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音樂的曲譜(2)

最近特別懶連知乎都不怎麼刷了……突然想起來還有個大坑只好一點一點地寫啦_(:з」∠)_

上回說到聲曲折和文字譜,今天就簡略地介紹一下燕樂半字譜和減字譜兩種唐代最流行的記譜法。

有關於敦煌樂譜的有關圖片手裡實在沒有清晰的只好藉助於某搜索引擎了,如果有機會去法國能夠看到的話我會更新圖片。

這份《敦煌樂譜》(又稱《敦煌琵琶譜》)一般認為是唐明宗長興四年(933年)用燕樂半字譜抄寫的一份琵琶曲譜。唐代的燕樂半字譜分為弦索譜系統和管色譜系統,讀譜法均已失傳。

《敦煌樂譜》是有關於燕樂半字譜研究上最重要的史料之一,熟悉敦煌的人都知道從敦煌的發現到現在發生了什麼事,陳寅恪先生也說:「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在伯希和帶走的大批文物中即有《敦煌樂譜》,現存於法國巴黎國家圖書館。

《樂譜》中有《品弄》、《傾杯樂》、《又慢曲子》等25首曲子。琵琶譜正面是長興四年農曆9月9日抄寫的《仁王護國經變文》,反面是琵琶曲譜25首。被發現後日本學者林謙三曾就該譜著有《琵琶古譜的研究》(1938年)等著作,但並未能解決節拍節奏問題。我國學者葉棟在《音樂藝術》上發表了《敦煌曲譜研究》論文和《敦煌的唐人樂譜》的25首樂譜。

上圖是摘自《琴曲集成》中《松弦館琴譜》的部分。現在古琴的記譜大多數使用減字譜,上回說過,唐代《碣石調·幽蘭》便是一首古琴曲,使用的是文字譜。唐代曹柔開創了減字譜,使古琴記譜不再繁瑣。管平湖認為古琴譜可以分為文字譜階段、明代以前的早期減字譜階段和明代以後的晚期減字譜階段。第一段以《碣石調·幽蘭》為代表,第二段《神奇秘譜》上中的《廣陵散》為代表,第三段則是《自遠堂琴譜》中的《瀟湘水雲》為代表。圖《良宵引》屬於早期減字譜,但與我們現在使用的古琴譜相近,說明在明初至清初這一段時間,減字譜已經在不斷地被修改、完善。

減字譜其實十分簡單,只需要將一個符號分開理解即可。如上圖的左上方有一個「夕」字,其實是取自「名」字的上半部分,右邊指古琴七徽的位置。符號的上半部分即為「左手名指按七徽」。下半部分是「勾」字的一半與「三」,中指向內彈奏即為「勾」,整個符號的意思便是「左手名指按三弦七徽的同時右手中指勾三弦」。這樣的記譜相比於文字譜,好處自不必說。

減字譜是沒有節奏、節拍的記錄的,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根據演奏者的心境自由發揮。然而有些自詡先進之人常以此嘲諷傳統音樂,說這是我們落後之處。但是演奏家,就真的會規規矩矩地按著前人所寫的來走嗎?

下期沒有預告,如果研究透了可能就寫樂律學吧……

圖片與部分參考資料來源:

《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劉再生,人民音樂出版社。

《琴曲集成》査阜西,中華書局。

人所周知的某搜索引擎

推薦閱讀:

11.25,古琴音樂會,高山流水覓知音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正陽琴社元旦雅集小記
古琴淺談
教琴30餘年分文未收:金陵名家劉正春

TAG:中国古代音乐 | 曲谱 | 古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