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好奇心的好奇

文/李少加 題圖為我三歲多小外甥的背影素描..

看到這個標題時,如果你在想,「這不會是個標題黨吧」。

那麼,恭喜你,本文對你有莫大的價值。

好奇心是個離我們很近又很遙遠的事物。

很近是因為我們可能每時每刻都會蹦出某種程度的好奇心;很遠是因為,也許直到今天,我們對好奇心的起源、它的重大價值,依然毫無頭緒。

本文的使命正是嘗試回答這幾個問題,滿足我們對好奇心的好奇。

一、好奇心的起源

按照心理學的定義: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

關於好奇心的起源,李少加個人理解,我們可以從生物進化論中找到答案

好奇心是生物得以生存進化的核心屬性之一,不光是人類,其他動、植物均有它們獨特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好奇心能驅使我們主動觀察、認知新事物,從而不斷擴大「生存資源」的範圍,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更強。

例如,一開始老祖先們可能發現只有表面光滑的水果才能吃,後來發現,居然像菠蘿蜜這樣奇葩的水果也能吃(還很美味)……

又比如,一開始以為火只能用來取暖驅邪,後來驚喜發現,原來還能烤羊腿,丟點稱之為孜然的香料進去還能產生特別的香味……

這一切對好奇心的追逐、滿足,最終極大的提高了族群的安全係數,並反過來影響我們持續塑造自身,以此更好的適應周邊環境。

換句話說,與其說所有生物都有好奇心,倒不如說,不具備好奇心特性的生物已經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滅絕了。

而好奇心越強烈,滿足的越多,對世界的掌控能力也越強。

二、好奇心對我們個人的價值

那既然人類已經完全渡過了依賴「好奇心」生存的階段,那是否說明「好奇心」就可有可無(尤其是對成年人)了呢?

恰恰相反,在當下快速變動的商業社會中,好奇心至少有以下四個不為人知的重大價值:

價值1.技能方面:快速深度掌握全新知識的最佳武器

我們可以從認知神經科學得到解釋。為了盡量不燒大伙兒的腦,這裡就簡單解釋下:

好奇心能喚醒大腦「主觀能動性」,對目標對象的「高度注意」,而我們唯有在保持「高度專註」狀態下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大腦「工作記憶」(可以簡單理解為內存)及「中央執行系統」(簡單理解為CPU)的能力。

我們進而可以更深度的理解新事物,並將之納入自己的知識樹結構中,更容易轉化為長期記憶(這個過程其實同時發揮了「自我參照效應」及「深度精細加工」的記憶策略)。

舉個例子,以學習「好奇心」為例。

如果你僅僅是看到本文開頭,了解到好奇心的概念之後,就「返回」。那麼過一段時間,你對好奇心的了解也基本上只剩下字面意思了。

反過來,如果你深入閱讀本文,了解了「好奇心」的起源,對生命存活、進化的重要性、對應對當代劇烈變動的社會的價值,以及跟其他多種交叉知識的關聯之後,你就會對「好奇心」有了更徹悟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還同時強化了你對以前所學的其他關聯知識的進一步理解,使你的「個人知識樹」又大大成長了一截

價值2.思想方面:好奇心是保持心態開放、勇於試錯、兼收並蓄的前提

好奇心能讓我們對「未知世界」、「變幻莫測的世界」始終保持敬畏之心,從而由內而外的保持謙虛,並且會對「失敗、錯誤」保持寬容及良好的情緒、心態。

這也是我在其他文章中多次提到的應對「不確定世界」方法論的底層原因。

例如,問大家個問題,我們要做到「謙虛」容易么

其實很難。謙虛本身就是一個很高的門檻

這個難,不是說有些人的性格缺陷或者人性劣根性之類的原因。認知心理學給出了解釋,是因為我們人類的元理解能力常常是不準確的。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會高估自己對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這也是造成人與人之間衝突矛盾的根源之一,其實就是彼此不理解對方)

例如,一篇文章其實沒看懂,卻以為自己看懂了。

比如,我上一期的推文《外行顛覆內行的五個重大啟示》,在其他平台轉載時,就收到不少人的「惡意抨擊」:說雞湯的有、說沒價值的有、說我的思想存在某種問題的也有(當然有些例子引用不夠恰當屬於善意的指正)……

其實當我抱著第三方的視角去審視他們的「抨擊」時,會發現,這些人明顯都沒看懂我這篇文章。

說實話,那篇文章在推文前我還有點猶豫,是不是寫得太深了。

因為那篇文章是融入了:哲學、道家思想、反脆弱、互聯網商業形態、互聯網企業管理及運作、控制論、生物進化論、系統論、資訊理論、機械思維、現代工業體系思想、傳統企業管理等思想的綜合產物。

要真正讀懂那篇文章,至少要對這些知識都有一定涉獵。

那麼,為何許多人都沒看懂就自認為看懂了呢?剛剛提到的認知心理學是一種解釋,但深層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已經失去了高級好奇心,故而會排斥一些與自己經驗認知差異巨大的思想。(下文會說明下好奇心的低級及高級的區別)

