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讀書

老文,時不時地就要拿出來看看提醒自己,順便發到專欄里,文中的微博控現在可能需要替換成票圈控之類的,不過道理都是想通的,無傷大雅就不修改了。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看了《知乎周刊 - 讀書這件小事》中的一個精選,問題是《如何治療和菜頭在《碎片化生存》里提到的「力倦神疲」?》,周刊中收錄了采銅的回答。

摘錄其中一段:

信息的半衰期用來衡量信息的價值和效用隨著時間衰減的速度。以微博為代表的網路信息,通常半衰期就一兩天,這就意味著今天令你非常亢奮的信息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就可能屁都不是。於是乎,循環往複,你每天生活在會立即失效的信息里,就像記憶力只有24小時的失憶患者,重複著一日復一日的無聊生活。

我相信很多『微博控』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刷了一天微博,各種評論、轉發,看了娛樂科技新聞,看上去一天繁忙的很,做了很多事情,但是真的關了微博回想看看,又覺得這一天好像什麼事情都沒幹,越是刷微博刷得熱鬧越是覺得生活無聊空虛,越是無聊越是想在微博上找點樂子,一不小心就踏進了惡性循環。

上面的回答中提到的『信息半衰期』的概念,很好的解釋了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由於微博上的信息都是『熱信息』,來的快去的也快,搏完人們的眼球之後,就沒剩下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了。把過多時間浪費在吸取這類信息上,在當下可能會得到一定的心理滿足和愉悅,並成為你和周圍人的熱點談資,但隨著信息價值的快速衰弱,一兩天後,這些信息就在你的生活中失效了。

同樣的,大部分的電視劇、娛樂節目、網路小說,以及很多現在的電影等等,它們所包含的信息的半衰期也很短。那真正有價值的,長盛不衰的信息都上哪裡去了?

成本

人類擁有互聯網不過是這二三十年的事情,甚至電視出現也不過百年,那之前的信息如何儲存和傳播?答案就是出版成書。很顯然,比起微博,書的成本高出太多,這裡的成本體體現在兩個方面:

1.發微博的成本和出書的成本

顯然,出書的成本高太多太多,不管是作家的時間成本,出版社的出版印刷銷售成本。除非你的書是強制購買的——例如教科書,不然你就要擔心銷售的問題,而促使一個人買書的最強動機就是他覺得這本書對他有價值。也就是說如果你出版了一本價值不足(不能說毫無價值)的書,那等待你的只有虧本。而發微博——不管有否有價值——成本總是可以忽略不計。

出書還有一個成本在於對名聲的影響,你在微博上說錯了話,或是散步了虛假的信息,點下『刪除』就能銷聲匿跡。但是書一旦出版了,就永遠有據可查。

所以,出書的經濟時間成本,使得作者在寫書的時候總要深思熟慮,努力寫出更有價值的東西,而書相比微博的持久性,使得作者在寫書時不敢信口開河(當然有還是也有,但是基本發生過一次後,以後再也沒人看他的書了)。正因為有這個門檻在,過濾掉了很多毫無價值(或者半衰期很短)的信息,使得書籍承載的信息普遍更有價值,半衰期更長,有些公元前寫成的書到現在還在被無數人閱讀,便可見其中的價值。

2.看微博的成本和看書的成本

看書是一件極費體力和腦力的事情,一本稍微有點分量和價值的書,怎麼著也得小一個星期才能看的完。而微博呢,估計一分鐘看個十條也不成問題。很顯然,看書的成本要高得多。正因為有這個高成本在,習慣看書的人他們的心智往往要比那些成天只知道刷微博的人要更成熟,更健全。當一個讀書人向你推薦一本書的時候,他必然是花了比看微博多得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閱讀和思考,然後才向人推薦,這樣的信息傳播往往價值很高。而微博呢,只要點一下『轉發』就完成了,有時候你甚至沒弄清楚這條微博在講什麼,或者講的是不是真的,就點了『轉發』,這樣造成的信息傳播,必然存在很多垃圾信息。

太容易的事情,就沒有人會去認真對待,這是人趨利避害的天性,微博生產和傳播的低成本,造成了現在微博上到處充斥著毫無價值的信息。而書往往包含了更多有價值的半衰期更長信息,它們會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得到人類社會的認可,它們會對我們的生活體現出長時間的價值(有時候甚至是一生)。

主動和被動

和菜頭關於同一個問題的回答中提到:

1、信息的碎片程度加劇,人們傾向於消費越來越短的文字。

2、對於富媒體的消費需求增加,尤其是對圖片、音頻、視頻的需求增長驚人。

3、信息達到用戶的方式,Push和通知機制已經佔據主流。

從電視媒體,微博等途徑獲得信息,很多都屬於被動獲取。被動獲取的弊端就在於我們經常不得不接收一些我們毫不感興趣的信息,比如鳳姐,我對她和她的事毫無興趣,但是我還是『被迫』認識了她。這一點在微博上尤其嚴重,因為微博上的社交信息網路,使得這類『炒作信息』幾乎是無孔不入的,畢竟你不能保證你的朋友都是擺脫了低級趣味的人。

