的差序格局。像是把一塊石頭投到水中泛起的漣漪,由內到外一圈一圈的擴展出去,每個人都視自己為那個圈的中心,所有認識的人根據親疏遠近分布在不同的圈層上。

在西方社會,如果去參加宴會或Party時,一個人說「我帶我的家人去」,意思非常明確,「家人」就是指的這個人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

但在中國,家這個概念可以無限的抽象和寬泛。配偶、子女、父母可稱之為家人;向外一圈,表兄弟、堂姊妹、叔叔伯伯、七大姑八大姨也可以稱為家人;再往外一圈,人們跟一些要好的朋友,會說「咱們是一家人」;甚至跟一個人初次見面,如果是同姓或者同鄉,有時人們也會說「我們一家人」。

我們的這種圈伸縮自如,並且會隨著自己地位、勢力的變化,這個圈也隨之擴張或縮小。紅樓夢中的賈家大觀園,凡是能拉上親戚的,都包容得下。後來賈家被抄,樹倒猢猻散,逐漸衰敗,就縮成一小團了。

所以中國人常說誰誰圈子大,誰誰資源多,或者隨著圈子的變大變小感嘆世態炎涼,這都是差序格局的體現。

差序格局不僅影響我們如何看待他人,也影響著我們如何對待他人。例如西方受宗教影響,上帝對人們有一種普世的道德要求——愛。愛父母、愛朋友、愛所有人,是一種無差別的愛。

可我們的傳統道德卻從來不要求我們有這種普世之愛,而是根據對方和自己親疏遠近的不同提出不同的道德標準。比如說對父母要孝,對兄弟姐妹要悌,對朋友要忠信,對陌生人要有起碼的禮儀。

而這種道德要求反映到社會行為中,有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造成「雙重標準」。人們有時在網上看情感帖,會隨著劇情大罵渣男渣女,可到了自己或朋友身上,就話鋒一轉,變成了「情不知所以一往情深」,「且行且珍惜」這種嬌柔——呵呵。

五、禮崩樂壞 無所適從

隨著費老的思路繼續看下去,這樣一個追求穩定的熟人社會,形成了差序格局,由此演變出了一系列的禮俗、文化、傳統。可這些文化和傳統是靠什麼來維持和管理的呢?從表現上看自然是「鄉紳自治」,或者有人說皇權也干預,但費老認為真正在背後維持鄉土社會的恰恰是「傳統文化」本身,既不是橫暴也不是社會契約,而是教化

在變化很少的社會裡,文化是穩定的,很少新的問題,生活是一套傳統的辦法。如果我們能想像一個完全由傳統所規定下的社會生活,這社會可以說是沒有政治的,有的只是教化。事實上固然並沒有這種社會,但是鄉土社會卻是靠近這種標準的社會。「為政不在多言」、「無為而治」都是描寫政治活動的單純。也是這種社會,人的行為有著傳統的禮管束著。

而這些「傳統文化」現在怎樣了呢?你可能有印象,過年期間,在各種社交媒體上會看到很多「回鄉記」,尤其最近這些年,描繪的很多都是故鄉的禮崩樂壞。不論是物質環境還是人文環境,都變了。老家變成了人們再也回不去的老家,讓好多人扼腕嘆息。其實費老在書中也說:在一個變遷很快的社會,傳統的效力是無法保證的。

2016年清明節,廣東一墓地驚現「墳頭蹦迪」

我們無意回望或者呼籲人們去拯救鄉土社會的傳統文化,有的文化可能真的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展,或許更需要關注的是在這樣快速變遷中的每一個個體。

不得不承認的是,不論70、80還是90後,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鄉土社會一代代傳遞下來的文化基因,並且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價值判斷、人際關係和行為方式。

但同時人們也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民主意識、法律意識、隱私意識等等。人們自身也和這個時代一樣,快速變化著。鄉土社會的傳統不復存在了,人們的觀念和行為變得越來越多樣,人與人之間思想的鴻溝也越來越大,有時深陷其中無所適從。

一種很典型的表現就是《過年回家,如何反擊熊親戚》這一類文章,在吐槽和情感宣洩背後,正是傳統習俗觀念和伴隨社會發展的你之間的巨大差異。

六、兩性關係

《鄉土中國》這本書,除了費老提出的差序格局這一核心概念之外,還有很多鞭辟入裡的觀察和分析。比如在「男女有別」這一章,費老就寫下了自己所認同的兩性關係狀態:

「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摸索。這和友誼不同,友誼是可以停止在某種程度上的了解,戀愛卻是不停止的,是追求。這種企圖並不以實用為目的,是生活經驗的創造,也可以說是生命意義的創造,但不是經濟的生產。戀愛的持續依賴於推陳出新,不斷地克服阻礙,也是不斷地發現阻礙,要得到的是這一過程,而不是這過程的結果。」

費老70年前的文字,充滿了對生活和情感的智慧。反觀如今一些充滿戾氣的情感文,「鳳凰男」、「直男癌」、「女權癌」爭論不休。真的是不知道比你們高到哪裡去了。

當然,這種對於戀愛過程的追求,費老自己也知道,在傳統社會中是不容存在的。因為這種對於情感關係的追求,會讓鄉土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狀態不穩定。鄉土社會拒絕和排斥任何不穩定因素的存在,一切足以引起禮俗秩序破壞的要素都要被遏制。所以傳統社會中大多的男女關係,是那種被安排好的,不必發生激烈情感的結合方式——包辦婚姻

楊絳與錢鍾書先生。197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家訪美,錢鍾書不僅和費孝通一路同行,旅館住宿也被安排在同一套間,錢鍾書還跟費孝通開玩笑說:我們是「同情人」

既然說到男女關係,忍不住八卦一下,費老年輕的時候愛慕過楊絳先生。費老和楊絳在中學就認識,並且費老一直愛慕楊絳。結果呢,我們都知道,楊絳和錢鍾書墜入愛河,費老得知消息後,去找楊絳當面理論,他認為自己已經跟楊絳做了多年朋友,更有資格做楊絳的男朋友。

楊絳回應:「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

這才是真正的高冷女神!後來楊絳和錢鍾書喜結連理。費老當然也是正人君子,「發乎情,止乎禮」。成家後的費孝通夫婦和錢鍾書楊絳夫婦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友誼關係。

再後來,錢鍾書先生過世後,費老曾上門看望楊絳。楊絳送他下樓,語帶雙關地說:「樓這麼高,今後你就『知難而退』吧。」

也許有人認為楊絳有些刻薄太自以為是,也許有人覺得人家幾十歲高齡和兒時夥伴開個玩笑回憶一下年少輕狂而已。但箇中滋味,我們旁人是體會不到了。


推薦閱讀:

TAG:乡土中国书籍 | 人际关系学 | 乡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