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印象深刻的書們【第六季·名著】
以下內容均為「說明文字在上,對應圖片在下」的布局,按時間由遠到近的順序。
東周列國志
小時候最喜歡的名著,沒有之一。印象深的故事有很多,有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也有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公子小白臨死之前的情景至今歷歷在目。
知道有很多典故出自這個時期,二桃殺三士、烽火戲諸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唇亡齒寒、趙氏孤兒、荊軻刺秦……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五花八門的人性
在我看來,這部書精彩程度完全碾壓《三國演義》,直接碾成渣,但它不怎麼受歡迎也許正因為它沒有太多演義吧。
儒林外史
小時候最討厭的名著,沒有之一。當時覺得文字晦澀難懂也就罷了,描寫的人還都那麼有毛病,看完了就好像自己也神經了一樣,太不高興了。後來長大了就知道了,小孩子應該去讀適合小孩子讀的書,有的書明明很優秀,如果在不適合的時間被閱讀,反而可能會因無法領會其內涵而產生了惡劣的第一印象。
只能看前八十回,後面慘!不!忍!睹!
看的時候還未成年,所以也許有不少內容沒有吸收。這麼多年沒有重讀過,但是印象深刻的片段都還記著。那些片段都隨著成長被重新解讀,所以雖然沒有重讀,對這本書的理解和認識也已經在我腦中刷新了無數次了。而現在,也許是重讀一次的時候了。
看的是脂硯齋版。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這三部書一起看的,印象分不開,所以一起說。這套書對小孩來說就是禁區!!!!還好當初看的時候已經上高中,三觀初成形,不至於被這套書碎了三觀。
之所以是小孩子禁區,因為這三部書黃賭毒齊備,而且花樣繁多,之前在金瓶梅文章里也提到過,比口味,《金瓶梅》清淡太多。(『讀後』沒有善人也沒有惡人——《金瓶梅》)
聊齋志異其實是一本不好讀的書,對於小孩來說,這個古文有點古。但還是堅持看了,不過並沒有看全,印象深的故事有很多,什麼羅剎海市啊,石清虛啊,小翠啊、商三官啊、畫皮啊……
所以當初看到聶小倩的故事拍成電影的時候還覺得挺奇怪,那麼多比聶小倩精彩的咋都沒拍,後來看了電影才知道,哦~~~~原來和聊齋的故事不一樣啊- -
裡面有不少故事是少兒不宜的,古人心不古,當然少兒也可能幹脆就沒看懂。
雖然劇情細節早已模糊,但埃德蒙關在地牢里的情節印象深刻,那種陰鬱憋悶生不如死的感覺,至今難忘。
同樣憋屈的感受還有一部《倫敦塔》,憋屈不僅來自牢獄之災,還來自親人的落井下石。
茶花女
情感情緒的描寫特別細膩,人物也生動立體。感想最深的是想把男主暴打一頓扔到路邊溝里,當時會想如果男主不是這樣的性格,也許瑪格麗特就不會有這樣的結局,但是那樣的瑪格麗特也就不再是我們眼中的茶花女了。
三個火槍手
印象最深的是情婦文化、忠誠的情婦康斯坦絲和鞭笞自己的阿拉密斯。小時候看這部書看得稀里糊塗,因為既不了解歐洲當時的歷史背景,也不懂那種情景之下人的心理。後來長大了才知道三劍客是三部曲,後面還有兩部,難怪當初看這個結局怎麼感覺不像結局……
老人與海印象最深的就是老頭豁出半條命才抓到一條怒大的魚,結果被鯊魚啃乾淨了,自己帶著一堆破爛兒和一副魚骨頭回程,整本書敢情都在白忙活。但是長大後,別人告訴我,英雄主義就是這樣,效果完全達到了,在大家眼中,老頭已然是個英雄。
可見這書雖然文風樸實易讀,卻並不適合小孩子,因為真心無法理解這樣的劇情,當初那心情就像書中老頭一樣,有種白忙一場的感覺。
道德經這個作為殿後的,因為看的時候年紀比較大了,已經成年了。當初看這個是因為被其中一句話吸引了,就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想看看包含這樣一個句子的書,會是個什麼樣子。事實證明,閱讀感覺非常好,這本書完全容得下這樣一句話。
這也是一部不適合小孩子的書,書嘛,在能讀懂的時候讀,才是最好的。
希望每個人都能在合適的時候讀合適的書。
註:圖片均來自網路。
本文微信版點這裡:
那些印象深刻的書們【第五季·名著】【微信公眾號:沉水沉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