相較之下,閱讀行為要更為主動。你可以自主選擇閱讀的對象,你可以自主選擇何時進入或者抽離閱讀環境(想像一下,在微博上你對一條信息已經心生厭倦了,結果它還是反覆出現在你的timeline上,想像一下這種痛苦吧),最重要的,閱讀的過程時刻伴隨著思考,一本書好書或者一片好文章,作者必定不會寫個驚悚的標題或者寫個140字的爆炸性信息就結束了,作者肯定會從一個或多個角度論證自己的觀點,會提供論據,會提供實例,這些東西在豐富作者觀點的同時,也給你提供了思考的空間,如果他提供的論據或實例不符合你已有的知識,你很容易就提出質疑,當然你的質疑可能對,也可能錯,但這個過程會讓你把問題看的更清楚,因為你主動的思考了。(這裡主要以閱讀論述性的作品舉例)

碎片和整體

『信息碎片化』的概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以至於很多人都不關心信息的整體是什麼模樣了。對於那些專以消費信息碎片為樂的人來說,這當然不是什麼問題。但是如果你想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秒,以求獲取事情的全貌,但真是難了去了。你不得不自己去收集碎片來拼湊,而且很多事情你無法相信碎片的真實性,因為他們可能互相矛盾。

這是我很討厭現在一些媒體的原因,他們常常為了貪圖爆點,或者為了主旋律,只給出片面的報道和評價,常常造成誤導,使得個人或者幾個人承擔了所有的責任和痛苦。

一本書可能也不能覆蓋事實的全貌,但是一本書不能控制輿論,一本書不能阻止你去看另一個觀點的書。而且圖書的系統和分類,都已經相對成熟,除了書本身,我們還有很多前輩閱讀人的指導。這些都能為你勾勒出大概的輪廓,剩下的就要靠你根據自己的閱讀和理解,去填充內容和形象。

多和少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讀書的年代已經過去了,除卻微博,我們這個年代還有電視,報紙,互聯網等等,我們有各種各樣的途徑獲得信息,而且通過這些途徑可以在更短的時候內獲得更多的信息,那我為什麼還要讀書呢?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需要我來回答了,莫提默·J. 艾德勒在《如何讀一本書》中提到:

太多的資訊就如同太少的資訊一樣,都是一種對理解力的阻礙。換句話說,現代的媒體正以壓倒性的泛濫資訊阻礙我們的理解力。

電視觀眾、收音機觀眾、雜誌讀者所面對的是一種複雜的組成——從獨創的華麗辭藻到經過審慎挑選的資料與統計——目的都在讓個人不需要面對困難和努力,很容易就整理出『自己』的思緒。但是這些精美包裝的資訊效率實在太高了,讓觀眾、聽眾或者讀者根本用不著自己做結論。相反的,他們直接將包裝過後的觀點裝進自己的腦海中,就想錄影帶一樣自然。他只要按一個『倒帶』的鈕,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適當言論。他根本不用思考就能表現得宜。

快和慢

現代媒體的發展,的確使得信息的傳播更加快速,但有的時候這種快,往往會帶來很多副作用。有很多人——包括媒體記者,公眾人物——為了追求快,追求爆點,對於信息不加任何求證地傳播,常常造成虛假消息的大面積傳播,以致謠言四起。對於此,我們能做的也就是在你下次點擊廉價的『轉發』之前,先求證下信息的真實性,哪怕只是用常識判斷一下。

信息的快速傳播的確有很多好的方面,但是過份的快,不會產生任何附加的好處,還會大大擠壓了我們思考的空間,使我們變得更容易『人云亦云』。而且很多越是快的信息,半衰期越是短,等熱潮過後,便毫無價值。更多的時候,我們需要的是慢下來,冷靜地思考。而思考並不是一種人與生俱來的能力,思考是需要鍛煉的,而最能鍛煉人思考能力的行為,就是看書。閱讀(或者說看書)的過程是純粹和持久的,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其他嘈雜的信息干擾,你通過對文字的咀嚼和玩味,從一個模糊的概念到有了深刻的理解。這個過程,是對自己理解力不斷鍛煉和提高的過程。這是一個慢過程,你可能需要長時間的鍛煉,才能真正擁有一個合格的理解力,但這是一個真正有價值的過程,這也是我們成為一個合格職業人,乃至合格公民的必經過程。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我們更需要的是一杯茶、一本書、一個下午的寧靜時光。

這些能讓微博失色的東西,通常具有兩個特質:純粹和永恆。

《知乎周刊 - 讀書這件小事》

微信公眾號:LinTalk。


推薦閱讀:

羞恥的成人禮
『讀書』那些印象深刻的書們【第一季·雜誌】
網路暴民你給我閉嘴!死亡折射出人性的潰爛

TAG:阅读 | 读书的意义 | 阅读分享 |