故此,反過來,對於具有高級好奇心,能夠保持開放心態好好閱讀、思考有深度的文章的人,無疑會比普通人更高效的吸收全新的思想知識

好奇心的價值3.創造力方面:融會貫通多元化知識更容易激發全新的創造力

大學時,學過排列組合就知道,簡單來說,如果我們掌握五種學科的知識,能夠產生的跨學科組合是只掌握三種學科知識的20倍!(如果我高數還沒忘光的話)

故此,知識覆蓋面越大,自然有更大的概率從中找到有價值的全新組合。

我們看到,很多徹底顛覆人們知識觀念、生活方式的發明,都是融合了多種學科、跨行業的結晶。例如,資訊理論、現代心理學、智能手機等等。

好奇心的價值4.自我智能開發

儘管科學界暫時還沒公布關於大腦智力的權威研究結果。這一點只能說是我個人大膽推斷。

無論是學術界還是商界,取得極大成功的人士都具備的共同特徵是:都擁有極其強烈的高級好奇心。

此外,可以確定的是,通過好奇心讓大腦保持一定頻率的活性能反過來塑造及優化大腦。

必須鄭重說明的是,上述好奇心的四個價值是來源於高級好奇心,而非初級好奇心。下文會進行說明什麼是初級好奇心及高級好奇心。

三、好奇心是怎麼消逝的?

人人都有好奇心。

大家要是有過照顧嬰幼兒童的經驗,就會回想起我們年少時對探索世界的強烈慾望:正是那無千數萬個「為什麼」協助我們高效的構建了對這個世界的初步認知。

但是,隨著年紀閱歷漸長,我們慢慢會有種錯覺:覺得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已經足夠多了。

前面也提到了認知心理學的觀點:我們都高估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包括對世界的理解。

就李少加個人理解,「世界」應當是有兩個層次的含義:一個是表象世界(或者稱概念世界),意即回答「什麼是什麼」的世界。

例如,我們都知道,麥當勞漢堡包是一種美國引進的快餐食品,儘管知道是「垃圾食品」,但偶爾還是會想去吃。這個就屬於「對世界的表象認知」。

解答表象世界的驅動力我稱之為初級好奇心

世界的第二層次,我們姑且稱之為:實質世界。意即回答「什麼為什麼、來自於哪裡、能用於何處」等等的深度世界

例如,為何我們明知道漢堡包是垃圾快餐,但還是忍不住想去吃?為何它在國內如此深得民心?為何吃了這些食物就容易長胖,為何麥當勞旁邊總是會有家KFC……?等等。這些問題就屬於對世界第二層次的理解範疇的問題。

可見,「實質世界」涵蓋的內容遠遠大於「表象世界」。

解答實質世界的驅動力我稱之為高級好奇心

高級好奇心對人的短期作用看似很小,但長期作用卻很大

遺憾的是,人們的決策行為受「短期好處」的影響更大。由於滿足高級好奇心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資源」,故而久而久之,人們更偏好於受初級好奇心的驅使。

表象世界的容量畢竟遠小於實質世界(事實上表象世界本身就是由我們人自身去定義的),隨著表象世界認知的逐漸飽和,以及外部生存環境的安逸及穩定,若僅僅是為了生存,人們貌似更加沒有探索實質世界的必要,久而久之,也就慢慢減少了高級好奇心。

然而好奇心畢竟是人之為人的天性,也是基礎的心理需求,故此,我們會發現那些各色花邊獵奇新聞之所以長盛不衰,就因為它能有效的滿足公眾的初級好奇心。

人們常說,有些人活到18歲之後就死了。

其實說的就是當一個人完全局限在之前18年所構建的條條框框及思想理念當中,對於外部世界,凡是符合他思想架構的信息,均不假思索的進來;不符合的,都是「不對」的,就都排斥。

自閉視聽,再也沒有成長了

歸根結底,正是好奇心驅動著人類文明的進展。

然而,畢竟我們的心智資源有限,尤其是對於真正有追求的人,時間永遠是不夠用的。故此,建議大家有所選擇的去滿足我們的高級好奇心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標準。

就拿我本人來說吧,有三類高級好奇心我是會優先去滿足的:

一類是有助於儘快實現財務自由的;

一類是對大眾有價值的;

最後一類,則是好玩、有趣的。

例如,對「好奇心」的好奇,就屬於第二類和第三類的交集,所以我優先去做了。

雖然稱不上權威,也或者對有些人沒啥價值,但

至少挺好玩的,是不?

如何喚醒高級好奇心?想下好奇心的四個價值就有動力了:

(1)快速高效掌握全新知識的強大武器

(2)心態開放,勇於試錯,應對不確定性世界的思想

(3)激發創新及創造能力

(4)自我智能的開發

作者:李少加

公眾號:少加點班

賢者有三責:為他人時間負責、為他人心智負責、為他人情趣負責

授權轉載請於本公眾號聯繫本人


推薦閱讀:

戀愛對大腦的影響,竟和毒品有點兒像
為什麼兒童對待elsagate視頻的態度和成年人對待elsagate的態度存在巨大差異?
理想中「為母則剛」,現實是「為母則慌」
這雞湯有毒嗎?
讓你驚艷到的美女長什麼樣?

TAG:好奇 | 心理学 | 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