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尊貴會員,你呢?——用隨機對照實驗識別同伴效應與同質性
實驗觀察期為1個月。由於是否贈送會員完全隨機抽取,定義變數,屬於A組取1,屬於B組取0,直接將「A/B兩組中用戶1個月內是否開通會員」對
變數回歸即得同伴效應大小,結果超過50%。他們進一步將「是否開通會員」對好友數量、註冊時間、年齡、所屬國家、總聽歌數量、總發貼數量、總創建播放列表數量等作回歸,發現贈送會員效果依然顯著。好友中有人開通會員,可提高用戶50%開通會員概率。他們還做了分組回歸,發現對好友數量多於中位數用戶,實驗影響降低至約25%。對好友數量低於中位數用戶,實驗影響幅度接近100%。好友越多,受「好友中有人開會員」一事影響越弱。
作者最後比較准實驗和隨機對照實驗估計結果。准實驗方法和隨機對照類似,但2000個樣本來歷不同。他們首先選取部分前一個月新開通會員用戶,類似隨機對照中贈送會員組。然後挑選未開通會員用戶中特徵與開通用戶類似者,用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造出對照組,然後再用同樣方法估計,結果如上圖所示。准實驗結果會低估好友較少用戶易受影響程度,低估他們受影響開會員概率;准實驗也會高估好友較多用戶易受影響程度,高估他們開會員概率。以上只是簡單敘述,許多細節及更多估計結果請參見原文。
Bapna R, Umyarov A. Do your online friends make you pay? A randomized field experiment on peer influence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J]. Management Science, 2015, 61(8): 1902-1920.
推薦閱讀:
※提升生活質量,這些App 你需要裝進口袋裡。
※如何做好豆瓣的營銷推廣?
※從VRChat看未來VR社交產品
※為什麼有的人本身作為校園暴力的施害者,但自己卻毫無印象,反而覺得當時完全不過分,甚至覺得自己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